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 第七單元概述與課時安排 教案
第七單元時、分、秒單元教材分析時間與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人們的工作、學習、娛樂、休息等都要合理安排時間。所以,對時間的安排和體驗,既是數學的重要知識,更是一個人從事社會活動所必需的,是生活經驗和數學素質的重要體現。所以,關于時間的內容,本套教材特別注重選擇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事例和活動來認識時間單位,體驗時間長短,初步建立時間概念。本單元內容是在一年級下冊學生初步認識鐘面,會看整時、半時、大約幾時,以及學生豐富的生活經驗和時間體驗的基礎上學習的。主要內容有:認識1時=60分,體驗1分鐘;認讀鐘面上的幾時幾分;計算簡單事情的經過時間;認識1分=60秒。單元教學目標1、 結合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情境,經歷認識時、分、秒的過程,知道1時=60分,1分=60秒,建立1時、1分、1秒的時間觀念。2、 結合自己生活中的具體事例體驗時間的長短,會用自己的方法計算簡單事情的經過時間。3、 感受時間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知道時間的重要性,養成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單元教學重點:知道1時=60分,1分=60秒,能正確讀寫鐘面上指示的時刻,計算簡單事情的經過時間。單元教學難點:計算簡單事情的經過時間。單元教學建議:1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盡可能使數學學習活動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1)初步建立對時、分、秒的直觀感知。教材通過看圖說話,讓學生復習整時、半時、大約幾時,然后讓學生觀察鐘面來認識1時和1分,進而認識鐘面。動態出示春節聯歡晚會倒計時等待新年鐘聲敲響的那一刻。讓學生體會“秒”是比分還小的時間單位,經常會在“倒計時”中出現,借助這一情境可以導出“秒的認識”這一課題。(2)結合前面的情境圖,直接說明: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秒。并出示鐘面,直觀地觀察秒針走一小格就是1秒,走一大格就是5秒,8秒就是走了八小格。再通過動態演示3幅連續的鐘面,分針走一大格,秒針走了60小格。幫助學生理解分與秒的關系,即1分60秒。(3)體驗1秒有多長。通過親身體驗:如眨眼、聽滴答聲、擊掌等方式讓學生體驗1秒的長度。2加強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讓學生感受數學就在身邊,并幫助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1)鞏固時間單位間的進率。1分60秒,1時60分,讓學生自己通過觀察、歸納得出相鄰兩個時間單位之間的進率是60。由于學生沒有學習兩位數的乘除法計算,所以時間單位的換算只出現數字較小的,以及整十倍數的換算。如600秒()分(2)突破“時間的簡單計算”這一難點。先復習簡單的整時的經過時間的計算。課件出示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如早上7時起床,8時上課,經過了多少時間?喚起學生對經過時間計算的經驗,建立簡單的經過時間計算模型:終點時間起點時間經過的時間不是整時的經過時間的計算。出示教材情境圖,動態鐘面演示時間的變化。讓學生觀察畫面,分析相關信息。通過呈現解決這一問題的三個步驟:閱讀與理解、分析與解答、回顧與反思,幫助學生掌握解決問題基本方法。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解決經過時間的問題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方法,可以是數格子的方式,直觀、實用;也可以選擇計算的方法,抽象、高效;還可以將曲線的分針轉動轉化為直線的數軸,便于學生算出經過的時間。(課件演示不同方法)課時安排:課題課時認識1分知道1時=60分1認識幾時幾分1計算經過時間1認識秒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