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1.4《莖和葉》教學設計.docx
1.4莖和葉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節課伴隨著鳳仙花的生長變化,重點研究植物的莖和葉,了解它們在維持自身生存中的作用。本節課有3個活動。一是觀察鳳仙花的形態特征。二是推測并設計實驗驗證莖和葉的作用。三是根據植物的莖和葉的形態特征推測其生活的環境,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釋自然現象的意識和能力,幫助學生初步建立植物的形態特征與生活環境之間相互關聯的認識。【學情分析】通過前面幾課的學習和種植體驗,學生對于植物的結構和生長變化已有了基礎性的認識。學生在上一節課中已經了解植物根的做作用。那么植物的莖和葉對植物生存有什么作用呢?又該如何驗證推測?這也是學生非常樂于探究的問題。【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l 莖和葉是植物體的一部分,不同環境中植物的莖、葉外部形態不同;l 莖具有支撐植物以及運輸水分和養料的作用;l 葉能吸收陽光制造養料維持植物生存;l 葉能蒸騰水分調節體溫維持植物正常的生命活動。科學探究目標:l 能基于觀察描述鳳仙花葉在莖上分布的樣子,發現其生長的規律;l 能夠基于觀察及已有認知推測莖與葉的功能;l 能夠利用實驗收集證據驗證推測,得出結論。科學態度目標:l 對莖與葉的作用表現出探究的興趣;l 尊重事實,能依據事實調整自己的想法。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STSE)目標:l 意識到植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知道保護植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教學重難點】重點:莖具有支撐植物以及運輸水分和養料的作用;葉能吸收陽光制造養料維持植物生存;葉能蒸騰水分調節體溫維持植物正常的生命活動。難點:能夠利用實驗收集證據驗證推測,得出結論。【材料準備】提前準備浸過紅墨水的芹菜的莖;黑色塑料袋遮住一片葉子的綠蘿植株(提前半個月準備);透明塑料袋遮住一片葉子的綠蘿植株。【教學流程圖】【教學過程】1.導入教師活動:展示鳳仙花生長的圖片(或視頻)。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對鳳仙花生長的變化的興趣,引出接下來的活動。2. 觀察鳳仙花的形態特征教師活動:準備鳳仙花側面圖及俯視圖。學生活動:觀察莖和葉的生長變化,關注葉在莖上的著生狀況。設計意圖:通過對鳳仙花形態特征的觀察,關注莖和葉的特點,為后面推測莖和葉的作用累積更多證據。3. 推測莖和葉的作用教師提問:莖和葉有什么作用呢?學生活動:根據觀察的現象和已有認知進行推測。設計意圖:暴露學生前概念,為后面實驗的開展打基礎。4. 莖的運輸作用實驗教師活動:啟發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提前準備好觀察材料。可用視頻輔助教學。學生活動:理解實驗,觀察現象。設計意圖:鍛煉學生設計實驗的思維和能力。學生通過明顯的實驗現象,從橫切面和縱切面兩個方向,充分驗證莖的運輸作用。5. 葉的光合作用、蒸騰作用實驗教師活動:提前半個月準備光合作用材料。用圖片和視頻輔助教學。教師提問:葉子變黃說明了什么?袋子內壁的小水珠說明了什么?設計意圖:讓學生能認識到植物的葉有吸收陽光和蒸騰水分的作用。能夠從觀察到現象推理對應的作用。6. 拓展教師活動:圖片展示仙人掌、香蕉樹、松樹的葉,教師活動:展示牽牛花、西瓜、葡萄等不同形態的莖的植物和不同形態的葉的植物。設計意圖:讓學生認識葉的多樣性以及葉的形態與生活環境相適應。觀察不同形態的莖,認識莖的多樣性。進一步理解不同環境中生活的植物,莖和葉具有不同的特點。【板書設計
- 關 鍵 詞:
- 莖和葉 教科版 四年級 下冊 科學 1.4 教學 設計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