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識字4《田家四季歌》教學設計-部級優課.docx
統編本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田家四季歌(第1課時)一、教材分析田家四季歌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兒歌。兒歌共4小節,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依次描繪了四季的農事活動,贊美了田家人勞動的辛勤,抒發了他們收獲的喜悅。兒歌語言文白相間,把中國傳統的農事融合在經過演化的古詩文之中,讓學生不僅能了解一般的農事活動常識,也能積累經典古詩詞。如“花開草長蝴蝶飛”對應高鼎的“草長鶯飛二月天”;“采了蠶桑又插秧”對應翁卷的“才了蠶桑又插田”。本課是識字單元的第四課,當以識字為主。文中共有17個生字,通過學情調查,“桑、辛”兩個字和“了、場”這兩個多音字是讀音上的難點,“麥、農、歸、戴”四個字不認識的學生比較多。我們在教學時應該聚焦這幾個難讀的字和難認的字,尋找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除了生字,學生對“農事”的理解也是一大難點。農事活動離學生的生活較遠,教師可以利用圖片、視頻等資源,帶領學生角色體驗,了解農事活動常識,感受勞動的辛勤及豐收的喜悅。課后習題一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指向語言的積累,語感的培養。課后習題二要求讀記四季農事活動的詞語,引導學生積累關于農事的詞語,進一步了解農家生活,也促進了對本課生字的鞏固。二、教學目標1.通過字理溯源、編兒歌、圖字聯系、微課講解等方式,認識“農、戴、麥”等10個字;會寫“季、肥、忙、歸”四個字。2.通過圖文結合、角色扮演、情境體驗等方式,初步了解夏季的農事活動,感受農民伯伯勞動的辛勤。3.通過反復朗讀,利用圖畫、抓關鍵詞等方式,嘗試背誦第一、二小節。三、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通過字理溯源、編兒歌、圖字聯系、微課講解等方式,認識“農、戴、麥”等10個字。教學難點:通過圖文結合、角色扮演、情境體驗等方式,初步了解夏季的農事活動,感受農民伯伯勞動的辛勤。四、教學準備學生預習課文,完成預習單教師準備課件、板貼畫五、教學過程(一)直接導入,引出課題1.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一首兒歌田家四季歌。(一起讀課題)伸出手,和老師一起寫課題。季字,是我們今天要寫是生字。上面是禾苗的“禾”,下面是兒子的“子”,表示幼小的禾苗,每一個季節都有新的生命和希望。(再讀課題)2.你知道什么是“田家”嗎?(學生說理解)田家就是指種田的人家,農村的人家。農村的四季都有哪些景象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兒歌。(二)預習反饋,整體感知1.出示預習單第一題,根據學情認讀詞語。重點認讀:雖然、辛苦、桑葉兒、麥苗兒2.出示預習單第二題,讀準多音字“場”“了”。3.自由再讀課文,讀得要比預習時候好。(三)細讀春季,聚焦“景物”1.讀第一小節,圈一圈,兒歌中寫了春天里的哪些“景物”?2.聚焦景物,隨機識字(1)春風。(簡筆畫板書)(2)花、草。(簡筆畫板書)(3)蝴蝶。(出示詞卡,學生齊讀,板貼)(4)麥苗兒。(出示詞卡,指名讀。指導讀好“兒”字,板貼。)麥苗兒你們見過嗎?【出示圖片】這就是麥苗兒,嫩嫩的、綠綠的,用兒歌中的話來說麥苗兒多嫩。(指名讀短句)麥苗兒長大就是麥子,他們都是農民伯伯的糧食。【出示大麥和小麥的圖片】你有好方法記住“麥”?(指名說方法)老師也有一種好方法來幫助大家記住它。【出示兒歌:下面折文腳,上面王出頭,此物獲豐收,餐餐吃饅頭。】一首兒歌,既包含了麥的字形,又讓我們了解了麥子的作用。看,識字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一起再讀讀這個字。(齊讀“麥”)(5)桑葉兒。(出示詞卡,開火車讀,注意“桑”是平舌音。齊讀,板貼。)【出示桑樹圖片】桑葉兒的圖畫和“桑”字有什么相像的地方?(指名回答)“桑”上面三個又好像桑葉,下面的木是桑葉生長的樹枝。