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 4《藏戲》 教學反思1
藏戲教學反思藏戲是人教版新課標第十二冊的第二單元的第二篇精讀課文。是以介紹民風民俗為主題的單元中的其中一篇,是一篇民俗散文,語言豐富多彩、生動傳神,頗具文學色彩。因為本文在語言上的這一特點,而且,藏戲對我們師生而言是一種很“新”的文章,所以我在教法上將它上成了精讀,我想這樣的“略讀”文章“精讀化”,也是值得的。 一、教學效果本節課圍繞著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效果:本文是按事物的幾個方面的順序來寫,資料清楚,分“藏戲的構成”和“藏戲的藝術特色”兩方面來介紹的。從文采上來看,“藏戲的構成”這一塊資料是比較突出的,我講體驗的重點放在這一部分,而對于“藏戲的藝術特色”這一資料還是處理得比較“略”的,只要學生能找出相關句段,找到藏戲的藝術特色即可,在語言就但是多細細推敲。二、成功之處在教學這一課的時候,我最大的成功之處我自認為在“藏戲的構成”這一資料上處理得比較出彩的是這么幾個設計:1.探究唐東杰布傳奇故事的優點。其實歷史上有真實的故事記錄,那為什么課文要以傳奇故事的形式出現呢?(傳奇故事能加入更多的想象,給讀者必須的想象空間,也能更多地去表達人們的完美愿望;2.從這一傳奇故事中解讀唐東杰布這一人物;3.找讀自己喜歡的句子,簡說原因。三、不足之處教學完此文,發現自己的教學功底依然很薄弱,我對知識拓展的還不夠,應借此向學生多介紹一些我國不同地方的戲種、特點,從中感悟祖國文化的燦爛和魅力,還有質疑的問題不夠深刻,學生的參與面不夠廣,評價不夠及時等,我將在以后的課堂中逐步完善。四、改進措施如果我再重新來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一是整體把握課文的體系,以文章前面的導學思考題入手,將問題簡化突破重難點即可,不能放不下學生,扶的過多,放的太少,尤其是二類課文的字詞關應一帶而過,不可過細,將精力放在理清條理上,感悟語言,體悟表達方法上。二是要學會及時舍得,把剩余的教學語言、教學環節舍去,去粗留精,為回歸課文整體學習課文的表達方法節省教學時間,以利于引導學生體會文本的語言特色,學習寫作方法并運用到習作實踐中去。其三,學會盡快從線狀教學過渡到塊狀教學,從繁瑣的閱讀指導分析中解脫出來,以幫扶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為鍛煉學生學文潛力而服務,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其四,課前精心備課,深入鉆研教材,既備文本,又要備學生的實際狀況,靈活調控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