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 《畢業贈言》教學反思
畢業贈言教學反思本文中選登了兩組贈言,一組是學生寫給老師的;一組是老師給學生的。學生臨近畢業,有許多話要對同學、老師、母校說,“畢業贈言”為他們提供了一次表達情感、交流思想的機會,一個展示個性、展現才情的平臺。雖然畢業贈言人人都能寫,但是由于其特殊的紀念意義,畢業贈言應盡量寫得精練、形象、富有時代感、飽含感情,能給人以啟迪。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體會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真摯的情感,指導學生能根據不同對象的特點,用比較生動、得體而簡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祝愿。本節課圍繞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一些效果:一、情感體悟。由學生六年來學習、生活的照片引出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打開了學生記憶的閘門,為醞釀贈言、交流贈言作了很好的鋪墊。隨后,討論寫贈言時的注意點:語言優美、針對性格特點、有激勵作用等。有了情感的宣泄,學生所寫、所交流的贈言內容做到了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課堂上師生通過彼此的交流、溝通、傾吐,得到了情感的共鳴,尤其是交流贈言、互贈賀卡時,依依惜別之情更是噴涌而出,達到了極至。“畢業贈言”是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六組綜合性學習:難忘小學生活第二組活動“依依惜別”的實踐內容,也是小學階段的最后一次習作。從內容上看,畢業是學生成長中一次重要的儀式,而贈言是這個重要時刻的一種特別的分別方式。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此次習作更重要的是一種真實情感的抒發,然后才是思想的傳遞和語言的傾吐。所謂“情動而辭發”,便是此次習作教學的內在邏輯。跟以往的實用性文體習作一樣,本次習作不僅需要學習實用性文體的基本表達形式,更重要的是表達出強烈的情感價值追求。二、書寫范式。課前學生按常規背誦古詩時,可預設選擇一些送別的古詩,來烘托離愁別緒,創設情境,更是一種有效的遷移。提供臨別贈言范例時,還可引導學生注意與話別的作文比較,點明贈言的語言要簡潔得體,表達明確的意思。評點時可增加學生互相評點的時間,讓學生有更多的口語交際、情感交流的機會,讓語文課更有語文味。不足之處:學生展示成果,水平參差不齊。有的過于平實。改進措施:在此課的教學過程中,對贈言的理解、習作的實踐運用、內容汲取中的思維導向、對語言的評價與審美,在教學中有了比較充分的體現,能夠相互滲透、有機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