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 為人民服務教案
課題12.為人民服務課型講讀課文授課時間2課時教學目標1.學會“革、徹、遷”等10個生字。2.聯系上下文并結合你知道的事例,說說對“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這句話的理解和體會。3.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4.初步了解議論文的表達方式。5.概括課文中心思想,體會作者論述中心思想的思路。背誦第2、4自然段。教學重點聯系上下文并結合你知道的事例,說說對“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這句話的理解和體會教學難點了解課文的各個層次是如何圍繞課文中心展開論述的。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 學會本課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重要詞語。2. 討論課文圍繞主要觀點講了哪幾方面的意思。教具準備課件教學設計設計意圖導入( )分鐘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教師播放一些各行各業勞動圖片【出示課件1】,請同學們欣賞。師:同學們,今天我們進入課題前,先來看一些照片,看看他們都在干什么,想想他們為什么這樣做,為了誰?生:好。師:(觀看完圖片后)看了這些這些圖片,他們那樣子做到底是為了誰?說說理由。生:他們那樣做是為了人民。為了人民能夠更加幸福地生活。師:對,為人民服務。他們是最可愛的人,為了人民,他們不怕苦,不怕累。有的甚至連生命都可以犧牲。他們都是最讓人感動的人。現在我們就來學習新課第12課為人民服務。(板書:為人民服務)以圖片導入,創設出那些默默為人民服務的人默默奉獻的氛圍,學生初步感受情感,激發學習興趣。新課教學( )分鐘二、簡介作者,寫作背景。【出示課件3、4】 毛澤東(1893-1976),湖南湘潭人。字潤之,筆名子任。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思想家 。1893年12月26日生于韶山沖一個農民家庭。早年就讀于長沙湖南第一師范,即開始革命活動,接受并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1921年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歷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等職。平生于政務、軍旅之暇,喜愛詩詞、書法,用功尤勤,造詣甚深。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主席在張思德同志的追悼會上所作的講演。當時,抗日戰爭正處在十分艱苦的階段,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毛澤東主席針對這一情況,講述為人民服務的道理,號召大家學習張思德同志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團結起來,打敗日本侵略者。3.人物介紹【出示課件5】張思德:1915年出生于四川省貧苦農民家庭。1933年加入紅軍。中共中央警備團戰士。 1935年,他跟隨紅軍退出根據地,開始長征,負過傷。1937年10月,張思德加入了共產黨,是一個忠實為人民服務的共產黨員。1944年,張思德接受上級的燒炭工作。9月5日帶領4個戰士到安塞縣燒炭。中午時分,窯洞突然塌方,張思德奮力把戰友推出洞去,自己則被砸埋在窯里犧牲。時年29歲。三、初讀課文,解決字詞。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1)讀準字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2.自學課文生字詞,可以用筆在文中圈出來,然后用合適的方法來解決生字詞。3.檢查學習效果,隨機指導。(1)【出示課件6】讀詞語:鴻 鼎 旺 炊剝削 興旺 解放 哀思 炊事員 死得其所 精兵簡政 重于泰山 輕于鴻毛(出示:這里重點演示了“鼎”字的書寫,運用白板里的筆畫書寫,讓學生更形象、直觀地掌握正確的筆順。理解“鼎”的意思,用“鼎”可以組哪些詞語,隨機出示“一言九鼎、鼎鼎大名、三足鼎立”等詞。讓學生不僅掌握其形、并且通過組詞來加深對詞語的理解。)四、再讀感知,理清結構。1.學生大聲朗讀課文,想想:【出示課件7】全文圍繞為人民服務這個中心,講了哪幾方面的意思?2.指名說一說段落意思。學生閱讀后討論完成預設:【出示課件8】第一方面:我黨及人民軍隊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第二方面:講了人的死有兩種不同意義;(教師點撥第2自然段,并進行朗讀指導,嘗試背誦第2自然段)第三方面:講為人民服務要堅持好的,改正錯的;第四方面:講為人民服務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點撥并朗讀文段)第五方面:講開追悼會的目的。3、教師小結。(學生回答:死的意義、不怕批評、團結互助)了解作者及寫作本篇文章的背景,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感受真情。鼓勵學生多種方法識記生字、理解詞語,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和自覺性,可以提高自學能力,培養學生愛寫字、主動理解詞語的興趣,教會學生正確的寫字方法和理解詞語的方法,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基礎。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介紹張思德為人名服務的?是按照什么順序將材料串接起的?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環節的設計是教師幫助學生找到梳理結構的方法,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學習作者組織材料的方法。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分鐘六、課堂總結,布置背誦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解決了課本的生字生詞,初步了解了課文圍繞為人民服務這個中心主要寫了哪些方面的內容。1、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課文圍繞中心所寫的幾方面內容。