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 5.11游戲中的數學 教案
游戲中的數學第1課時 游戲中的數學u 教學內容教材第6263頁,游戲中的數學u 教學提示學生已經掌握了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和一位數的算法,本節課是一節活動課,讓學生在游戲中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u 教學目標1結合熟悉的情境,經歷發現信息、選擇信息提出問題并解答的過程。2 能選擇合適的信息提出問題,并運用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解決簡單的問題。3 感受游戲活動中也有很多數學問題,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數學應用意識。u 重點、難點重點結合熟悉的情境,經歷發現信息、選擇信息提出問題并解答的過程。難點能選擇合適的信息提出問題,并運用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解決簡單的問題。u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實物投影儀;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練習本。u 教學過程一、 導入新課情境圖導入新課:師:多媒體播放動畫:同學們,我們要開展體育活動,你們想搞哪些活動呢? 師:引導學生用觀察圖中信息,同學們喜歡這些活動,看他們也喜歡這些活動,邊說邊出示圖。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從學生身邊實際出發,讓他們有真實的感受,從而激發興趣二、探究新知1、引導學生充分觀察情境圖師:(看圖)他們在干什么?生:同桌同學互相說一說。(例如:踢球、跳繩、踢毽子、拔河)生:學生傾聽,了解各種數學信息。明確:例如:已經有12人在拍球,還有8人沒有來。師:提問:根據畫面上的內容,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組織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指導。明確:例如:拍球的一共有多少人?生:學生注意聽,本組同學認真聽,如果有說不全的給補充,與他組有不同的問題再接著提。各組進行匯報,教師要適當引導點撥。例如:有幾個學生在拔河?2320聰聰一共踢了幾下?1210一組和二組一共跳了多少下?3034拔河的男生比女生多幾人?2320師:引導學生將所列的算式進行計算, 重點交流計算的方法,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復習。例如:2320 1210 3034 這三個算式都是整十數加兩位數的算式,我們可以利用豎式計算的方法計算。2320是兩位數減整十數,我們可以用豎式計算也可以用破十法來計算,先把23分解成20和3,來計算會比較簡單。生:自己動手將提出的問題填寫在書上。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分組討論: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充分觀察搜集數學信息。讓學生用數學語言表達數學思維過程,培養學生用數學語言進行交流并培養提問題的意識。三、鞏固新知1、小組合作交流自己在練習本上的問題和算式。教師巡視指導2、全班交流例如:第一次踢毽子比第二次多踢了幾下?1210=2(下)這個問題還可以這樣提:第二次比第一次少踢了多少下?1210=2(下)設計意圖:通過全班交流讓學生明白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問法,豐富學生的數學思維。四、達標反饋1、動物園里有23只猴子,60只星星,8只熊貓、5只老虎。根據數學信息小組中合作提出數學問題并解決。2、小組合作交流數學信息,并提出問題,在族中交流結果。3、全班匯報交流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得到加強和鍛煉,更讓學生明白不同角度可以提出不同的問題。五、課堂小結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游戲中也充滿著數學知識,數學是一種知識也是一種文化,它融入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學好數學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設計意圖:通過總結和交流讓學生明白數學和生活的息息相關和重要性。六、布置作業1玩具小汽車23元,玩具狗20元,它們一共多少元?2、爺爺85歲,奶奶80歲,他們相差多少歲?3、我有24支彩筆,妹妹有12支彩筆,我們一共有多少支彩筆、4、一班有24名女生,30名男生,一班一共有多少人?5、明明有32本故事書,有20本連環畫,他一共有多少本課外書?。答案:1、2320=43(元)2、8580=5(歲)3、2412=36(支)4、2430=54(名)5、3220=52(本)u 板書設計游戲中的數學數學信息:拍球的有12人,還有8人沒有來一組跳了34下,二組跳了30下第一次踢毽子12個,第二次踢了10個投沙包的有3人男生23名 女生20名我提的問題和算式:拍球的一共有幾人?128=20(人)一組比二組多跳幾下 ?1210=2(下)教學資料包數學資源1、數學信息:上衣40元,褲子50元,手套5元,帽子12元,眼鏡30元。2、紅紅和亮亮做紙花,紅紅做了50朵,亮亮做了20多。3、君君有零花錢35元,童童有零花錢9元根據數學信息提出問題并解答答案:1、上衣和褲子一共多少元?4050=90(元)褲子和手套一共多少元?505=55(元)帽子比手套貴多少元?125=7(元)手套比帽子便宜多少元?125=7(元)2、紅紅和亮亮一共做了多少朵?5020=70(朵)紅紅比亮亮多做幾朵?5020=30(朵)亮亮比紅紅少做多少朵?5020=30(朵)設計意圖:兩個題目都是鍛煉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盡可能的讓學生多提出問題,檢查學生提問題的方式。