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 藏戲 創新教案
創新教案藏戲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讀讀記記“脫韁、咆哮、吞噬、發誓、恐怖、婀娜、雄渾、優哉游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贊嘆不已、開山鼻祖、青面獠牙、別無所求、隨心所欲”等詞語。2默讀課文,了解藏戲的形成及其特色,體會傳統戲劇藝術獨特的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涵。3學習文章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的描述,積累語言,領悟表達方法。教學重點:了解藏戲的形成及其特色,體會傳統戲劇藝術獨特的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教學難點:學習文章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的描述,積累語言,領悟表達方法。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準備:搜集關于藏戲的圖片、音樂、文字資料;搜集感興趣的其他劇種的資料。整體設計意圖:藏戲是一篇略讀課文,主要講了藏戲的形成和藏戲的特色。文章結構清晰,語言生動傳神,富有文學色彩。教學本課,我采用先“明確學習任務,再學習課文”的方法,讓學生從一開始就明確了學習任務,將精力全部投入到學習中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明確學習任務。1.師:我們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不僅有豐富多彩的節日風俗,還有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其中,戲曲就是中國的一種傳統藝術。2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戲曲資料。3.師介紹戲曲種類,欣賞戲曲圖片。師:有一種戲曲,它簡單到沒有舞臺燈光,僅一鼓一伴奏,復雜到每個角色都帶著面具表演,漫長到一演三五天還不能結束,知道這是什么戲? (板書題目:藏戲)簡介藏戲: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劇目內容又多是佛經中的神話故事,故而得名。 藏戲起源于8世紀藏族的宗教藝術。17世紀時,從寺院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逐漸形成以唱為主,唱、誦、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結合的生活化的表演。 藏戲唱腔高亢雄渾,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聲幫和。 2006年5月20日,藏戲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4.欣賞藏戲視頻,初步感知藏戲。5默讀“閱讀提示”,看看對我們提出了什么要求?(提出的要求是:說說藏戲有什么特色,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的。提出的學習方法是:讀、想、說)二、默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檢查讀文,相機指導學生把課文讀通順,理解“咆哮、吞噬、雄渾、開山鼻祖”等詞語。三、再讀課文,理清思路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2交流討論:哪兒到哪兒寫的是藏戲的形成?哪兒到哪兒寫的是藏戲的特色?提示:第4-7自然段介紹藏戲的形成;第8-20自然段介紹藏戲的特點。(板書:形成、特點)四、了解藏戲的傳奇故事(藏戲的形成),感受藏戲魅力和文化內涵。1默讀第4-7自然段。思考:藏戲是怎樣形成的? (板書:形成)說說最打動你的地方是什么?并作上批注。2交流匯報出示句子1:“那時候,雅魯藏布江上沒有一座橋招來的只是一陣哄堂大笑。”(有感情朗讀,表達出藏族人民對唐東杰布的愛戴。)學生抓住關鍵詞談體會。出示句子2:“唐東杰布在山南瓊結,認識了能歌善舞的七位兄妹走到另一個架橋工地。”(師生合作朗讀,表達出對那些獻出愛心的人們的贊美。)出示句子3:“身無分文的唐東杰布就這樣在雅魯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鐵索橋,同時,成為藏戲開山鼻祖。”(齊讀,體會唐東杰布的傳奇之處) (板書:唐東杰布)五、了解藏戲的特色,感受藏戲魅力和文化內涵。1默讀第8-20自然段,你認為藏戲最具有魅力的特色是什么?2學生交流,引導學生感受藏戲的魅力。生1:舞臺簡樸。出示句子:“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只要有觀眾就行。”生2:“面具”的特點及作用。師出示并介紹自己喜歡的白色面具。學生上臺展示并介紹自制的面具。3自由交流,暢所欲言。劇情靠解說、說唱來描述;開場、正戲、結尾固定的程式;唱腔、動作豐富多彩;演出時間長等。4交流搜集到的藏戲特色。5有感情朗讀第8-20自然段,感受藏戲獨特魅力和文化內涵。六、學習第1自然段,再次感受藏戲的獨特魅力。1男生讀三個反問句,女生將它們改成陳述句讀一讀,體會其中蘊含的意思。世界上沒有幾個劇種是戴著面具演出的。世界上沒有幾個劇種在演出時是沒有舞臺的。世界上沒有幾個劇種一部戲可以演出三五天還沒有結束。(板書:戴著面具演出 沒有舞臺 演出三五天)2有感情朗讀,體會作者的情感。(表現出藏戲的特色、對擁有藏戲感到自豪)(板書:獨特魅力)七、回顧全文,體會寫法。回顧全文,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從內容看,本文側重介紹藏戲的形成及藝術特色;從表達順序看,本文以事物的不同方面為序;從表達的方法看,本文主要采用比喻、反問、象征、夸張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從結構上看,本文采用了總分總的寫法,使文章更有層次感,更完整。八、拓展延伸,感受中國戲曲的獨特魅力。1欣賞各種戲曲,感受中國戲曲的美。2贊美中國戲曲(用四字詞語或一句話進行點贊)。九、總結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希望同學們從此愛上中國的戲曲,去了解更多的戲曲文化。板書設計:形成:唐東杰布藏獨戲沒有舞臺 特特色 帶著面具演出 魅演出三五天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