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 1.3上下 教案
3 上下教學內容:教科書第56頁,認識上下并會用上下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教學目標:1、結合熟悉的事物,經歷認識上、下位置關系的過程。2、會用上、下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前后、左右、上下等描述生活空間中某個物體的位置。3、能從不同角度觀察事物,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重、難點:重點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事物的前后、左右、上下等描述物體的位置。難點感受前、后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歌曲彎彎的月亮、彎彎的月亮視頻,看圖講故事。學生準備:數學教科書、語文教科書、文具盒。教學過程:(一)歌曲導入播放歌曲彎彎的月亮,讓學生邊聽邊想歌詞中所描繪的美麗景色。設計意圖:通過一首美妙的歌曲,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邊聽邊想象歌詞中所描繪的景色,發展初步的空間想象能力。(2) 探究新知1、 放“夜景”動畫課件,讓學生觀察情境圖,說一說圖中的景物。給學生充分的交流時間,找出圖中所有的景物。師:這是一幅美麗的鄉村夜景圖,誰愿意說一說從圖中你都看到了什么景物?對能夠應用上、下、左、右、前、后位置關系來描述的,教師予以表揚。設計意圖:欣賞動畫課件,直觀感受歌詞中與畫面的景物。為講故事和認識上、下做準備。2、 提出看圖講故事的要求,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鄉村的圖。設計意圖:激發學生興趣,初步感受上、下。3、 鼓勵學生用上、下描述景物位置,通過圖中事物的位置,使學生了解物體位置的相對性。師:同學們講的真好,你們能試著用上、下描述一下自己看到的景物的位置嗎?學生可能會說:小橋的下面有小河,還有小船;小男孩在橋上走,橋下面有一條船;小朋友們在大樹下玩游戲。師:誰能說一說月亮、小橋和小船的位置?學生會有不同回答,比如:月亮在小橋上面,小船在小橋下面;月亮在上面,小橋在中間,小船在下面;月亮和小橋比,月亮在上面,小橋在下面,小橋和小船比,小橋在上面,小船在下面。最后一種說法學生如果想不到,教師可以適當啟發引導。設計意圖:會用上、下描述空間物體的位置,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4、 看圖說話,教師談話并出示圖片,讓學生說一說柜中有哪些物品。師: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需要說出一些物品的位置?,F在咱們來看一看課本中的物品柜,說一說柜中有什么?生:有書、玩具熊、娃娃。生:有雞蛋、牛奶、面包。學生可能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只要說出柜中的物品即可。設計意圖:通過談話再次引起學生的興趣。了解柜中的物品,為下面的活動做準備。5、 提出“說一說柜中物品擺放位置”的要求,給學生充分的發言機會。鼓勵學生用上下或左右描述柜中物品位置。師:觀察柜中物品,說一說是怎么擺放的,你能說出某件物品在柜中的位置嗎?生:書在玩具的上面;玩具在書的下面。生:書的下面有玩具和牛奶。生:牛奶在雞蛋的右邊,娃娃在小熊的右邊。、只要學生說的位置正確就要給予肯定。設計意圖:給學生提供綜合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自主表達看法的機會,獲得數學學習的成功體驗,學會用上、下、左、右描述生活空間中某個物品的位置。6、 讓學生按口令擺課本和文具。師:你們描述的都非常正確,下面你們和老師一起來做個游戲好嗎?我們要做的游戲是按老師口令擺課本和文具,看誰擺的又快又正確。例:數學課本在語文課本的上面,文具盒在數學課本的上面。、同桌互相檢查擺放是否正確,同時自己巡視查看學生擺放情況。7、 觀察教室中的物品,用上下描述物品的位置關系。(請學生回答并點評)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上和下”,現在請你試著用“上”、“下”來描述教師中的物品。生:國旗在黑板的上面。生:電扇在課桌的上面。生:凳子在桌子的下面。、學生描述的正確即可。設計意圖:在現實的情境活動中,讓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材料,為學習上下奠定基礎。通過看一看、擺一擺、說一說讓學生體會上下的相對性,更全面的理解評判上下的標準。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善于動腦的習慣。(三)鞏固新知1、教材第6頁第1題,先讓學生觀察臥室圖,說一說圖中都有什么。然后讓學生從自己觀察的角度出發,先說出地球儀的位置,再鼓勵學生說出臥室中其他物品的位置。設計意圖:在具體情境中,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事物的位置,用不同的方式描述某件物品。2、 練一練第2題,先觀察水果架圖,說一說有什么水果,再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發現,說出各種水果的位置。設計意圖:提高學生感興趣的素材,為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事物、描述某個物品的位置提高開放的空間。3、 練一練第3題,課件演示,讓學生弄清題意,再鼓勵學生考慮小動物們的需要和特點,自主設計分配方案。交流學生設計的分配方案,要給學生充分表達不同意見的機會,重點說一說自己分配房子的想法。設計意圖:利用給小動物分房子這種學生感興趣的素材,給學生創造自主解決問題的機會,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四)達標反饋習題:1、 藍天在頭()面,大地在腳()面。2、 小鳥在樹()面,老牛在樹()面3、紅燈在黃燈的()面,綠燈在紅燈的()面。答案:上、下;上、下;上、下。(五)課堂小結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學會了什么?還有不懂的地方嗎?設計意圖: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收獲,體現了一種“反思”思想,使學生學會總結知識,深化知識,把所學知識變成自己內在的東西。講出還不懂的問題,可以發現教學活動中的不足之處,為今后改進學習方法找到依據。(六)作業3、答案:1、 下、上、太陽、大樹、小鳥、下。2、 9、7、3、1.相鄰兩個數字之間隔一個數學,差是2.3、 3樓、4樓、6層。4、 小兔、4;小馬、1;小狗、小猴、小馬;小猴、小狗、小兔。板書設計:一 位置上下教學資料包1、 教學精彩片段首先,歌曲導入,播放歌曲彎彎的月亮,讓學生邊聽邊想歌詞中所描繪的美麗景色。其次,放“夜景”動畫課件,讓學生觀察情境圖,說一說圖中的景物。給學生充分的交流時間,找出圖中所有的景物。欣賞動畫課件,直觀感受歌詞中與畫面的景物。為講故事和認識上、下做準備。通過歌曲和動畫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再次,通過看圖說話,進一步讓學生鞏固對上下的理解。給學生提供綜合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自主表達看法的機會,獲得數學學習的成功體驗,學會用上、下、左、右描述生活空間中某個物品的位置。2、 教學資源1、猜猜看。2、正方體在圓柱的()面。長方體的()面和右面有圓柱。球在正方體的()面。3、看圖填空。答案:1、2層、3層、5層。2、 下面、下面、上面。3、3、 資料鏈接1.小學生數學概念的發展(1)從獲得并建立初級概念為主發展到逐步理解并建立二級概念(2)從認識概念的自身屬性逐步發展到理解概念間的關系(3)數學概念的建立受經驗的干擾逐漸減弱2.小學生數學技能的發展(1)從依賴結構完滿的示范導向發展到依賴對內部意義的理解(2)從外部的展開的思維發展到內部的壓縮的思維(3)數感和符號意識的逐步提高,支持著運算向靈活性、簡潔性和多樣性發展3.小學生空間知覺能力的發展(1)方位感是逐步建立的(2)空間概念的建立逐漸從外顯特征的把握發展到對本質特征的把握(3)空間透視能力是逐步增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