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 匆匆教案
課題匆匆課型精讀課文授課時間2課時教學目標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會寫5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讀寫“空虛、嘆息、徘徊、伶伶俐俐”等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讀課文中的一連串問句,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以及這樣表達的好處。4.學習作者運用多種方法描寫時間流逝,能說出自己對“時間之流”的感觸,仿照第3自然段,用一段話寫下來。教學重點讀課文中的一連串問句,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以及這樣表達的好處。教學難點學習作者運用多種方法描寫時間流逝,能說出自己對“時間之流”的感觸,仿照第3自然段,用一段話寫下來。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會寫5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讀寫“空虛、嘆息、徘徊、伶伶俐俐”等詞語。2.重點學習第1、2自然段,初步感受作者抒發的情感,體會表達的好處。教具準備1.朱自清簡介及朱自清作品。2.惜時、傷時的古代詩詞、文章、名言、警句。3.課件。教學設計設計意圖導入( )分鐘一、名言導入,學習新課。1.古往今來,有多少人用格言、詩文、佳作抒發對時間流逝的感慨,你知道哪些感慨時光流逝的名言?【出示課件2】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被忽視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時間。-高爾基時間的步伐有三種:未來姍姍來遲,現在像箭一樣飛逝,過去永遠靜立不動。席勒2.朱自清匆匆的一生只走過了短暫的50年,現在就讓我們走進他的這篇匆匆,感受時光給予他的觸動。3.板書課題教師提示:寫“匆”字時,最后一長點要貫穿兩撇。4引導學生結合課前資料介紹朱自清。【出示課件3】師小結要點:朱自清中國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他的散文是中國現代散文的典范。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名篇,均以詩意盎然著稱于世。借助學生耳熟能詳的珍惜時光的名言、詩句,感受時光飛逝的無奈,較為容易和學生產生共鳴,為下文的學習做好了鋪墊。關注寫字教學,培養學生細致觀察、用心書寫的良好習慣。新課教學( )分鐘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1.教師播放范讀音頻。【出示課件4】2.生自讀課文:鼓勵學生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感覺難讀或自己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3.檢查生字詞的讀音和含義。【出示課件5】4.指導生讀通難讀的句子,結合語句理解生字詞的含義。【出示課件6】預設:(1)出示: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交流:“涔涔”指流汗狀,“潸潸”形容淚流不止。為什么作者會“頭涔涔而淚潸潸”呢?(為時光流逝而感到無奈與悲傷)(2)出示: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交流:什么叫“挪移”?(移動)可以說汽車在馬路上挪移嗎?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感受“挪移”就是慢慢地移動的含義。教師指導學生寫“挪”字,上下不平齊,左、中、右三部分要寫得同樣寬。(3)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交流:“蒸融”這個詞比較難以理解,可以用組詞法,“蒸”就是“蒸發”,“融”就是融化,合起來就是“蒸發融化 ”的意思。三、整體切入,局部賞讀。(一)再讀課文,整體入手1.再讀課文,指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2.出示“品讀助手”【出示課件7】: (1)找出描寫時間匆匆流逝的詞、句,仔細讀一讀。(2)從這些詞、句中你品味出了什么?在書上批注。(3)把你的感受與同學們交流、分享,用朗讀展示。師提示:這里的“什么”,既可以是品味出的情感、感悟出的道理,也可以是你發現的文章的表達方法、修辭手法。可以把這些發現簡單地寫在課文旁邊,也可以概括成詞或短語寫在黑板上。(二)局部賞讀,深入體會1.學習體會第1自然段。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表達了對時間匆匆的感悟?2.重點句子點撥【出示課件8】:(1)“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師引導學生交流:這是一個排比句,作者用對比的手法,把“燕子去了還來,楊柳枯了還青,桃花謝了還開”與時間流逝進行比較,寫出了時間一去不復返的特點。(2)本段最后四個反問句,看似在問,實際上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挽留的無奈和對已逝日子的留戀。(3)引導學生感悟作者寫下這段文字時的心情。(惋惜、后悔、茫然、痛苦或無奈)師結合寫作背景引導學生理解。(板書:提出問題: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4)指導背誦第1自然段。(借助排比、反問的特殊句式來背)3.學習體會第2自然段。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剛才理解第1自然段的方法,理解第2自然段。