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 《習作:插上科學的翅膀飛》教學反思
習作 插上科學的翅膀飛教學反思第一,簡化指導頭緒。新課程標準要求:“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這節課就應當是借助想象作文的訓練,培養學生思維的豐富性、敏捷性、嚴密性和創造性。另外,在小學生的心靈世界里,都蘊藏著一個個美好的愿望。他們都有使愿望實現的心理需求。教師引導學生將自己美好的愿望在作文中得到實現,正好滿足了他們的心理需求。教師不束縛學生的思維和表達方式,只是啟發學生談談、議議、說說、寫寫、改改、評評,既喚醒了學生記憶的表象,又為學生的習作營造了“樂學”的氛圍。 第二,自主合作實踐 新課程標準要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這節課的一個指導思想就是,能交給學生的時間就交給學生,能讓學生做的就讓學生去做。保證學生在課堂上有充分的活動時間去寫作、討論、評點、修改。讓學生的思維活動高度緊張,學生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感悟,真正讓學生成為習作的主人,可達到“易于動筆、樂于表達”的效果,正如巴金所說:“只有寫,才會寫”。 第三、提升思維品位研究表明:成功動機能激發人們的奮斗精神,成功是維持學習興趣的支柱。學生都希望能以自己的行動品嘗到成功的歡樂,只有獲得歡樂,才能激勵他們再行動的動力。教師在教學流程中,要不斷激勵學生從不同的角色、時間、地點、原因、經過等角度完善自己的故事,努力讓學生在自主、合作的氛圍中探究怎樣使自己的故事曲折動人,表達自己美好的愿望。從主題選擇、表達方式到修改完善等一系列追求“不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創造性、批判性、敏捷性和廣闊性,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促進學生的智力與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