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六年級上冊科學4.4.2 密度 教案.doc
密度一. 教學目標 1. 知道密度的概念和密度的公式、單位間的換算。 2. 知道如何測量物質(zhì)的密度。 3. 會運用物質(zhì)的密度來解決問題。 二. 重點與難點 1. 重點:學會測量物質(zhì)的密度。 2. 難點:做測量物質(zhì)密度實驗前的器材的選定。 密度這一知識的運用。 三. 教學準備 【資源】 活動(一):水、食用油、燒杯、量筒和電子天平。 活動(二):量筒、貢、水、煤油和泡沫塑料、木塊、鐵釘或者一份物質(zhì)密度表。 四. 內(nèi)容組織 【教學流程】【活動設計】活動(一):測量水和食用油的密度。(活動4.17) 活動目標:1、讓學生學會測量密度的方法。 2、使學生能體驗密度是物質(zhì)的一種性質(zhì)。學生活動 教師指導要點實驗器材不全,學生先找出所缺器材后在進行實驗。教師可提示所缺器材的相關信息,并復習如何測量液體體積。活動(二):猜一猜在一個大的量筒里放入貢、水、煤油和泡沫塑料、木塊、鐵釘,靜止后從上而下的次序是什么?(活動4.18) 活動目標:1、鞏固密度的知識。 2、知道密度較小的物體浮在密度較大的物體之上。3、使學生學會靈活運用密度的知識。學生活動 教師指導要點進行猜想,并回答提示可根據(jù)書本上提供的物質(zhì)的密度表來進行思考。五. 教學過程教學內(nèi)容教師的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復習 提問:什么是密度?密度的公式是什么?密度的單位是什么,如何讀? 學生回答 復習鞏固上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補充知識提問:密度的單位之間如何換算? 學生回答 了解常用密度單位賤的換算關系。活動(一) 實驗:測量水和食用油的密度。根據(jù)所給的實驗材料,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一做 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 能力和思考能力。讓學生學會測量密度的方法;使學生能體驗密度是物質(zhì)的一種性質(zhì)。提問:做上述實驗還需要什么儀器?學生回答 讓學生學會自己設計實驗,并且能夠正確選擇實驗器材。同時也能對以前所學知識做一個復習。歸納結(jié)論思考:為什么油總浮在水的上面? 學生回答讓學生學會質(zhì)疑,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活動(二)猜一猜:在一個大的量筒里放入貢、水、煤油和泡沫塑料、木塊、鐵釘,靜止后從上而下的次序是什么?學生進行猜想并回答對密度這一知識的鞏固,知道密度較小的物體浮在密度較大的物體之上,并且能夠靈活運用此知識。給出結(jié)論六. 訓練與評價 1. 自行設計個有關密度的實驗,然后進行全班交流
- 關 鍵 詞:
- 牛津上海版六年級上冊科學4.4.2 密度 教案 牛津 上海 六年級 上冊 科學 4.4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