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七下道德與法制10.1《法律為我們護航》教案(孔老師獲獎教學設計).docx
法律為我們護航 1 學習目標1. 了解法律對未成年人特殊保護的原因;知道對未成年人實施特殊保護的法律和四道防線的內容2. 學法,懂法,提高善于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的能力3. 初步樹立法治意識和法律觀念2 新課學習環節一:案例之你我說學校說:利用水滴攝像頭,教室裝的,目的是為了方便課堂管理,畢竟班主任老師上課、教研活動比較多,不能時刻待在班里,這樣可以隨時通過手機監控班級秩序,班主任可以把個別學生有問題的課堂表現截圖給家長,一塊商討解決問題。家長說:對于教室直播,受訪家長的意見分歧很大。其中,有人表示支持。“我覺得教室直播挺好,小孩有什么個人隱私?只是表現學習生活的一個狀態而已,并且對學生生活沒有什么影響。” 學校的做法我很贊成。該校另一位家長楊女士內心有些糾結。一方面,她認為教室直播不會影響孩子上課,還能對孩子和老師進行監督,現在她的孩子年齡還比較小,監督會讓他學習更好。但另一方面,她估計等孩子長大一點就會有叛逆心理了,這樣的監督方式也可能會適得其反。也有受訪家長對教室直播持保留意見。李女士是一位大學老師,她說:“我也是老師,我上課時要是被家長看著,我肯定不愿意。”她說,向社會開放直播視頻是不應該的,學校監控可以留記錄,用以回放想要了解的內容,學校的本意是管理,但無門檻地開放只是滿足了別人的偷窺欲。1.正如學校負責人說的那樣。學校安裝攝像頭是為了更好的管理和教育學生,幫助學生進步,那么,在生活中,你知道作為未成年人的我們還享受哪些特殊的保護和關愛?環節二:案例之深剖析記者在報道這一事件后,向廣大師生和社會拋出一個重要的問題:“學校的這些做法,是否侵犯了學生的隱私權?學校負責人說:教室本身不是私密空間,談不上有隱私,而且學校安裝水滴攝像頭的初衷并非把教室內景公之于眾,而是出于學生管理的需要。不存在侵權。針對各媒體報道,水滴平臺在其網站發表公開聲明稱,水滴平臺上所有教室畫面是由學校、老師自費購買后,自行安裝,并在用戶主動操作下分享出來的,不存在不知情或者誤操作的情況下將課堂畫面分享出去的情況。也認為沒有侵犯學生的隱私權。律師事務所主任周長鵬說,從法律上來講,教室算不上公共場所,是相對封閉的空間,對于教室里的人來說是公共場所,但對于其他人則是封閉場所,因此直播侵犯到教室里的孩子和老師的隱私權,作為未成年人,直播也會造成他們肖像權的泄露,進而給他們的人身安全帶來風險。1. 你比較認可誰的說法?理由是什么?2. 如果我們青少年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了,你認為可以向我國的哪些法律求助?環節三:案例之結局山東師范大學基礎教育集團總經理苗禾鳴對此事件投了“反對票”,他認為,安裝攝像頭進行直播,侵犯了教師和學生的權利,從教育角度來說,應首先倡導尊重、相信老師和學生,學生不是用來監督和管理的,孩子們從小得不到信任和尊重,怎么能學得會尊重別人呢?山東某法院的法官提出解決意見,我國剛剛通過的民法總則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年齡降至八歲,也就是對八歲以上的人進行直播、錄像及照相,須經過其本人同意,對八歲以下的孩子,則須經過其法定監護人同意,因此直播侵犯到教室里的孩子和老師的隱私權,公開叫停這一事件。1.如果你是山東該校視頻中的某一位學生,面對這樣的事件,你會采取怎樣的解決辦法?三、 達標檢測:1.對未成年人進行特殊保護的原因分析中,正確的說法是( )A. 未成年人人數多 B.未成年人都是學生 C.未成年人身心發育不成熟 D.未成年人受到家庭的溺愛2.現在國家和社會不提倡青少年進行搶險和救災,其主要原因是考慮到( )A. 青少年沒有安全意識 B.青少年自我保護能力弱C.青少年學生應該以學習為主 D.青少年生活自理能力差3.青少年犯罪問題備受社會關注,關于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錯誤的是( )A青少年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 B.青少年辨別是非能力不強C.青少年的朋友多 D.青少年自我控制力差4.兒童和少年的權利應當得到保護,他們沒有能力保護自己,因此,社會有責任保護他們。”馬克思這句名言說明( ) 青少年在生活中有可能受到各種侵害 兒童的健康成長需要多方面的保護既然社會有責任保護我們,就不用自我保護了我們必須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沒必要尋求學校的保護A BC D5.讓校車享有優先權,這是一種文明的體現,是我們對下一代、對未來的生命尊重與安全承諾。這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護 B學校保護C司法保護 D社會保護四:作業:請以“保護未成年人”為主題,自擬題目寫一份倡議書要求:1.不少于300字2.要寫出倡議的理由和具體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