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3.6《讓資源再生》教案.docx
讓資源再生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制作再生紙,進一步認識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再生。資源問題是當今社會核心問題,把人與環境緊密聯系起來,本課以造紙作為資源再生的典型案例,引導學生從資源環境的視角對資源再生產形成認識。本課教材基于課程標準的“人類生存需要防御各種災害,人類活動會影響自然環境”學習目標而設定的。本課共設有四個部分。聚焦部分先以案例形式介紹資源可以分為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并直接提出本課的任務制作一張再生紙,研究再生紙對環境的影響。探索一了解古代的造紙技術,一方面感受古人的智慧,另一方面為下一個活動制作再生紙做準備。探索二通過制作再生紙,帶領學生直觀感受資源的回收利用和制作過程的相對環保。探索三在學生感受再生紙的制作之后了解造紙廠的工作流程,在紙張特點、制造過程的對比中,感受再生紙的重要意義和價值。研討再生紙的意義可以在探索三之后進行,以再生紙為例探討資源再生的意義,學生才能夠有話可說,并對資源再生產生更多的認同感。探索四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從節約用紙的角度說一說我們能夠做什么,通過資源的節約和再利用兩方面的認識,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拓展部分了解更多的廢棄物的回收利用,拓寬對于資源再生的認識,培養強烈的資源意識。【學情分析】資源問題是當今社會的核心問題,也是受到密切關注的熱點問題。有效解決資源問題不僅僅是不利用,而是在合理利用的基礎上做到有效利用、充分利用、循環利用。四年級的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社會生活中已經形成一定的資源意識,但是對于資源問題的認識較為單一,僅僅停留在少利用、節約資源的層次,且將資源與環境認為是兩個割裂的問題。因此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適當引導學生感受現代技術對資源的充分利用和再生產,從社會資源的角度評價資源再生產的意義,如人力、經濟效益等方面,并且能夠從環境的角度認識理解資源問題。【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有些資源不可以再生利用,有些資源可以再生利用。2.紙的再生利用有利于節約資源、節約能源、節約成本、減少垃圾、減少污染。科學探究目標模擬再生紙的制作。科學態度目標1.培養強烈的資源意識。2.養成節約資源的習慣。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STSE)目標從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等方面評價再生紙的意義。【教學重難點】重點:模擬再生紙的制作。難點:從經濟、環境等方面評價資源再生的意義。【材料準備】為學生準備:學生活動手冊、廢報紙、紙巾、水、水杯、攪拌器、干毛巾、事先制作的再生紙成品。教師準備:中國古代造紙流程圖。現代造紙廠造紙流程圖、多種再生紙樣品、以再生紙為原料的商品。【教學流程圖】教學活動內容【教學過程】1.聚焦教師活動:展示玻璃瓶、塑料瓶上的循環利用標志,對比塑料袋等包裝材料,提問:這些標志代表什么呢? 學生活動:觀察并猜測標志的含義。教師活動:介紹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并舉例說明。請學生說一說自己知道的關于“資源再生”的知識。學生活動:交流自己了解到的關于資源再生的知識。教師活動:出示再生紙,讓學生觀察再生紙的特點,并提問:怎樣制造一張再生紙?使用再生紙對環境有什么重要的意義嗎?學生活動:觀察并思考再生紙的特點及價值。設計意圖:了解學生關于“再生資源”的前概念,引入本課重點,關注再生紙,通過觀察再生紙的特點,引起學生的探究興趣。2.探索(1)了解我國古代的造紙技術教師活動:展示“我國古代造紙流程圖”,讓學生了解古代造紙的一般流程。學生活動:學習教科書中關于古代造紙技術的內容,明確具體流程。教師提問:古代的造紙流程對于我們制作再生紙有什么啟發呢?學生活動:明確制作再生紙每一步的制作工序。設計意圖:通過學習古人造紙的一般流程,一方面感受古人的制作智慧,并指導學生自主制作再生紙。明確制作工序后,學生才不至于無從下手,才有動手的興趣,才能讓制作活動更有效果。(2)制作再生紙教師活動:播放再生紙制作視頻,出示制作流程,提示小組做好分工,并發放材料;撕碎:將一張廢報紙或一小塊紙巾撕碎;攪拌:將紙屑放入杯中加水攪拌,直到成為均勻的稀紙漿;平鋪:把稀紙漿倒在平鋪的棉布上,盡可能鋪壓平整;擠壓吸水:蓋上吸水棉布、毛巾等擠壓吸水。通風晾干:將擠壓后定型的再生紙放置在塑料片上,然后小心地揭下來,在陰涼通風處自然干燥。學生活動:討論如何分工,動手制作,直到晾曬為止。教師活動:給學生分發提前制作好的再生紙,讓學生觀察、試著書寫,感受再生紙和普通紙的區別。學生活動:小組合作,觀察并試著使用再生紙,感受再生紙的特點。設計意圖:通過實際操作感受再生紙制作過程中的一般流程及其相對環保的特點,便于與活動三造紙廠的工作流程進行對比。通過對再生紙的觀察和使用體驗,嘗試尋找再生紙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機會。 (3)了解造紙廠的造紙流程教師活動:提供“造紙廠造紙流程圖”,并提問:再生紙和普通紙在制作過程中有什么區別?學生活動:閱讀“造紙廠造紙流程圖”并從各個工序對比兩種造紙技術的不同。教師提問:利用廢紙回收制作再生紙有什么意義?學生活動:在再生紙和普通紙的制作對比中探索再生紙的意義并交流。設計意圖:當學生了解兩種造紙術的工作流程后,會嘗試著從制作過程的角度對兩種紙進行對比,從資源的角度來看,再生紙不論從制作工序、資源消耗還是制作成本都要優于普通紙。從使用體驗感來看,普通紙的使用場所更加廣泛。這需要學生在對比之后進行利弊權衡,從而梳理出再生紙的意義。(4)我們可以做的教師提問:為了能夠節約用紙,我們能夠做些什么?學生活動:反思在日常生活中紙張的使用習慣,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設計意圖:從資源節約和回收利用兩方面思考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情,將所學知識用于指導生活實踐。3.研討教師提問:以紙的回收利用為例,談談你對資源再利用的看法。設計意圖:以再生紙為例,引導學生從人與環境的視角分析資源再生的問題,培養學生強烈的資源意識。4.拓展教師活動:要求學生查閱資料,了解更多的固體廢物的回收和利用情況。學生活動:課后結合資料查閱廢棄物的回收利用情況和家庭廢棄物回收的情況,做一份統計表。設計意圖:課后了解更多廢棄物的回收利用情況,強化資源回收利用的意義,培養學生資源意識。【板書設計(生成
- 關 鍵 詞:
- 讓資源再生 教科版五 年級 下冊 科學 3.6 資源 再生 教案

關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