教學鏈接 小學數學小學生創新意識培養一、創新情境數學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情境式的教學模式對于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不同的情境來講授知識能夠激發和培養小學生的創造性的思維,由情境可認啟發學生對解題思路的獨特的想法與思路,這一過程既是形成數學構思的過程,也是展開合理解題思路的思維過程。在情境教學模式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展開創新思維,并積極主動地發表對解題思路的見解,從積極參與教學的實踐中,學生的創新思維也就培養起來了。此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還要注意數學語言的使用要與課程內容以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相適應,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情境教學模式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在教學“圓柱和圓錐的體積”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準備各種圓柱形的實驗品,如圓柱的玻璃器皿、圓柱木塊等,分發給學生要求其動手量出長、寬、高等所需數據,并通過實踐來求得體積。通過實驗啟發學生自己總結出計算圓柱體的體積公式,并引導學生是否可以用切割、計算體積差等方式求得體積。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穩定性差的特點,在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在興趣的驅使下,小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課程,才能在興趣的驅使下展開更多的創造性思維。數學教學本身具有理論性強的特點,理論的講解枯燥乏味,難以吸引小學生的興趣,也有很多小學生對數學課程有著厭學情緒,這時教師就要注意采用新鮮多樣的方式來吸引小學生的興趣。例如,利用多媒體、幻燈片等形式,以形象生動的方式展現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生在學習數學上的興趣。數學課上教師還要注重將數學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拉近數學與小學生之間的距離,激發他們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的興趣,從而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認識左右、上下、前后”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座位編號的方式,利用學生的座位編號并進行確認練習,學生在相互認識的互動中對左右、前后、上下形成認識,這樣能夠有效提高他們對學習數學的興趣。三、通過交互合作的方式來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開展學生之間的交互式合作能夠形成學生之間思想的交流,對其創新意識培養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在交互式的合作中學生通過交流可以對所討論的問題產生不同角度的認識和思考,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其創新意識。通過交互式的合作,在學生之間能夠對問題進行廣泛討論,也能找到更多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在實踐活動中教師帶領學生走曲徑小路,觀賞美景時就可以假設問題:對于曲折的小路,如何計算出它的長度?并號召學生展開討論,學生有的說用尺子,有的說用步測通過學生之間交互式的合作討論的方式,能夠對學生的思維產生啟發,這對創新思維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創新型的思維方式對于創新意識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在創新思維的引導下,小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勢必會增強。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思維的培養可以通過一些有效的訓練方法來實現,例如逆向思維的訓練,有時會對數學問題的解答產生更為簡便高效的作用;聯想思維的訓練,能夠幫助學生從多角度來思考問題,對全面思考問題具有很好的效果,聯想能夠拓展思維的廣度和深度,是創新意識培養的基礎。四、通過實踐活動的方式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小學數學課程中要更多地加入實踐課,讓學生在實踐中形成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在實踐中創造并感知,從而激發小學生創新意識的養成。實踐能夠在小學生的頭腦中形成更為穩定的知識,因為從具體形象的事中才能強化人們對知識內容的感知和記憶。例如,“100以內數的認識”這一章節的教學,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通過數一些玩具木棒、數花生等方式來加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強化知識內容。實踐活動的方式還包括課下練習內容,安排練習題時可以設計一些具有樂趣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自身的探索活動加強對知識的感知和認識,小學生在自己的實踐探索過程中不但會加強知識的認識,還會形成自己動手的成就感,也會提高對數學學習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