桑葉是蠶寶寶的食物。蠶寶寶可喜歡吃肥肥的桑葉啦!(齊讀“肥”)你用什么方法記住它?(指名說方法)這里用肥字來說明桑葉長得很好、很厚,嫩嫩的,都能掐出水來,不是肥胖,而是肥美。(讀詞卡:肥美)把字寶寶都送到句子中去,再來讀一讀這半句。(齊讀“桑葉兒正肥”)4.讀第一小節(1)師生讀,男女生分讀(2)第一小節的景物都在黑板上呢!你能看著這些圖畫和文字,回憶回憶兒歌中是怎么寫的嗎?(同桌相互說,指名學生說)(3)你們看,利用一幅景色圖,我們就能把這一段背下來呢!(齊背)(四)細讀夏季,聚焦“農事”過渡:春季過去了,夏季來啦!誰來讀讀第二小節?1. 指名讀第二小節。2.了解農事,認識“農”(1)這里有一個詞(出示詞卡:農事,齊讀,板貼)你知道什么是農事嗎?(指名說)(2)字源識“農”:農字的祖先可以給你們一些啟發。【出示甲骨文 】猜猜看,為什么農的甲骨文要這樣寫呢?它像什么?(學生說自己的想法)(3)【出示圖片 】 這是古代的圖片,對照一下,看看他們之間像不像?一個人手持農具在樹林中耕作,從事農業生產活動。這就是農最早的意思呀!你還在哪些地方看到過這個字?(指名說)【出示:農業銀行、農夫山泉、葉青兜農貿市場、農家菜】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觀察生活中的字,那樣你認識的字就會越來越多!一起再讀一讀這個詞。(齊讀“農事”)這一小節中農民伯伯做了哪些農事活動呀?(學生自己讀,圈一圈)3.探究農事(1)插秧是一件很明顯的農事,還有一件農事是采蠶桑。(板貼:插秧、采蠶桑)桑葉成熟了,可以拿來喂蠶了,采桑葉、喂養蠶也是夏季農事之一。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些農事。【出示采桑圖片,播放插秧視頻】(3)讓我們一起當一當種田人,插插秧吧!(學生一起插秧,每人10棵秧苗)覺得插秧辛苦嗎?是什么感覺?(引導學生說感受,體會辛苦)(4)是啊,忙農事就是這樣辛苦的。除了采桑養蠶和插秧,夏季還有這些農事!【出示圖片:施肥 耕田 除草】(5)夏季里,農民伯伯實在是很忙啊!所以課文中說(齊讀第一句)也難怪宋代詩人翁卷會寫下這樣的詩句: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忙完一件又一件,所以我們讀的時候要緊湊一點,誰來試一試?(指名讀,齊讀)4.理解:早起勤耕作,歸來戴月光(1)因為農事很忙,所以他們每天很早就要起床去耕作,晚上很晚才能回到家。用課文中的句子說就是(指名讀)【出示:早起勤耕作,歸來戴月光】(2)這里有兩個生字寶寶,我們一起把他們請出來。(指名讀,齊讀)歸:太陽要落山了,把山的影子拉得長長的,砍柴人收好自己的刀,準備回家啦!這就是歸,代表“回”。你還能說哪些用“歸”組成的詞語?(指名說)戴:再來看看戴字。讓我們請出漢字老師來教大家吧!(播放微課)生活中還會戴什么?(指名說)。(3) 這里有兩頂斗笠,誰想來戴一戴,演一演圖中的農民伯伯。(學生上臺表演)戴上斗笠,扛著鋤頭回家。一路上,你們會說些什么?(采訪學生,引導學生體會勞動的辛苦,期待豐收的喜悅)雖然很累,但是依然很開心。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一句。(齊讀)5.讀背兒歌,語境復現(1)忙碌的夏季,快樂的夏季,我們再來讀一讀夏季歌。(齊讀第二小節)(2)看著黑板上的這些農事詞卡,你能背一背第二小節嗎?(指名背誦)(3)抓住兒歌中的關鍵農事,也能幫我們記憶兒歌呢!讓我們一起來背一背。6.配樂朗讀:田家春季的美景和夏季的忙碌都已經在你們的腦海中呈現了,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讀一讀這兩小節。(五)指導書寫1.出示語文作業本第四題,學生用答題器逐一做答,鞏固識字。2.【出示:肥、忙、歸】仔細觀察,他們有什么共同點?(指名說)3.范寫“忙”,引導學生注意寬窄、高低和主筆。4.學生練習寫字,展示評價,二次練習5.學生自評、互評。(正確得1星,美觀得2星,一次比一次有進步得3星。)附板書
- 關 鍵 詞:
- 田家四季歌 人教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 田家四季歌教學設計 田家四季歌教案

關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