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美版六年級下冊美術10《戲曲人物》教案.doc
戲曲人物教案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了解我國戲曲藝術形式和戲曲人物角色行當的知識。2、能力目標:學會表現人物特征,發展具有個性的表現能力。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傳統文化藝術的美好情感。教學重點:欣賞戲曲人物造型,了解戲曲人物角色行當的知識,用繪畫的形式創作一幅戲曲人物畫。教學難點:戲曲人物造型表現和畫面人物的構思、布局、技法和色彩掌握和表現。教學過程: 1、看戲曲,認識戲曲藝術。戲曲是一門綜合的藝術形式。戲曲所包括的藝術形式。文學:劇本是戲曲的根本,是文學的形式之一。音樂:戲曲靠演員演唱曲調傳達劇情。舞蹈:戲曲靠人物動作造型表演吸引人的視線。美術:戲曲人物的造型、服飾、舞臺背景都是美術的范圍。綜上所述,戲劇是視覺(看)與聽覺(聽)、時間(表演所需用的時間、戲劇所展示的時期)與空間(表演所需用的場地,戲劇所展現的虛擬場景宮殿、戰場、戰斗等)的綜合藝術。2、講戲瞄人物,感受戲曲藝術的熏陶。同桌之間講一講自己看過的戲曲,說一說自己印象最深的戲曲人物。3、說戲角色行當知識。教師介紹戲曲人物角色行當知識,引導學生認識戲曲人物角色的造型。生:男性角色的一種行當,生行化妝一般都是素臉,即略施脂粉以扮俊。旦:女角的統稱。旦角的化妝只是略施脂粉,角色和個性要靠表演及服飾等方面表現。凈:俗稱花臉,所扮演的角色多為朝廷重臣。以面部化妝運用圖案化的臉譜為標志,因人設譜。丑:男角中一般社會地位不高的勞動人民。有些是機智、善良、有正義感的幽默角色,有些是陰險狡猾、貪鄙自私的小人。4、畫戲曲人物造型。教師以某一戲曲人物形象為創作對象當堂演示人物畫的作畫過程,使學生在感官上得到一定的滿足?教師示范時,注意從構思、構圖、色彩的運用等技法知識來講解:5、教師講述作業要求。學生進行臨摹或改畫練習:嘗試用水墨技法按課本提供的戲曲人物臨摹步驟圖例進行臨摹或改畫、添畫。6、學生做作畫,教師巡視指導。7、繼續完成作業。8、展示評價。完成作業后,進行作品展示,師生共同評價。9、課后拓展。引導學生可以從講述喜歡的文學故事片斷導入,讓學生認識三國演義、水滸傳等文學作品在戲曲中常見的人物,啟發學生大膽聯想,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繪畫形式進行戲曲人物畫的創作。培養學生的創薪意識和對傳統文化藝術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