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3-5《月球——地球的衛星》教學設計.docx
月球地球的衛星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月球地球的衛星是教科版三年級下冊太陽、地球和月亮單元第五課,屬于地球與宇宙科學領域的學習內容。本課以探索月球的秘密為編排線索,通過展示圖片、查閱資料和模擬實驗等活動豐富學生對月球的認識。學生對比月球正反兩面,整理資料信息,模擬制造環形山來發現月球的特點,激發學生探索月球秘密的求知欲,從多維度認識月球,掌握月球的基本信息,從而思考月球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原因,進一步明確月球對地球的意義。圖片學習和模擬實驗是學習天文的重要方式,學生在前面幾課已經有了較好的體驗和嘗試。本課將從“小小登月員”跟隨嫦娥四號登月探測器的視角開展活動,涉及查找課外資料這種學習方式,鼓勵學生自主學習,進行信息的提取歸納總結,制作“月球小檔案”,了解人類對月球探索的不懈努力,滲透中國航天精神。【學情分析】學生經過前面的學習和日常積累,他們對月球有了一定的認識,如月球的形狀和月相變化規律等等,月球與太陽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月球是地球的衛星等。但月球還有很多值得學生探索交流的地方,在本節課基于學生對宇宙探索的興趣,通過學生圖片比較、視頻觀察、查閱資料、模擬實驗等方式來探索月球更多的秘密,并與當前人類對月球的探索進程建立起鏈接。【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衛星。2.知道月球的表面有很多環形山。科學探究目標:1.掌握觀察對比圖片學習天文知識的方法。2.學會查找和整理收集資料的多種方法。3.通過模擬環形山實驗,意識到模擬實驗是天文學家研究宇宙的重要探索方式。科學態度目標:1.保持探索月球秘密的好奇心和興趣。2.積極搜索資料,樂于與同學分享。接納別人的觀點,善于分享和敢于修正自己的觀點。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STSE)目標:1.了解人類探索月球的不懈努力,人類對月球的認識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不斷完善。2.認識到月球環境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原因,進而更加珍惜愛護地球環境。【教學重難點】重點:通過多種方法探索月球的秘密。難點:通過多種方法探索月球的秘密并進行月球信息的整理匯報。【材料準備】教師:月球信息整理卡、課件、月球資料卡小組:盤子、面粉、各種大小的球、記錄單視頻來源:環形山的形成實驗視頻:寶安區微課資源庫(碧海小學)環形山形成原因:https:/v.qq.com/x/page/b095704gabi.html潮汐形成原理:天文潮汐形成原理_嗶哩嗶哩_bilibili【教學流程圖】【教學過程】一 聚焦PPT出示嫦娥四號探測器圖片1.情境導入:同學們,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幾十億年來一直都陪伴著地球,今天我們就跟隨著嫦娥四號一起去月球上做做客,看看這位老朋友。(板書:月球地球的衛星)2.復習鞏固:從地球搭載火箭過去月球路上還得花費一點時間,這段時間考考你們,你知道月球是一個怎樣的星球嗎?有哪些特點呢?小組內進行討論交流、匯報。教師板書。預設:月相的變化是一個月、月球表面有很多洞、坑、有環形山、月球不會發光教師小結:大家知道得可真不少,月球的秘密還有不少呢,我們繼續探索吧。設計意圖:以嫦娥四號視角為背景,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提問鞏固前面所學,暴露學生前概念:部分同學知道月球表面是坑坑洼洼的,少部分同學能提到環形山,基本上學生不知道月球是有正背面的。二、探索(一)觀察月球PPT出示月球正面和背面的圖片1. 教師提問:經過27天的飛行,嫦娥四號探測器軟著陸在月球的背面。這是全人類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非常值得我們中國人自豪。你能跟地球上的人們介紹一下你的發現嗎?預設1:月球的正面有明有黑,黑的部分比較多。預設2:正面看起來比背面光滑一些,背面有很多坑,看起來凹凸不平。預設3:背面亮的部分多,黑的部分很少。2.教師提問:這些明暗不同的部分究竟是月球上的什么呢?有同學知道的嗎?可以結合老師提供的月球資料卡進行了解。【后附月球資料卡】預設1:黑色部分是月海盆地,月海里面不是海水,是指比周圍低洼的大平原或盆地。預設2:亮的部分是高地,高出月海的區域稱為月陸。