4引導學生交流,重點點撥【出示課件9】:(1)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個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板書:具體說明 像針尖上的一滴水)(2)對話交流:“八千個日子”有多少年?作者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教師點撥:朱自清出生于1898年,匆匆寫于1922年3月28日,時年24歲,“八千多個日子”大概就是24年。作者在這里運用了極新奇巧妙的比喻,把過去的日子比喻成針尖上的水滴,把時間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顯得那么渺小,消逝得無聲無息,無影無蹤,表現出作者十分無奈的情緒。(3)指導朗讀。引導學生讀出作者惋惜、留戀、自責之情。(4)指導背誦教師點撥:對于1、2自然段的背誦,可以借助排比、反問、比喻的特殊句式來背,還可以結合作者表達的對時光逝去的無奈的感情來背誦。四、自主識字,指導書寫。回顧本文出現的生字:挪、蒸,交流“蒸”的寫法。 從怎樣把難句子讀順的指導到對生字新詞的釋疑,再到對寫字的訓練,扎實地上好語文課。語文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分鐘五、回顧知識,總結提高。回顧本課學習收獲,鼓勵課后繼續背誦1、2自然段。本文的課后習題中有背誦課文的要求。教師要從關注過程、教給方法、培養語感入手,讓學生在課堂上就能背誦。課堂作業新設計一、給加點字注音。涔涔 潸潸 赤裸 徘徊 遮挽 蒸融 伶俐 二、結合語言環境,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確乎: 涔涔: 潸潸: 徘徊: 三、讀句子,看看下面各句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把答案寫在括號中。1.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 ( )2.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 ( )3.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 ( )4.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5.在千門萬戶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 )四、填空。匆匆是一篇 (體裁),作者是現代作家 。文章緊緊圍繞“ ”二字,細膩地刻畫了 。他寫過的同一體裁的作品有 、 。【答案】一、chn shn lo pi hui zh wn zhng rng lng l二、略三、1.比喻2.擬人3.反問4.排比5.設問四、散文 朱自清 匆匆 時間流逝的蹤跡 春背影等。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讀課文中的一連串問句,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以及這樣表達的好處。2.學習作者運用多種方法描寫時間流逝,能說出自己對“時間之流”的感觸,仿照第3自然段,用一段話把感觸寫下來。教具準備課件教學設計設計意圖導入(3 )分鐘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1.檢查,指名學生背誦課文第1、2自然段。2.課文接下來是如何寫出時間的來去匆匆和稍縱即逝的,我們繼續走進課文。檢查背誦環節的設計,既是為了與上節課做好銜接,激發情感,為學習新課做好準備。新課教學(32 )分鐘二、精讀課文,運用語言1.指名學生讀第3自然段,其余學生邊聽邊思考:朱自清認為哪些時間是匆匆過去的?請你把相關的詞語或句子劃出來。【出示課件10】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2.誰來說說,作者認為時間是浪費在做哪些事上? 用“ 的時候,從 過去 ” 引導學生來說。引導學生概括:作者認為時間浪費在洗手、吃飯、沉默、睡覺、嘆息等事情上了。3.引導學生積累語言:你認為這些句子寫得好嗎?愿意再讀讀嗎?請你們放聲讀,看能不能把它背下來。(板書:跨過 飛去 溜去 閃過) 4.怪不得作者說:“太陽他有腳啊, ”5.二十四歲的朱自清先生覺得八千多個日子都是在洗手、吃飯、睡覺、嘆息等等中溜走。聰明的孩子們,你們也有四千多個日子從手中溜去,這些日子是怎樣溜走的呢?趕快拿起筆來,仿照作者的寫法,寫上一句你的日子是怎樣來去匆匆的。寫法點撥:(1)這段話抓住了生活中最細微平常的事例來寫,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2)動詞靈活多變的運用,賦予時間以人的靈性,這樣原本看不見、摸不著的時間就變得具體可感了。6.自由練寫例:寫字的時候,時間從筆尖跳過;睡覺的時候,時間從夢中逃走;跑步的時候,時間從腳步聲中悄然離去;看書的時候,時間從字里行間溜走。 三、感悟時間,體會感情 1.作者在第3自然段中具體地寫出了日子是怎樣的去來匆匆和稍縱即逝。他甘心這樣度過每一天嗎?自由讀課文第4自然段,想想作者對“時間之流”發出了哪些感慨?2.師引導學生概括第四自然段作者對“時間之流”發出的感慨:【出示課件11】(1)句子:在逃去如飛的日子里,在千門萬戶的世界里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引導學生概括:對時光流逝的感慨;(2)句子: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板書:如輕煙 如薄霧)引導學生概括:對沒有作為的自責;(3)句子: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引導學生概括:對要有所為的渴求。3.時光如水,匆匆逝去,作者在感慨、自責之余,表達的是不甘虛擲光陰,力求上進的決心。4.學習第5自然段。 (1)指名學生讀: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2)交流: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從文章結構和表達方式上思考)(3)教師總結:在結構上,第5自然段與第1自然段首尾呼應,讓文章由問而來,由問結尾,結構完整,引人深思。在表達方式上,用問句結尾在情感上突出了作者對時光匆匆的感慨。(板書:照應開頭: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為了充分利用文體,實現文本超越,在學生多元解讀文本,感悟歲月匆匆的基礎上,創設讀寫結合的情境,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第二次自由練寫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盡情抒發內心感受,并通過點評、欣賞、激勵,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吸納有效的評改,得到積累、運用語言的有效訓練。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 5 ) 分鐘七、拓寬學習,加深感受1.事實真的像作者所說的他什么都沒有留下嗎?朱自清是我國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他畢業于北京大學,在清華大學等幾所著名大學當過老師。他留下的著作很多,即使這樣,他還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可見他對自己的要求是多么嚴格啊。2.同學們,時光匆匆而逝,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未來的時日,我們該如何珍惜呢?讓我們來感悟一下吧,【出示課件12】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人應當趕緊地,充分地生活,因為意外的疾病或悲慘的事故隨時都可以突然結束他的生命。(選自保爾柯察金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板書:時間寶貴 珍惜時間)3.朱自清的散文以語言洗練、文筆秀麗著稱。【出示課件13】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綠等文章,朱自清散文選中還有蹤跡,歐游雜記你我倫敦雜記等文章都很值得我們去讀。希望大家能珍惜時間,多讀好書,讓每一個日子都充實、富足!語文課程標準特別重視引導學生多讀書、多積累,重視語言文字運用的實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名言引入,介紹作家其他作品,都是激發學生積極進行課外閱讀的手段。板書內容提出問題: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像針尖上的一滴水匆匆 具體說明 跨過 飛去 溜去 閃過 時間寶貴如輕煙 如薄霧 珍惜時間照應開頭: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課堂作業新設計一、照樣子,寫詞語。 例:淚(潸潸) 眼()綠()急()樂() 汗()白()笑()哭()二、閱讀匆匆片段,回答問題。 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過,從我腳邊()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過了。 1在文中“”處填上合適的標點。 2畫“ ”的句子運用了 的修辭手法。仿照這句話再寫兩個這樣結構的句子。 的時候,日子從 。 的時候,日子從 。 3在文中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這四個詞表現了 。 4用“ ”畫出文中的一個擬人句。 5用一句話概括本段內容。 【答案】一、眼(巴巴)綠(油油)急(匆匆) 樂(呵呵) 汗(津津) 白(茫茫) 笑(吟吟) 哭(啼啼)二、1. , ; , ; , 。2.排比 略3.跨 飛 溜 閃 時間在無聲無息中快速流逝4. 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5. 日子來去匆匆,稍縱即逝。教學反思學習匆匆一文,學生無不為作者合理運用比喻、排比、反問等手法,準確地表達出時間從作者身邊匆匆流逝的感覺而拍手叫絕。抓住這一契機,在課堂上多次設計讀寫結合的環節。課堂小練筆的形式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的能力,提高了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二者的有機結合達到了以讀促寫,以寫促讀,讀寫結合的目的。人們都說“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課后,認真地回顧整個教學過程,感到課堂上仍存在幾點不足:1.如何指導學生在互相評價時評得更加到位。面對熟悉的學生,甚至面對不知怎樣評價的學生應指導他們評價都評些什么,從哪些不同的角度,從而展示自己對語言的獨特的理解和感受,讓學生有章可循,由不會評,到會評,到評得精彩。2.在課堂上要更充分地面向全體。為了使更多的學生在課上讀、說、寫等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課上應更加注重學生小組中的合作學習,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在小組內讀文的機會,交流感受的機會,這也是新課標中所倡導的。備課素材【作者介紹】朱自清小傳18981948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學者。六歲時隨全家定居揚州。少年時即不茍言笑、學習認真、沉著倔犟、潔身自尊,品行與學業俱優,喜歡看小說,頗有志向,曾自命“文學家”。在揚州十三年的生活和那里的湖光山色,使他的情懷里永遠洋溢著詩情和畫意。1916年,他考入北京大學預科,同年底與武鐘謙女士完婚。