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美版六年級上冊美術《奔馬圖》課件.ppt
奔馬圖,徐悲鴻18951953,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江蘇宜興人。曾流學法國學西畫,歸國后長期從事美術教育。1949年后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擅長人物、走獸、花鳥,主張現實主義,強調國畫改革融入西畫技法及作品的思想內涵,作畫講求對象的解剖結構、骨骼的準確,對當時中國畫壇影響甚大。, yyy,徐悲鴻是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者,主張發展傳統中國畫的改良,他的作品熔古今中外于一爐,顯示了極高的藝術技巧和博大的藝術修養,在我國美術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巨大作用。他的國畫奔馬,弛譽世界,幾乎成了現代中國畫的象征和標志。,這幅奔馬圖作于1941年秋季第二次長沙會戰期間,長沙為日寇所占。正在國外辦藝展募捐的徐悲鴻,國難當頭,心急如焚,連夜畫出奔馬圖,抒發自己的憂急之情。運用飽酣奔放的墨色勾勒頭、頸、胸、腿等大轉折部位,馬腿猶如鋼刀,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線很有動感,畫面前大后小,透視感強,前伸的雙腿和馬頭有很強的沖擊力。,此畫作如抗日戰爭最艱苦的年代1942年。畫面題詩曰:水草尋常行處有,相期效死得長征,借馬抒懷,表達了畫家強烈的抗日愿望,顯示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暴、不怕犧牲的崇高精神。,抗日戰爭爆發后,徐悲鴻深刻認識到,藝術家應該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應該投入到火熱的生活中去,他的馬成為正在覺悟的民族精神的象征。這幅畫是1944年創作。,創作此畫時,徐悲鴻在重慶的中央大學教課。當時畫價巳很高,悲鴻把賣畫的收入用來幫助貧寒師生及文化界人士,自己過著艱苦的生活。,1948年創作。畫面上題字為卅七年六月悲鴻想像漢時盛世天馬淶從西極陟流沙九夷服。表達了徐悲鴻當時迎接全中國解放的興奮心情。,粗獷簡練的運筆,既合西方繪畫中的解剖原理,又含中國繪畫中的寫意神韻。暢酣淋漓的施筆將馬的骨骼、肌肉、皮毛刻畫得惟妙惟肖,造型灑脫奔放,馬兒倜儻不羈。, yyy,徐悲鴻奔馬選載,36年前的馬年即1978年,以徐悲鴻的奔馬為題材,發行了一套十枚套裝的郵票。,1953.9.26日徐悲鴻因腦溢血病逝,終年58歲。按照他的遺愿夫人廖靜文將他的作品1200余件以及收藏的歷代著名畫家作品1200件,全部捐獻給國家。次年,位于北京市的徐悲鴻故居辟為徐悲鴻紀念館,集中保存展出其作品,周恩來總理親自題寫悲鴻故居扁額。, y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