板書:月海(盆地或平原)、月陸(高地或山脈)教師補充:月海中其實并沒有海,它們只是顏色很深的低洼平原,就像我們地球上的盆地一樣。但古人只能通過望遠鏡觀察月球,他們看到這些地方顏色比較深,就按照地球上的習慣,把這些叫做月海了。3.教師提問:月球背面的坑是什么?預設:環形山。4.教師總結:月球是地球的衛星,有正反兩面,它的正面和背面都有盆地、平原、高地,但是月球背面有更多的環形山。設計意圖:通過對比觀察月球正背面的圖片,初步得出二者不同,了解月球的特征,為制作月球小檔案提供素材。(二)制作月球小檔案1.我們通過觀察月球的正面和背面圖片,近距離的看到了月球表面的特征,月球還有哪些秘密我們能發現呢?2.請同學們閱讀“月球資料卡”內容,將你感興趣的月球信息整理成月球小檔案,來進行展示交流。3.學生閱讀資料,整理月球小檔案。4.交流研討:月球小檔案能讓閱讀的人迅速了解月球的基本特征與信息,你的月球小檔案與別的同學一樣嗎?請你來展示交流。設計意圖:通過月球小檔案的制作讓學生對月球的特點有更更清晰的了解,同時為下個活動做好鋪墊。(三)模擬制造環形山1.教師提問:同學們整理的月球小檔案很詳細,包含了月球的年齡、大小、與地球距離等基本信息。很多同學都提到了月球表面的環形山,它有什么特點呢?PPT出示環形山多張圖片預設:環形山數量很多,大小不一,有的深有點淺,有的中間還有凸起的山峰2.教師提問:究竟它是怎樣形成的呢?學生設想、質疑。3.教師引導:目前有兩種關于環形山形成的學說,隕石撞擊說是目前公認的形成環形山的原因,播放視頻【環形山的形成原因】4.教師提問:撞擊說真的可以形成環形山嗎?科學家在解決天文問題時,由于條件和技術限制,一般用模擬實驗來證明。請同學們觀察這些材料,我們如何來模擬環形山的形成?這些材料分別模擬了哪些物體?板書:模擬實驗 面粉和托盤 月球表面 大小不同的球 大小不同的隕石實驗要求:你能撞擊出大小重疊的“環形山”嗎?5.觀看實驗視頻,進行實驗操作并完成實驗記錄單。【播放實驗微課】6.實驗結束,學生分享實驗心得:環形山是如何形成的?7.組織學生將對月球的新認識補充在第1課的韋恩圖中。 設計意圖:實驗的設置增加學生,模擬實驗是我們探索宇宙科學規律的一種探究方式,讓學生認識到,隨著學習的深入,自身對太陽和月球的認識在不斷增加和豐富。三、思考與拓展1.教師引發思考: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了解了許多關于月球的秘密,那月球適合人類居住嗎?預設1:不合適,因為沒有水。預設2:不合適,白天和黑夜溫差變化太大。預設3:月球光禿禿的沒有食物。2. 教師提問,月球作為地球的老朋友,對我們地球有什么影響呢?【播放潮汐形成原理視頻】。3.教師提示:可以在記錄單上寫下關于月球你還想了解的秘密。回家了也可以觀看飛向月球這部紀錄片繼續探索,講述了中國科學家對月球探索過程,中國探月工程取得的成就等等。設計意圖:通過對比月球不適合人類居住,讓學生意識到地球家園的重要性,從而樹立起保護地球家園的意識。同時也體會月球對地球的影響力有多大,激發他們進一步探究宇宙的欲望。【板書設計(生成)】【板書說明】以上均為打印【學生記錄單設計】姓名: 日期: 月 日月球小檔案模擬制作環形山實驗材料:面粉、托盤、大小不同的球實驗要求:撞擊出大小不同,大小重疊的“環形山”在下圖中畫出你制造的環形山。關于月球,你還關心: 【其他說明】月球資料卡姓名: 請在資料中選擇你感興趣的列入“月球小檔案”1. 月球年齡:約45億年2. 月球表面溫度:由于月球上沒有大氣,因而月球表面晝夜的溫差很大。白天可高達127;夜晚可降低到零下183。3. 月球結構:月殼(厚度60-65公里)、月幔(厚度1000公里)、月核(溫度1000攝氏度)4. 月球直徑:3474.8公里,約地球的1/45. 與地球的距離:約38萬千米6. 月球到地球的距離相當于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的1/4007. 月球質量:是地球的1/81,約7350億億噸8. 月球引力:約是地球的1/69. 月球體積:約是地球的1/49 10. 月球表面有陰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區域,亮區是山脈或高地(月陸),暗區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帶(月海)。11. 月球本身并不發光,只反射太陽光12. 月球有大量環形山:環形山通常指碗狀凹坑結構的坑。環形山的中間有一個陷落的深坑,四周圍有高聳直立的巖石,環形山的高度一般在78公里之間。月球背面的環形山更多。13. 軌道運動:月球以橢圓軌道繞地球運轉14. 月球自轉:月球在繞地球公轉的同時進行自轉,周期27.32166日,正好是一個恒星月,所以我們看不見月球背面
- 關 鍵 詞:
- 月球地球的衛星 教科版 三年級 下冊 科學 月球 地球 衛星 教學 設計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