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 5.2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教案
2 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第1課時 整十數加、減整十數u 教學內容教材第3839頁,整十數加、減整十數u 教學提示在上一節課的學習中,學生已經掌握了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的算法,本節課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及運用。u 教學目標1.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計算方法。2.能準確的計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3.體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習興趣。u 重點、難點重點學會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算法,并能熟練地進行口算。難點根據100以內的組成知識幫助學生理解算理,并能準確計算。u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實物投影儀;多媒體課件、小棒。學生準備:練習本,小棒。u 教學過程一、 導入新課講故事導入新課:師:幼兒園要分給小朋友們蘋果吃,一箱有20個,后來又買來了30個蘋果,現在幼兒園一共有多少個蘋果?生:23個。師:你是怎樣計算的?生:原來有20個,后來又買了3個,加起來就是23個。師:剛才這位同學說的很好,用原來有的20個和現在買來的3個加起來就是現在的蘋果數。203=23設計意圖:從故事情景引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渴望解決問題的愿望。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使學生體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聯系,可以先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算的,借此了解學生對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掌握程度以便合理的組織教學。二、探究新知1、學習整十數加整十數的計算方法(1)情景演示師:多媒體出示30個蘋果加20個蘋果的情境圖。引導學生認識到:想算出現在有多少個蘋果,需要用加法計算。教師板書 3020(2) 動手擺一擺學生用小棒在桌子上擺一擺30加20的過程,認識到3個十加上2個十,就是3個十和2個十的總和,即50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情景圖形象的認識到,求現在的蘋果有多少個,應該用用原來的蘋果數和又買來的蘋果數合起來,應該用加法計算,再通過動手擺一擺的方法讓學生探究整十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2、學習兩位數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1)情景演示師:幼兒園里有50個蘋果,分給小班20個,還剩多少個蘋果?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理解的?生:小組合作探究得出結論:50個蘋果分給小班20個就要從50里減去20個師:說的太好了,此處應該用減法計算,我們應該怎樣列出算是呢?生:5020師:現在我們來探究一下5020的計算方法(2)動手擺一擺生:拿小棒在桌子上擺一擺從50里減去20的過程全班交流操作的結果師:5個十減2個十,得3個十,是30.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自己動手擺一擺的方式引導學生根據剛才已學知識探究減法算式的計算方法。三、鞏固新知教材38頁,練一練。先學生自主練習再全班交流(重點交流算法)3050= 8030=5030= 8050= 四、達標反饋1、練一練4050= 9030= 2030=8070= 2060= 7050=2、在()里填上、或=3020()2030 7050()60504010()655 610()4551、 王曉麗拿100元錢去買半袖衫,應找回多少元錢?4、一組得到20朵小紅花,二組得到了40朵小紅花,二組比一組多得幾朵小紅花?他們兩個組一共得了多少朵小紅花?答案:1、90 60 50 10 80 202、 3、10040=60(元)4、4020=20(朵)4020=60(朵)課堂小結: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學會了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算法,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可以和老師同學交流一下。設計意圖: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收獲,體現了一種“反思”思想,使學生學會總結知識,深化知識,把所學知識變成自己內在的東西。講出還不懂的問題,可以發現教學活動中的不足之處,為今后改進學習方法找到依據。六、布置作業1、2050= 4040= 3040= 4020=7020= 9040= 3020= 7050=2、3個十加5個十是()3、5個十減1個十是()4、3個十加5個十是( )5、先算出算式得數,再將算式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2040= 3010= 7050= 6010= 9020=6、一班植了30棵樹,二班植了40棵樹,一班比二班少植樹多少棵?他們兩個半一共植了多少棵?7、一本故事書有90頁,已經看了10頁,還有多少頁沒有看?8、花園里有50朵月季,玫瑰花比月季花多20朵,玫瑰花有多少朵?9、果園里有桃樹80棵,梨樹比桃樹少20棵,梨樹有多少棵?答案:1略2、80 3、40 4、80 5、60、40、20、50、707050 301060102040 90206、4030=10(棵)3040=70(棵)7、9010=80(頁)8、5020=70(朵)9、8020=60(棵)u 板書設計兩位數加減整十數1、30+20=50 3個十加2個十得5個十,是502、5020=305個十減2個十得3個十,是30u 教學資料包(一)數學資源1、亮亮有20本圖書,紅紅比亮亮朵10本,紅紅有幾本圖書? 2、圖書館里有童話書50本,科普圖書比童話圖書少10本,科普圖書有多少本?兩種圖書一共共有多少本?3、用10元,20元,50元面值的人民幣湊成100元,有幾種湊發?寫出來。答案:1、2010=30(本)2、5010=40(本)5040=90(本)3、10元10元10元10元10元10元10元10元10元10元=100元20元20元20元20元20元=100元50元50元=100元50元20元20元10元=100元10元10元10元10元10元50元=100元(二)教學鏈接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在數學課程標準的前言中明確提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當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經進入實驗階段,課堂教學的改革就成為整個教育改革的關鍵環節,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等的改革已成為人們所關注的焦點,合作學習便成為廣大教學研究人員和教師研究的重點對象。因此,合作學習是時代賦予教學活動的要求。 瑞士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對于智慧發展來說,兒童之間的合作十分重要。在合作學習討論的爭辯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呈開放狀態,不同程度的思維相互碰撞,往往會引發創造的火花,從而開闊學生的思路,同時,不同的見解,不同的思路也可以進行廣泛的交流,正確的、錯誤的、全面的、片面的、簡單的、復雜的各種認識差異都展現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各種認識矛盾的交鋒中集中正確意見,選擇最佳思路,總結一般規律,這個過程是學生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也是思維不斷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但獲得知識,而且發展了思維,并培養了學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合作意識的培養。可以采用的是四人或二人小組交流與合作。在教學中,經常設置小組合作或交流的教學環節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讓孩子知道合作的意義,注重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注意完整、清楚),在交流時培養孩子認真傾聽的能力(做到謙虛、尊敬別人),在遇到和自己有不同的想法時敢于大膽質疑。尤其在解決問題時,設置讓學生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解決的”“或者你打算怎么解決”“你有和他不一的解決方法嗎?”這樣極大的激發孩子積極的探索與思考,并獲得與同伴分享成果的喜悅。同時,在交流的過程中也幫助了學習較困難的孩子。因此設置合作學習能更好的完成任務,同時也讓孩子體驗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