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 為人民服務 說課稿
為人民服務說課稿一、課標教材“五月的鮮花開遍了原野,鮮花掩蓋著志士的鮮血”當這優美、激昂的旋律在耳畔響起時,你是否想過,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誰為我們開創的呢?是呀,一個民族不應該忘記歷史,不應該忘記先輩,不應該忘記英雄。因為忘記過去,意味著背叛。本組課文的主題是“牢記先輩與英雄”,古詩三首十六年前的回憶為人民服務金色的魚鉤這四篇課文,從不同角度追憶了革命先輩的感人事跡,展現了革命志士的共同理想、信念與高尚情操。教學這一組課文時,我們不僅要讓學生緬懷革命先輩,繼承先輩的光榮傳統,更要讓學生發揚光大,以開創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新局面。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所作的演講。當時,抗日戰爭正處在十分艱苦的階段,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毛澤東主席針對這一情況,講述為人民服務的道理,號召大家學習張思德同志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團結起來,打敗日本侵略者。這是一篇演講稿,屬議論文范疇。文章論點鮮明,論述縝密,層層深入。語言通俗、自然、樸實。文章開頭就鮮明地提出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的宗旨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然后結合當前的實際,從三個方面說明怎樣才能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一是樹立“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的生死觀;二是正確對待批評,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三是搞好團結、克服困難、提高勇氣、互相愛護,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選編這篇文章,有幾方面的意義:一是讓小學生初步接觸議論文,感受議論文的表達方式,為初中學習議論文打下一點兒基礎;二是使學生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教學本課的重點是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是怎樣圍繞中心論點論述的。難點是理解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以及復雜句子之間的關系。根據課標要求,教學時一要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熟讀課文之后,引導學生說說課文圍繞主要觀點(中國共產黨和革命軍隊應該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講了哪幾方面的意思。二要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討論、交流。除了課后思考題2所列的兩個句子外,還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再提出幾個句子。討論、交流時,可在引導學生理解語句含義的基礎上,啟發學生聯系實際。二、教法學法(一)突出主體,選擇教法:課堂是學習的場所,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基于以上的認識,我選擇教法如下:1.以讀為主,讀思寫結合法;2.引扶放相結合,意在引導學生注意議論文的特點與學習方法,從而培養學生自能讀書的能力與習慣。(二)重在實踐,指導學法:“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就是要讓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與方法,也就是既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為此,我指導學生以讀為本,體會文章論述方法、抓住重點詞句進行理解課文。三、教學過程:(一)回憶舊知,導入新課1.上節課我們通過學習課文,你還記得課文中心論點是什么嗎?哪個句子點明了這個觀點?(指名答,板書: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2.課文從哪些方面對這個觀點展開敘述?(指名答,板書:死的意義、正確對待批評、團結人民)3.板書課題,說明議論文論點、觀點論據、材料論證、方法。因為本文是孩子們在小學階段所學的第一篇議論文,所以本節課教師將圍繞“文章是怎樣圍繞中心論點論述”的這一主線,以疑導讀,讓學生帶著問題邊讀邊想,走進文章。開頭復習舊知,導入新課,為下節內容的學習奠定了基礎。(二)引扶放創,突出重點一學習“死的意義”一部分。1.教師出示:?(1)朗讀課文,畫出中心句。?(2)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句進行論述的?2.學生朗讀完成。3.交流,板書:說理引用:司馬遷實際張思德4.重點指導學習以下句子。(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1)這句話是誰說的?怎樣理解??(2)作者認為,什么人的死是重于泰山的,什么人的死比鴻毛還輕?聯系實際說說。二學習“正確對待批評”一部分。1.結合上部分學習,合作提問。2.交流,出示:?(1)這段是圍繞哪句話論述的??(2)作者是怎樣圍繞這句話論述的?3.學生讀文思考。4.交流,板書:理論舉例:李鼎銘強調5.重點體會關聯詞語的妙用:(出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我們()有缺點,()不怕別人批評指出。()是什么人,誰向我們指出()行。()你說得對,我們()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照你的辦。“精兵簡政”這一條意見,就是黨外人士李鼎銘先生提出來的;他提得好,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采用了。()我們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一定會興旺起來。三學習“團結人民”一部分。1.結合上兩段的學習,自己提出能引領本段學習的問題。2.交流,出示:(1)本段圍繞哪句話來寫?(2)從哪幾個方面論述這個內容?3.生讀文思考。4.交流,板書:搞好團結克服困難提高勇氣互相愛護開追悼會5.重點引導學習:(出示)我們的干部要關心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結合事例,談談你對這個句子的理解。本節教學,教師主要圍繞學校“問題引領,自主參與”這一課題中“創設情境,凸現問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展開教學。鑒于本文是學生接觸的第一篇議論文,所以此類課文“如何提出問題”是教學的重點,教師通過“引扶放”三個階段,應到學生學會提問,既學習了課文內容,又突出了重點,同時,又有效利用板書設計指導學生背誦,達到事半功倍之效。四利用板書,整合課文,指導背誦。(三)拓展創新,深化主題。1.教師敘述,出示:為人民服務響徹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教育著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鄧小平同志進一步發展了毛澤東同志的“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改革開放以來,他更明確地指出,人民滿意不滿意、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贊成不贊成,應當成為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標準。一個又一個“張思德”式的為人民服務的英雄涌現出來,成為我國各個時代的楷模。2.展示英雄照片。3.值此清明之際,讓我們用鮮花來祭奠那些英雄。(出示蠟燭圖)(四)感情敘述,結束本課1.為人民服務不是句空話,需要我們一如繼往努力工作,心想群眾,為民辦事,為人民服務,正如李素麗同志說的:為人民服務沒有終點站。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當中去。雷鋒2.播放歌曲為人民服務視頻3.作為學生,我們應該怎樣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請把你的想法寫下來。本節教學,教師主要圍繞學校“問題引領,自主參與”這一課題中“拓展延伸,創新問題”展開教學。通過大量事例,讓學生明白在當下如何做到為人民服務。延伸所學,對學生日常行為起到有效的指導作用。四、教后反思語文課程標準中說“(五六年級閱讀教學)要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本節課,給予學生讀書的時間太少,在三個內容上,用力過于平均,沒有突出第2自然段,因此引導學生把握議論文論述方法(引用名言、對比、舉事例)方面明顯不足,應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