2、嘗試背誦第2、4自然段。第2、4自然段,讓學生積累優美的語句,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對語文的愛好。課堂作業新設計一、組詞語益( )采( )掉( )哀( )炊( )意( )彩( )悼( )衰 ( ) 吹( )二、搭配要恰當遵守看到提高戰勝改正改進工作缺點制度成績困難 勇氣( )( ) ( )( ) ( )( ) ( )( ) ( )( ) ( )( )三、在下面的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關聯詞語1( )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 )我們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2( )你說得對,我們( )改正。3( )你認為自己的看法正確,( )應該堅持到底。4王鵬( )接受了大家的批評,( )改正了錯誤。答案:1、 利益、意義;采摘、彩色;丟掉、悼念;悲哀、衰敗;炊事班、吹泡泡2、 遵守制度看到勇氣 提高成績戰勝困難 改正缺點改進工作3、 因為.所以;.只要.就.;.既然.就.:;.不僅.還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 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2. 通過為人民服務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學生可以正確樹立生死觀。3. 初步了解議論文的表達方式。教具準備課件教學設計設計意圖導入( )分鐘1、 復習檢查,導入新課。1、檢查背誦情況。2.談話導入新課: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學會了本課的生詞,解決了不理解的詞語,也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現在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回憶一下課文圍繞中心寫了幾方面的意思。檢查背誦環節的設計,既是為了與上節課做好銜接,又是讓學生回憶課文,激發情感,為學習新課做好準備。新課教學( )分鐘2、 學習課文,完成習題。1.自由讀第1自然段,結合這一自然段中的詞語說說什么是為人民服務?2.【出示課件9】我們這個隊伍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出示這兩句話后,讓學生讀一讀,比較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從畫橫線的詞語中能體會出什么?請同學們談一談。【出示課件10】“完全”說明我們這個隊伍是百分之百地為人民利益工作的,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別的目的。“徹底”則說明了我們這個隊伍無論在什么時候,做什么工作,時刻都想著人民。這句話揭示了黨和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為人民服務的要求和標準,黨和軍隊與人民群眾有著密切關系。(板書:宗旨)3.學習第2自然段,可讓學生先自己讀一讀第2自然段段,畫一畫有哪些句子不理解,然后提出不懂的問題。4.學生默讀課文,想一想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自己的缺點?從課文中畫出有關語句。預設:學生的問題可能集中在這兩句話上:(1) 【出示課件11-1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這句話的意思是:人總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有價值、有意義,比“泰山”還重,有的人的死無價值,無意義,比“鴻毛”還輕。 學生理解了這句話的意思,可再讓學生說說什么人的死比泰山還重?使學生深入領會為人民服務的含義。(板書:死的意義:重于泰山 輕于鴻毛 )(2) 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出示張思德同志的見解:張思德同志1933年參加革命,經過長征,負過傷,是一個忠實地為人民利益服務的共產黨員。1944年9月5日,在陜北安塞縣山中燒炭,因炭窯崩塌而犧牲。張思德同志牢記革命隊伍的宗旨,活著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為人民的利益犧牲,體現了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因為他為人民的利益而死,雖然一生中沒做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但他的死卻是有意義、有價值的,所以說“比泰山還重”。學生領會了這兩個難句的意思,教師可讓學生帶著體會到的感情再讀課文,通過朗讀,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5、學習第3自然段:學生可能難以理解這幾句話。(1)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教師提問:這段話共有幾句?每句說的是什么?句與句是怎樣連起來的? 【出示課件19】為人民服務,要善于接受別人的批評。無論是自己的同志,親密的朋友,還是平日相處時有矛盾的人、反對過自己的人,這些人的批評都要聽得過去。只要是正確的批評和意見,我們就要接受,就要改正,就要照辦。這就表明了衡量是與非的標準只有一個,就是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對人民有好處。(2)學生還可能畫出這句話:只要我們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學生提出這句話,教師可啟發學生結合對上面幾句話的理解來體會這句話的含義。這句話講的是:人民的利益是衡量對錯的標準。要使我們的隊伍興旺起來,就必須從人民的利益出發,堅持好的,堅持對人民有益的,改正錯的,改正對人民無益的。 6.學生理解了這幾個難句,教師可再組織學生自讀課文,進一步深刻體會文章的含義,同時為后面的背誦奠定基礎。7.自己讀課文第4自然段,畫出你認為重要的句子或不懂的句子,然后在小組中說說你對重點句的理解,最后再把不懂的句子畫出來,小組里的幾個同學共同討論,互相補充。 集體討論: (1)請學生讀自己畫出的重點句,再談談自己的理解。 (2)把小組討論后理解仍有困難的句子提出來集體討論。 我們今天已經領導著有九千一百萬人口的根據地,但是還不夠,還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九千一百萬人口的根據地”指的是當時的陜甘寧邊區和華北、華中、華南等抗日根據地。