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七下道德與法制10.1《法律為我們護航》教案(陶老師獲獎教學設計).docx
課題:法律為我們護航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感受法律為我們護航,樹立法治精神和守法意識。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了解什么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特點的學習,培養學生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能力。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啟發式教學使學生認識到學法、尊法、用法、學法的重要性。教學重點:未成年的特點和保護意義教學難點:家庭保護 學校保護 社會保護 司法保護的作用教學方法:啟發式、討論法教學工具:多媒體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學內容活動設計設計意圖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導入新課視頻1.沙畫敘利亞兒童難民1、學生分成小組討論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起學生共鳴,導入新課。教學重點落實我們需要法律保護2.未成年特點:3、保護未成年人的意義:播放幻燈片:少年中國說2、思考人類科技發展和“懶”的意義3、回顧中國近代史歷史知識通過歷史回顧和事實分析啟發學生認識自己對于實現中國夢而肩負的歷史使命教學環節教學內容活動設計設計意圖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難點落實感受法的關愛1.案例啟示2.未成年人保護法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之間的關系。3.未成年人享有法律的特殊保護同時也應該履行法定義務討論總結常見的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認識到法律對自己保護作用。通過視頻和案例分析,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認識到法律對自己的特殊保護 情感作業了解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的主要內容,選擇其中一方面調查本校未成年實時保護的狀況,并寫一份調查報告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同學了解了法律為我們提供的特殊保護,因此我們要珍惜當下,樹立守法意識,努力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板書設計法律為我們護航一、我們需要特殊保護二、感受法的關愛教學反思本節課通過敘利亞戰爭兒童的悲慘命運入手,引發了學生的共鳴,知道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知道法律為未成年人提供特殊的保護,同時啟發學生履行自身法定義務,通過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的方式為未成年人提供全方位的、立體化的保護。本節通過案例分析,幫助學生們學會認識自己的不足,容易受到不法侵害,以及自己的維權方式和自我保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