桂美版五年級下冊美術15《陶俑》教案.doc
陶俑教案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學習欣賞古代的陶俑藝術,培養學生對傳統藝術的情感和興趣。2、能力目標:運用泥塑的方法仿塑一個泥俑,注意表現它的服飾和表情, 使俑的造型更加生動傳神。3、情感目標:學習傳統文化,體驗創造的樂趣。教學重點、難點:重點:陶俑的形體、表情、服飾等表現。難點:陶俑的造型的創意。教學過程:一、導入過程教師播放錄像或展示圖片,引導學生欣賞秦始皇陵兵馬俑。兵馬俑是守衛秦始皇皇陵的士兵俑,它屬于陶俑中的一種。兵馬俑不僅數量多,而且造型逼真。創造兵馬俑的能工巧匠,為了創造出個性不同的造型,他們在雕刻 人物造型的時候,按自己的模樣進行雕刻。所以,我們很少發現相同的兵馬俑造型。學生小組間相互交流自己收集到的陶俑資料,并說說自己了解的知識趣 聞等。二、引導過程觀察錄像中的陶俑作品(或是利用投影展示學生收集的陶俑作品) ,學生介紹自己喜歡哪件作品,說說喜歡的原因。教師啟發:利用陶泥,通過動作、服飾、表情等,如何能設計出生動的陶俑造型。師生互動:共同完成一個簡單的陶俑(如教師捏出陶俑人物的頭和身體 然后邀請學生來完成活動的四股以及服飾,然后教師再將他們組合起來)。教師請合作的同學說說捏制雕刻過程中出現了哪些問題,并請全班同學幫助解決。三、發展過程教師講述如何創作一個生動的陶俑,除了通過服飾、表情表現外,還可以利用色彩進行裝飾。學生小組間交流自己的創意,并根據自己收集的資料或圖片進行設計。(教師鼓勵學生在創作中要多觀察,必要時可以邀請同學做動作,使自己創作的造型更生動、有趣。)布置作業:陶俑制作比賽。四、評價展示活動同學分組依次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給自己的作品命名。學生評價作品,同時選出形神兼備的作品。教師表揚學習過程中進步較大的同學。(從學習態度、探究精神等方面 進行評價。)五、課堂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