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 11《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反思2
11.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反思十六年前的回憶是部編版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精講課文,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作者回憶父親李大釗同志被捕前,被捕時,法庭上及被害后的經過,表達了李大釗忠于革命事業的精神和在敵人面前堅貞不屈,不惜獻身的崇高品質及作者對父親的敬仰與深切的懷念。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是前后照應、首尾連貫的寫作手法。一、教學效果本節課圍繞著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效果:1. 基礎知識的積累和運用。在教學中設計與課文有關的字詞練習,是我這學期來的新做法。比如多音字、近義詞、反義詞、根據詞語意思寫出詞語、根據字在詞語的意思選出正確解釋方法多樣,既讓學生得到考試方法的訓練,又讓他們很輕松地掌握了課文中的重點詞語。為進一步讀懂課文做好鋪墊。2. 尊重學生的個性感悟。在教學中,特別是放手讓學生學習的時候,他們的發現很多,體悟很多都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對于學生的每一次發言,我都予以肯定,同時也不放任自流,把自己的感悟再加進去,使之更合理更全面。3. 采用不同方式的朗讀:默讀輕聲讀,瀏覽泛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升華。重點學習“被捕前、被捕時”這兩部分的內容,“被捕前”讓學生從作者回憶的事情中去體會當時局勢嚴重。從父親含糊得回答堅決的態度中去感悟李大釗對革命高度負責的精神。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讓學生朗讀,體會人物的內心。“被捕時”這部分內容讓學生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來體會父親的沉著、冷靜、臨危不懼。“被捕后”抓住父親外貌的變化來學習,并補充相關資料,感悟父親的堅貞不屈。二、成功之處最大的成功之處是: 通過朗讀體會人物的偉大形象-引導學生感悟李大釗的偉大形象時,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讀到一些有關描寫人物偉大形象的詞語和句子時,教師點撥,讓學生仔細品讀,在字里行間體會人物大義凜然的革命形象。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要凸顯朗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三、不足之處我也感覺有些欠缺:課文與學生的時間距離太遠,學生領悟起來略有困難。對于課文前后照應的寫法,學生理解還是不到位,需要教師的引導。四、改進措施如果我再重新來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首先整體感知課文,從題目入手,讓學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然后抓住課文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體會按照時間順序表達的寫法。最后引導學生體會課文前后照應的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