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七下道德與法制9.2《法律保障生活》教案(戚老師獲獎教學設計).docx
法律保障生活教學設計一、基本信息課名法律保障生活教師姓名學科(版本)道德與法治(人教版)章節第四章學時1學時年級九年級二、教學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自覺遵守法律法規的要求。(2)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過程與方法運用觀看虐童視頻引出法律保障我們的生活學生講述“我的一天”感受生活中的規則;學生小組合作,通過探究與分析填表格的形式了解法律與道德、規章的區別;通過觀看視頻和明星案例了解法律的特征,有步驟、有趣味的來學習。知識與能力目標(1)了解行為規范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2)了解法律的特征。(3)認識法律對我們行為的規范作用和對權力的保護作用。(4)體會法律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三、學習者分析我校學生都為各校轉來的學困生,學習能力差,世界觀、價值觀不端正,基礎薄弱。法律知識薄弱,法律意識淡薄。遵循教學規律和圍繞我校“玩中學,做中教”的教學理念,本課的教學目標設置降低了難度,減少了信息量,運用電子白板和focusky,通過本課的教材領讀、引領勾畫重要概念、教學案例分析,使學生能夠更直觀,更快速的掌握知識與技能,并能有較為濃厚的興趣,保持良好的狀態,完成本課的教學內容。四、教學重難點分析及解決措施重點:法律的特征。難點: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通過多功能電子白板和focusky的應用,用案例分析教學、引領閱讀教材等方式使學生更直觀的理解、掌握知識點。五、教學設計教學環節起止時間(”- ”)環節目標教學內容學生活動導入015”-503”引入新課,直達主題:法律保障我們的生活引導學生觀看視頻,并分析:母親和其男友用開水燙女童的手并往女童的傷口上撒鹽。結果,二人因故意傷害罪被起訴。這個案例中的主人公為什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呢?我們的生活由誰來保護?教師分析,引出新課。學生觀看視頻,思考問題,回答。一、走進規則505”- 1058”了解社會中規范我們行為的規則主要有三類:道德、紀律和法律。(一)社會生活中的規則活動:“我的一天”描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或感受到的規則。一天中,你曾經經歷了或直接感受到哪些有關衣、食、住、行、學習、文體活動等方面的規則?如果要你對這些規則進行分類,你怎么分?教師歸納: 社會中的規則種類學生描述自己生活中遇到或感受到的規則。1100”- 1820”通過小組合作、探究了解法律與道德、紀律的區別。(二)道德、紀律規章與法律的區別引導學生閱讀教材P90“探究與分享”的內容,根據以上情景,從產生方式、調整對象和范圍方面,討論法律與道德、校規校紀有什么不同。指導各小組代表把討論成果貼到黑板上。教師總結:三者的產生方式、調整對象和范圍都不同,但是規范人們行為。學生分組討論,填寫表格。展示小組合作成果。二、法律的特征1825”- 3410”知道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1、視頻展示人民的名義中祁同偉的抓捕過程。提問:為什么要抓捕他?如果有人以身試法,挑戰法律的權威,后果是什么?教師總結: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2、多媒體展示房祖名、柯震東吸毒案件報道。提問:法律會不會因為他們是名人而讓其逃脫法律的制裁?為什么?教師總結: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3、教師引導、過渡:他們受到法律制裁的依據是什么?由什么機關制定的?引導學生就課前查找得到的資料回答問題。教師總結: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制定:是指特定國家機關按照法律程序,制定法律、修改或廢止現有法律的活動。認可:是指特定國家機關根據實際需要,以一定形式賦予在社會上已經存在的某些習慣、道德規范等以法律效力的活動。例如:一些地方自治條例就屬于國家認可,此外港澳地區制定的法律也屬于國家認可,不過港澳地區的基本法是國家制定的。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學生展示課前查找的資料。三、法律的作用3415”- 3900”理解法律的規范作用與保護作用1、引導學生閱讀教材p93下發“探究與分析”的內容,思考問題:你認為小云的父親應該怎么做?法律依據是什么?法律保護我們的生活,還體現在哪些方面?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并總結:法律的規范作用和保護作用。學生閱讀教材思考、回答。復習3901”- 4100”鞏固知識點總結本課主要知識點,法律的三個特征與兩個作用。回憶、總結- 4
- 關 鍵 詞:
- 法律保障生活 人教部編版七下 道德 法制 9.2 法律 保障 生活 教案 老師 獲獎 教學 設計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