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 16《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 教學反思1
16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教學反思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這篇課文是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屬于議論文。課文的題目是“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也是課文的主要觀點。文章結構清晰,用三個具體事例論述了只要善于觀察,不斷發問,不斷解決疑問,鍥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現實生活中發現真理。結合教材確定本文教學重點為理解三個關于科學發現的故事,從具體事例中理解“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含義,感受、領悟、見微知著、獨立思考、鍥而不舍、不斷探索的科學精神。一、教學效果本節課圍繞著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效果:教學這篇課文,我力求讓學生自主學習,并通過閱讀分享,讓學生達到因學文而心有所動。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關注“敏銳地注意”“敏感地意識到”“百思不得其解”以及“反復的研究和實驗”“許多實驗”“反復的觀察實驗”等詞句,并三次回扣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使學生在反復地誦讀中體會和領悟到“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深刻含義,感受和感悟到見微知著、獨立思考、鍥而不舍、不斷探索的科學精神。通過多種形式地朗讀、感悟讓學生彼此分享自己的閱讀體驗,說說自己讀了課文中的三個事例有什么感受?透過“!”還能感受到什么?感悟“!”蘊含的豐富情感內涵。在此基礎上一詠三嘆再讀課題,讀出自己的感受,此時,學生對課題、對課文的認識也得到了升華。學生在閱讀分享中心有所動,與此同時,訓練學生結合課文仿寫,練筆表達也成了水到渠成之事。二、成功之處這節課的最大成功之處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把學習的過程還給學生,把說話的舞臺讓給學生。我始終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給學生充分自讀自悟的時間,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和圈畫、思考、交流、匯報、朗讀、表達讓學生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語文課堂上有所收獲。對課文中的三個事例,我指導學生研讀的重點是具體事例中的“問號”是什么?由此發現的“真理”是什么?從“問號”到“真理”的過程是怎么樣的?通過讀讀議議,撥動學生心弦。引導學生從具體事例中正確理解“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含義。三、不足之處反思本次教學的不足之處是高年級學生字詞方面已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因此字詞學習的安排必要性不大;另外,在引領學生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方面,在這堂課上還顯得有欠缺,沒有給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感悟。四、改進措施如果我再重新來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把字詞方面的教學放在學生預習的環節解決。在教學最后對文中破折號的用法,以及“無獨有偶”和“最有趣的是奧地利醫生”這兩句話在文中的過渡和遞進作用進行詳細講解,引領學生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