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 5.1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 教案
1 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u 教學內容教材第3637頁,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u 教學提示學生在第三單元已掌握了100以內數的認識和讀寫。本節課是讓學生掌握對100以內的整十數加減一位數,并會熟練的進行相關的口算練習。u 教學目標1.掌握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的計算方法。2.能準確的計算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3.體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習興趣。u 重點、難點重點掌握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的計算方法。難點根據100以內的組成知識幫助學生理解算理,并能準確計算。u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實物投影儀;多媒體課件、小紅花。學生準備:練習本,小棒35根。u 教學過程一、 導入新課講故事導入新課:師:我這里有30朵紅花,又做了5朵,同學們幫老師算算,老師手里現在有多少朵紅花呢?生:回答305。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使學生體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聯系,激發學習興趣,和渴望解決問題的愿望。可以先讓先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算的,借此了解學生對整十數加一位數算法的掌握程度以便合理的組織教學。二、探究新知1、學習整十數加一位數的計算方法(1)情景演示師:多媒體出示把30朵紅花和5朵紅花合在一起的情境圖。引導學生認識到:30和5合在一起應該用加法計算。板書寫出算式為:305。引導學生探究305這個算式的計算過程 學生用小棒在桌子上擺一擺,30根加上5根等于35根。 教師講解:30是3個十,5是5個一,3個十和5個一合起來是35. 板書:305=35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情景圖形象地認識到30是表示3個十,5表示5個一。并通過自己動手擺一擺的活動,理解30加5等于35的計算原理。(2)了解加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1加法算式中加號前后的兩個數都叫做加數,得數叫做和。2、讓學生同桌之間互相說說,加深識記。3運用相應的方法學習相應的減法知識。(1)情景演示師:繼續演示情境圖,將面前的35朵紅花,拿走5朵,問學生還剩幾朵?。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理解的? 學生根據情景演示明白35朵拿去5朵,應該用減法 學生在練習本上列出減法算式355教師總結:從35朵中拿去5朵應該用減法計算列示為355。教師教師講解: 3個十和5個一,減去5個一,用減法計算列式為:355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教師講解的方式引導學生根據剛才已學知識探究減法算式的計算方法。(2)了解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1減法算式中減號前邊的數叫做被減數,減號后的數叫做減數。得數叫做差。2、讓學生同桌之間互相說說,加深識記。三、鞏固新知教材37頁,練一練1。1、 學生自主練習2、 全班交流(重點交流算法)809= 370= 605=433= 588= 944=四、達標反饋1、加數加數 和6056584048被減數減數差57750766702、買一件上衣和一雙襪子要花多少元錢?上衣60元 襪子8元608=68(元)3箱子里有20個雞蛋,地上還有5個雞蛋,一共有幾個雞蛋?205=25(個)4對口練習A:5個十加3個一,B:503=53課堂小結: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學會了整十數加減一位數的計算,并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額問題,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可以在小組中交流一下,也可以問老師。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交流,明確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方法。當堂解決所學知識。六、布置作業1、口算204= 303= 405=704= 506= 299=777= 766= 855=2、45里面有( )個十和( )個一,4個十和5個一是( )3、38里面有( )個十和( )個一,3個十和8個一是( )4、加數是50另一個加數是5,它們的和是( )5、被減數是36減數是6,它們的差是( )6、7個十加3個一列式為( )7、媽媽買來35個蘋果,吃了5個還剩( )個。8、一箱酸奶有20瓶,又買來4瓶,一共有( )瓶酸奶。答案:1、24、33、45、74、56、20、70、70、802、4、5、45、3、3、8、384、55、5、306、703=737、308、24u 板書設計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1、305=353個十和5個一合起來是352、355=303、30+5=35 355=30加 加 和 被 減 差數 數 減 數數加數加數和被減數減數差u 數學資料包(一)資料鏈接在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習慣充當知識的傳授角色,習慣于把知識結論直接的告訴學生,從而使學生養成總是以接受學習的方式面對所學內容和學習過程的習慣。這種教學的最大弊端就是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嚴重忽視了學生優良學習品質的培養,更為嚴重的是他們已經不會自己學習,當他們需要創造性的分析、解決問題時,他們不會思考甚至不愿去思考。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變被動為主動,培養小學生數學的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尤為重要。 “自主探究學習” 是指學生自我成為主體的學習,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操縱控制自己的學習。與他主學習、被動學習、依賴性學習相對立。自主探究性學習具有以下人格特征:積極探索的自覺性、自強不息的獨立性、多元思維的靈活性和自我實現的實踐性。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是新課程標準一個顯著的特征,也是一個基本要求,新課程標準中研究性學習的開設和開展,進一步充分說明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自主探究學習能力作為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今后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因素,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終身教育局長保羅郎格朗說:“未來文盲,不再是不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 這足以證明自主學習能力不僅是在學校學習的需要,更加是一個人對認知新事物接受新知識的必備素質。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兒童心靈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希望自己是一個探索者、發現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特別強烈。”那么,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呢,結合教學的實際我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感興趣的事物總是倍加注意。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而強烈的求知欲可使學生積極地去自主探究學習、自主探索。情境的創設關鍵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濃的情導入新課,形成問題。問題可由教師在情境中提出,也可以由學生提出。但是,提出的問題要體現知識的重點,這樣不但能提高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數學資源1、 先寫出得數,再將算式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255= 377= 109= 204= 209=2、 一本故事書有67頁,已經看了7頁,還有多少頁沒有看?3、 一年級2班有64名同學有4名同學沒有戴紅領巾,有多少名同學戴了紅領巾?4、一個加法算式,它們的和是35,其中一個加數是5,另一個加數是多少?答案:1、20 30 19 24 29109 255204209 3772、677=60(頁)3、644=60(人)4、3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