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 《老師領進門》教學反思3
老師領進門教學反思老師領進門是部編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文質(zhì)兼美、情感至深的閱讀課文。文中講述了小時候教他國文的田老師口才文筆皆好,田老師每講一課都要演繹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培養(yǎng)了他豐富的想象力,引導他走上文學創(chuàng)作的道路。“領進門”不僅僅是將學生領進文學藝術的殿堂,更是為學生締造一個廣闊的學習空間。本節(jié)課圍繞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一些效果:一、抓住重點語句,品讀感悟。如在教學第二部分時,學生默讀3-9自然段,思考:文章用一件什么事例寫出了田老師把我領進了文學創(chuàng)作之門?在學生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再讓學生細讀課文48自然段,靜心思考:你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我深深被田老師講的故事吸引了?學生找到了重點句子:“我聽得入了迷,恍如身臨其境。能抓住關鍵字“入迷”、“身臨其境”、“發(fā)呆”、“驚醒”等詞語,運用理解詞語的方法,聯(lián)系上下文或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得很準確。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引導他們想象當時的情景,讓學生帶著表情朗讀,有的學生把“我”陶醉的樣子演得非常逼真。二、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語言訓練。這種方法應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讓學生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活動,重視口語交際的文明態(tài)度和語言修養(yǎng)。學生學習語言是從模仿開始的,起初的學習是聽別人說再自己說,后來是從讀書中學說。為使“源頭活水來”,教師要創(chuàng)造條件打開信息源。信息一般來自兩個管道,一是生活,二是學習。這兩種管道可以分別引流,最終讓他們匯集合流,此間定會碰撞出激情的浪花。在學習9、10自然段時,重點引導學生從中感受我對田老師的尊敬,從田老師的語言中感受他的謙虛。并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語言訓練。創(chuàng)設情境:假如你是作者,40年后,走在鄉(xiāng)間小路上,看到了白發(fā)蒼蒼的田老師,你心情怎樣,你會怎樣做,你會對田老師說些什么?從學生說、演的過程中,可以看出他們已經(jīng)理解了“我”對田老師的深深感謝之情,理解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插柳之恩,終身難忘”這句話的含義。不足之處:學生通過朗讀,自然而然地感受文章的言語形式,但未能充分體會語句字里行間的豐富意蘊,未能不斷地直接受到作品規(guī)范的語言表達,還需一定時間的訓練積累。如果這節(jié)課我再重新來上,我會這樣做:力求體現(xiàn)語文課所特有的體會語言、感悟語言、鑒賞語言的特點。試圖抓住課文關鍵的語句自主探究,以反復朗讀為主要手段,在讀中感知課文,讀中想象感悟,讀中探究思考,讀中習得語感,讀中接受情感的熏陶,讓學生的學習走向充分的個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