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 《習作:寫作品梗概》教學反思
習作:寫作品梗概教學反思本單元的習作要求是在讀懂原作的基礎上,寫出作品的梗概。需課前準備閱讀完整本書及相關資料。首先讓學生讀懂作品,梳理情節發展,了解劇本中人物的性格特點;訓練學生對作品內容的整體把握和基本概括能力,提高寫作能力。一、教學效果:讀懂原作,先列提綱,理清起因、經過、結果,了解人物性格。二、指導寫作:首先了解什么是梗概。然后指導具體的寫作方法:1.讀懂內容,把握脈絡。理清書籍內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點。2.篩選概括,合并成段。保留“主干”,去除“枝葉”。用簡明的敘述性語言概括每個章節的內容。3.錘煉語言,表達連貫。適當補充內容,自然過渡,使語意清楚連貫。4.學會對書的內容進行概括,以梗概的形式,與同學交流討論,并進行修改。最后,學生自由習作,多種形式進行評議。通過對作品的整體把握,發揮學生的概括力、創造力,培養文字表達能力。理清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通過觀察對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的描寫,體會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三、不足之處:有些學生對于作品內容的整體把握不夠,有些情節梳理不夠清晰。同時,語言不夠簡練,過于啰嗦冗長。正是年級低練筆缺乏的原因,影響成文效果。四、改進措施:1.閱讀教學不能把理解課文內容作為唯一的目標,應與習作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同時使閱讀與寫作不脫節,激發學生的閱讀主動性。2.多注意引導學生錘煉語言,簡化語言,平時強加訓練。3.學生在閱讀作品的同時,多思考,多交流,整體把握作品的文學性,人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