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 習作:寫作品梗概教案
課題習作:寫作品梗概課型習作授課時間2課時教學目標1. 能理清書籍內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點,學會對書的內容進行概括。2. 能用簡明的敘述性語言概括每個章節的內容。3. 能適當補充內容,自然過渡,使語意清楚連貫。教學重點1.能理清書籍內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點。2.能用簡明的敘述性語言概括每個章節的內容。教學難點適當補充內容,自然過渡,使語意清楚連貫。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 能理清書籍內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點,學會對書的內容進行概括。2. 能用簡明的敘述性語言概括每個章節的內容。教具準備課件教學設計設計意圖導入(5 )分鐘一、 創設情境,激情導入【出示課件2】1.提問:當我們遇到以下情況時,需要我們怎么辦?(1)學校征集最受歡迎的少兒讀物,要求高年級每個同學推薦一本最喜愛的書。(2)班里每周請一位同學簡要介紹一本書。(3)你的好伙伴看到你最近讀一本書很入迷,很想知道你讀的這本書講了什么。2.學生自由選擇情境,說說自己將如何向他人介紹書的內容。3.這個單元讓我們接觸了一些外國文學作品,那些血肉豐滿、性格鮮明的人物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在這些長篇小說或短篇小說中,篇幅都比較長,要想簡要說說主要內容,就需要學會概括內容。也就是魯濱遜漂流記中的梗概了。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寫作品梗概。板書課題。以提問談話方式導入,設置情境,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新課教學(33 )分鐘二、打開思路,暢所欲言【出示課件3】1你最喜歡的是哪一本書?你想介紹它哪些方面的內容?你喜歡的這本書最難忘的內容是什么?通過這本書,你最想告訴大家什么?引導學生回憶那些令自己印象深刻或受益匪淺的書籍,說說自己喜歡的原因,以及想要推薦它哪方面的內容。鼓勵學生暢所欲言。2誰來告訴大家,你喜歡的這本書最難忘的內容是什么?引導學生暢所欲言,在草稿上寫出題目,用幾句簡練的話列出提綱。3通過這本書,你最想告訴大家什么?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題,說出自己的感受。三、總結寫作方法1.教師引導學生回憶魯濱遜漂流記中的梗概的寫作方法:小組討論:怎么樣才能寫好一本書的梗概?2.小組交流,并派代表進行匯報。【出示課件4】3. 怎么樣才能寫好一本書的梗概?師生總結學寫作品梗概的方法:(1)讀懂內容,把握脈絡。理清書籍內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點。(2)篩選概括,合并成段。保留“主干”,去除“枝葉”。用簡明的敘述性語言概括每個章節的內容。(3)錘煉語言,表達連貫。適當補充內容,自然過渡,使語意清楚連貫。(板書: 1.讀懂內容,把握脈絡。2.篩選概括,合并成段。3.錘煉語言,表達連貫。)2談談你準備用哪些寫作方法。3今天我們就來寫一寫你最喜歡的作品梗概,相信大家都能夠寫得很精彩。此環節的設計是讓學生自由選擇問題情境,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此環節的設計是通過小組合作探究,進行交流,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增強自我探究的能力。教師幫助學生找到寫梗概的方法,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學習寫梗概的寫作方法。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2)分鐘四、指導學生自由習作1.選擇你最近讀的一本書寫梗概。學會對書的內容進行概括,以梗概的形式,與同學交流討論,并進行修改。2.學生作文,教師巡回指導。學生練筆,學以致用。第二課時教學目標學會對書的內容進行概括,以梗概的形式,與同學交流討論,并進行修改。教具準備課件教學設計設計意圖導入(10 )分鐘一、評改作文1自我修改:寫完后,自己通過輕聲朗讀的方法來進行修改,注意字、詞、句和標點等,同時對自己不滿意的段落也可以在旁邊重新寫。2【出示課件5】同學互改:與同桌或自己的好朋友交換,互相用修改符號改一改細節地方,對文章整體可以在后面寫一寫修改建議或簡單的評價。此環節設計是先自我修改,再同學互改,可以進行簡單的修改評價,提高學生的修改能力。新課教學(28)分鐘二、全班評議1教師選擇自己在巡視中發現的典型作文或由學生推薦,作為講評作文。可以請學生把整篇作文讀完,也可以讀到關鍵地方停下來,就某一點請同學們評議。【出示課件6】2.評議的重點(1)書籍內容的基本框架是否理清,要點是否把握。(2)是否用簡明的敘述性語言概括每個章節的內容。(3)語言是否簡練,語意是否清晰,表達是否清楚連貫。(4)書的大意是否清楚明白。(5)哪些部分寫得最精彩。3根據同學們的反饋,接受同學們的合理化建議,適當補充內容,自然過渡,再次修改完善習作。4范文展示。尋找典型作文,進行講評,在全班進行評議,引導評議的重點,讓學生更加清楚寫作方法。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2)分鐘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如何寫作品梗概,學習了寫書梗概的幾個要點,當我們以后再遇見長篇的作品時,也能清晰地說出文章的大致內容了。 板書內容習作:寫作品梗概【出示課件7】1讀懂內容,把握脈絡。2篩選概括,合并成段。3錘煉語言,表達連貫。教學反思本單元的習作要求是在讀懂原作的基礎上,寫出作品的梗概。需課前準備閱讀完整本書及相關資料。首先讓學生讀懂作品,梳理情節發展,了解劇本中人物的性格特點;訓練學生對作品內容的整體把握和基本概括能力,提高寫作能力。一、教學效果:讀懂原作,先列提綱,理清起因、經過、結果,了解人物性格。二、指導寫作:首先了解什么是梗概。然后指導具體的寫作方法:1.讀懂內容,把握脈絡。理清書籍內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點。2.篩選概括,合并成段。保留“主干”,去除“枝葉”。用簡明的敘述性語言概括每個章節的內容。3.錘煉語言,表達連貫。適當補充內容,自然過渡,使語意清楚連貫。4.學會對書的內容進行概括,以梗概的形式,與同學交流討論,并進行修改。最后,學生自由習作,多種形式進行評議。通過對作品的整體把握,發揮學生的概括力、創造力,培養文字表達能力。理清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通過觀察對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的描寫,體會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三、不足之處:有些學生對于作品內容的整體把握不夠,有些情節梳理不夠清晰。同時,語言不夠簡練,過于啰嗦冗長。正是年級低練筆缺乏的原因,影響成文效果。四、改進措施:1.閱讀教學不能把理解課文內容作為唯一的目標,應與習作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同時使閱讀與寫作不脫節,激發學生的閱讀主動性。2.多注意引導學生錘煉語言,簡化語言,平時強加訓練。3.學生在閱讀作品的同時,多思考,多交流,整體把握作品的文學性,人文性
- 關 鍵 詞:
- 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 習作:寫作品梗概教案 部編人教版 小學語文 六年級 下冊 習作 作品 梗概 教案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