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 8.2簡單的等量代換 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課程標準提出:“應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事物,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學習材料是豐富的,便于學生進行探索和研究的,教師應本著“緣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理念設計教學,使教學材料更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本課時是二年級下冊”探索樂園”內容中等量代換知識,其目的是向學生滲透一些初步的現代數學思想方法,并用這些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生活問題和數學問題。這節課在設計和教學中始終體現了下幾個方面:1、教學設計注意由創設情景,激發探究欲望入手,我從學生熟知的故事曹沖稱象中引入“等量代換”的思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整節課有一個鮮明的探究主題和層次,尋求出等量代換問題的解決規律。教學全過程是以問題為核心組織開展學習活動,并把問題隱含于具體的教學目標完成之中,激發了學生對問題探究的積極性和求知欲。2、充分挖掘了教材的內在因素。一是考慮到了學生初次接觸等量代換思想,在運用教材中,用“換”字入手,化解學生對等量代換的陌生感覺,同時又充滿了趣味。二是發揮了教材編排作用,不論是新課的引入還是鞏固練習中的習題選擇,我都注意發揮文本優勢,既尊重教材,又靈活運用駕馭教材。按不同標準進行代換,先由量的代換,到物品價值的代換,再過渡到圖形代換、物的代換。3、注重設計教學活動。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而整個教學過程又是在教師精心組織引導下,又呈現出教師在全過程中的組織引導作用,使人感到課堂師生間、生生間合作氛圍較濃,自主作用發揮得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