1917年夏,迫于家庭經濟狀況惡化,為減輕家庭負擔,乃改名“自清”,提前一年投考北京大學本科,被哲學門錄取。1925年夏,赴北京任清華大學教授。1928年8月,出版散文集背影,在文壇引起強烈反響。1937年,全面抗日戰爭爆發,隨校南遷至長沙、昆明、蒙自、成都,任長沙臨時大學、西南聯大教授。這一時期曾寫過散文語文影,與葉圣陶合著國文教學等書。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7月,著名的民主戰士李公樸、聞一多被國民黨特務暗殺,他不顧個人安危,出席成都各界舉行的李、聞慘案追悼大會,并報告聞一多生平事跡。1948年6月18日,他身患重病,仍簽名抗議美國扶日政策并拒絕領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囑告家人不買配售面粉,始終保持著一個正直的愛國知識分子的高尚氣節和可貴情操。8月12日11時40分,病逝于北平,享年51歲。【評論朱自清的資料摘錄】(1)朱自清雖則是一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滿貯著那一種詩意,文學研究會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郁達夫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導言)(2)“現在大學里如果開現代本國文學的課程,或者有人編本國的文學史,談到文體的完美,文字的會寫口語,朱先生應該是首先被提及的。”(葉圣陶朱佩弦先生)(3)朱自清的成功之處是,善于通過精確的觀察,細膩的抒寫出對自然景色的內心感受。(林非現代六十家散文札記)(4)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講究語言的,哪怕是一個字兩個字的問題也決不放松。可是他的注重語言,絕不是堆砌詞藻。(朱德熙漫談朱自清的散文【有關珍惜時間的詩詞名句】(1)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李白把酒問月(2)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題都城南莊(3)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宋】歐陽修生查子(4)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中秋月(5)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滿江紅課后作業基礎積累大鞏固一、下列畫線字注音無誤的一項是( )A.涔涔(cn) 潸潸(shn) 赤裸(nu) 徘徊(pi hui) 遮挽(zh wn) B.蒸融(zhng rng) 伶俐(lng l) 秧苗(yng) 枯萎(wi) 鍛煉(dun)C.三番五次(fn) 優雅(y) 勃勃生機(b) 縈繞(yng) 肩胛(ji)D.剎那間(ch) 歉疚(ji) 鞠躬(j) 不知所措(cu) 一摞碗(lu)二、下列詞語字形無誤的一項是( )A.赤裸裸 一番 鍛練 機敏 名義 B.驚羨 幅度 附合 暄嘩 附庸C.挪移 蒸融 幸而 基業 優雅D.消受 堂皇 薄弱 涔涔 鈕扣 三、比較下面的句子,意思相同的打“”,不同的打“”。 1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 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我不知道。 ( ) 2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 時間的流滴在我的日子里。 ( ) 3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在嘆息里,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閃過了。 ( )閱讀能力大提升四、閱讀課文片段,回答問題。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里呢? 1.標出文中的排比句,試談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2.你知道嗎?在上面的文段中采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請認真思考一下,試將這一處對比的作用寫在下面。3.文中一連串的設問句具有抒情性,它們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4.試概括上文內容或者說出上文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思維創新大拓展五、請你寫出兩條珍惜時間的名言或諺語,并說說它對你的學習生活產生了怎樣的影響。(自由發揮)參考答案:一、B 二、C 三、1. 2. 3. 四、 1.“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用排比句式描繪春景,形象地表明了大自然的榮枯是時間飛逝的痕跡。2.“燕子可再來、楊柳可再青、花兒可再開”與“逝去的日子不再回”形成對比。用形象化的對比引出“日子一去不復返”的特點,使文章形象而流暢。3.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的無奈和對已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戀。4.用對比的手法寫出了日子一去不復返的特點。五、示例: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少年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這些名言告訴我時間飛逝,不要等到白發蒼蒼后才后悔莫及,現在就要樹立理想、珍惜時間,讓自己的人生充滿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