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 6.2認識三角形、圓形 教案
2 認識三角形、圓形第1課時認識三角形、圓形u 教學內容教材第6971頁,認識三角形、圓形。u 教學提示在上一節課的學習中,學生已經掌握了正方形、長方形的基本特征,本節課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學習三角形和圓形的基本的特征。u 教學目標1.掌握三角形的基本特征。2.掌握圓形的基本特征。3.體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習興趣。u 重點、難點重點了解三角形和圓形的基本特征。難點能根據三角形和圓形的特征區分和畫三角形和圓形。u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實物投影儀;多媒體課件、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紙片、橢圓形紙片、西瓜。學生準備:練習本,直尺、彩筆。u 教學過程一、 導入新課圖片導入新課:師:老師手中有很多圖形,但是一不小心將他們混在一起了,那位同學能幫我分分類?生:操作(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設計意圖:從幫老師整理圖形的故事情景引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渴望解決問題的愿望。這一環節的設計一方面檢驗學生對正方形和長方形區分,另一方面檢驗學生是否能正確區分出三角形和圓形圖案。借此了解學生對三角形和圓形特征的掌握程度以便合理的組織教學。二、探究新知學習三角形和圓形的圖形特征(1)初步了解三角形特征師:同學們將我手中的圖形分成了4類:正方形、 長方形、三角形、圓形。同學們觀察一下三角形有什么特征呢?生:先觀察,在小組合作交流生:全班交流(學生回答時可能表述不太規范,教師要引導學生圍繞住三角形的邊和角來說)師:引導學生將三角形和正方形、長方形的邊數比較分析。明確:學生通過觀察和比較,了解到三角形有3個角,3條邊相連。初步了解圓形的圖形特征師:觀察圓形有什么特征學生:小組合作交流全班交流(引導學生正確表述圓形的特征)師:引導學生將圓形和其它圖形通過比較說出圓形的特征。明確:圓形不是用直線和角組成的。(學生對圓形的特征表述不用太苛求)師:拿出一個橢圓形的紙片,和圓形對比。師:這個也是圓形嗎?生:不是師:對,這個是橢圓形。引導學生將圓形和橢圓形進行對比觀察,感知圓形的特征。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觀察,探知三角形圖形和正方形,長方形的不同,從而了解到三角形的圖形特征。在小組合作交流中感知圓形的特征。教材70頁,說一說。(3)生活中的圖形師: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面是三角形的?哪些物品的面時圓形的?生:紅領巾是三角形的師:說說你的理由?生;紅領巾有三個角,還有三條邊。師:拿紅領巾讓大家觀察三角形的邊和角。師:還有哪些物品是三角形的?(交通標志牌、三角尺)師:哪些物品是圓形的?生:帽子的頂師:拿帽子讓大家觀察,明白圓形的特征。師:還有哪些物品時圓形的?(圓形:桌面、硬幣面)(4)球和圓柱1、觀察球體了解球體特征,探知圓形和球體的關系。師:我們想象一下把球體切開,橫切面是什么形狀?生:長方形生:正方形生:圓形師:將圓柱體橫著放圓形面正沖這大家,然后觀察圓柱的頂部和底部的面是什么形狀?生:圓形師:如果我把它從中間橫向切開,那么橫切面和哪一個面一樣呢?生:和頂部和底部的面一樣。所以說是圓形。實際操作切西瓜。(明確:球體的橫切面是圓形)師:圓柱的上面和下面是什么形狀?它們的大小一樣嗎?生:都是圓形,他們的大小一樣。設計意圖:本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學生對圓柱體和球體的橫切面的想象有點難度,所以教師采取邊引導邊演示的方法讓學生通過想象和觀察了解圓柱體和球體的特征,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二、 鞏固新知1、 自己說說生活中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物品2、3、 和小組交流一下你見到過的圓柱體和球體都有哪些?4、 用小棒擺一擺三角形三、 達標反饋1、 三角形有幾條邊? 3條2、 圓柱體的上面和下面一樣大嗎?它們都是什么形狀?一樣大都是圓形3、在格子紙上畫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用直尺畫正方形和長方形,畫三角形時在格子紙上找3個點用直線連起來)4、列舉生活中三角形的物品(交通標識牌、三角尺、屋頂)5、 列舉生活中的圓形都有哪些(鏡子面 月餅)五、課堂小結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三角形和圓形的特點,在生活中有很多三角形和圓形的物品,我們要用心觀察會發現它們的實用性。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存在生活中讓生活變得美麗又精彩。設計意圖:三角形和圓形的認識相對而言比較簡單,教學最后讓學生將所學知識和同伴進行交流,談談學會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輕松愉快的氛圍讓學生鞏固新知解決疑惑。六、布置作業1、用3根筷子擺一個三角形2、用3根不同長度的小棒擺一個三角形3、找出生活中有圓形的物品4、下列圖形中( )是圓形5、自己畫一幅畫,用上學過的圖形1 2 3 答案:1、2、3、瓶蓋、 手表盤、 碗底4、1 5、u 板書設計認識三角形和圓形1、三角形2、圓形教學資料包(一) 教學精彩片段在下列方格中畫出一個正方形,一個長方形和一個三角形引導學生利用直尺和方格線畫出三種圖形。學生討論:怎樣畫出一個標準的正方形?首先每一個小方格都是一個小正方形,可以順著方格線畫出一個小正方形,也可以根據方格線的段節數畫出幾個大正方形。長方形的畫法可以參考正方形的畫法,因為長方形只有對邊是相等的,所以相鄰的兩個邊的段節數是不同的。三角形的畫法:要找出方格紙中每兩條線相交的點,任意找出個點,用直尺連起來。設計意圖: 讓學生在觀察、思考、比較中運用手中的工具和自己所學的知識解決數學問題。資料鏈接:弗賴登塔爾指出:“學習數學的唯一正確方法是實行再創造,也就是由學生本人把要學的東西,自己發現或創造出來。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的這種再創造工作,而不是把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教學活動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教具的演示與操作有利于幫助學生建立表象,理解知識,提高學習興趣有關分析表明,“人類接受情報與五官的關系中,視覺接受信息最多,實物及模型被傳送的信息量最多”。這足以充分說明教具在教學中的價值。課件做得再好,展示出來的也是畫面,終究不敵實物和模型給人印象深刻。低年級學生的思維具有具體形象性,它與數學的抽象性之間的矛盾是數學學習中的主要矛盾,而解決這一矛盾的主要途徑是利用直觀。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給學生提供充分的直觀材料,促使學生把自己的所見與內在的思維有機地聯系起來,從而強化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數學資源:圓形有4個正方形有4個長方形有10個三角形有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