當時這些根據地的人口總和是九千一百萬。這句話是說,還要擴大抗日革命根據地,才能取得全民族,全中國的解放。可見,當時為人民服務的共同目標就是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民族。 我們的同志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 這句話是說,革命斗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必然要遇到艱難困苦。但是,我們為了人民利益,為了民族解放,就不能怕困難,要看到成績和光明,要樹立信心,鼓足勇氣。 我們的干部要關心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革命隊伍的人是為了一個共同目標走到一起的。因此,不論是干部對戰士,還是戰士對戰士,都要互相關心、愛護和幫助。這樣才能更好地團結起來,共同奮斗,實現我們的目標。 8. 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為什么要開追悼會? 開追悼會為了懷念死者,懷念那些曾為人民服務,為人民做過貢獻的人,同時開追悼會也能使人民更加團結,使整個民族團結起來。 三、回歸整體,小結全文。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本文通過悼念張思德,講為人民服務的道理,號召大家學習張思德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團結起來,打敗日本侵略者。學生讀一讀,想一想,談一談,讓學生學會抓住重點字詞理解句子。結合相關資料,有助于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教師點撥引導分析課文中難以理解的句子,在傳授方法的過程中,讓孩子們在朗讀中加深感悟。通過小組討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成員之間查漏補缺,互幫互助,有助于共同提高。理解句子時,查閱相關資料,學會通過查閱資料幫助理解課文內容的方法。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分鐘四、課堂總結,布置作業(1)本文屬于議論文。文章在圍繞為人民服務這一中心思想論述時,注重擺事實,講道理,條理清楚。本文的語句在邏輯上結構嚴謹。(2)讀背摘抄,積累內化1、朗讀全文,練習背誦第2、4自然段。2、課文中有不少警句,可作為我們生活的座右銘。選擇感受深刻的句子,抄寫下來。總結全文,并再次強調“議論文”的概念,背誦課文和警句,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板書內容宗 旨:為人民服務死的意義:重于泰山 輕于鴻毛 課堂作業新設計一、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并改過來。1.為人民服務一文著重圍繞“為人民服務”這一中心論點逐層展開的。(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此句是毛澤東講的。 ( )3.“精兵簡政”是我黨采納了司馬遷提出的意見。 ( ) 二、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中國古時候有上文學家叫做 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為 而死,就比 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 去死,就比 還輕。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1)解釋下列字的意思。固: 或: (2)句子的意思是: (3)“泰山”比喻: ;“鴻毛”用來比喻: (4)說張思德同志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是因為 我還知道 、 (誰)的死比泰山還重。 (5)這段話采用了 、 、 表達方法。答案:1、 2、 司馬遷、人民利益、泰山、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鴻毛1) 本來、有的人2) 人終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價值不同,為了人民正義的事業而死就比泰山還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損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鴻毛還輕。3) 泰山:山東泰安的泰山,比喻偉大;鴻毛 :也是鳥的羽毛,比喻渺小4) 他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李大釗、雷鋒5) 引用、舉例子、對比教學反思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同志在中央警備團舉行的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所作的講演。全文闡述了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文章圍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中心,進行了兩個方面的論述。學生對課文的背景了解過少,而且這是學生初次接觸議論文,文中沒有華麗的辭藻,更沒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對學生來說,是無趣的,對教師來說,也是一個挑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只有激發學生“我想學”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是起引導的作用,與其枯燥地講解,不如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研讀。于是,我確定的目標是讓學生有明確目的地讀書!那么學這課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背誦課文!這是一篇議論文 ,學生必須理解了課文內容才能輕松背課文。早自習的時候我讓學生預習課文,讓學生嘗試背誦。上課的時候,我問學生:“你們會背了嗎?”孩子們面面相覷,面露難色。然后我說:“同學們,別緊張也別害怕,為什么不能容易地背誦出來呢?因為同學們還沒理解。在今天的兩堂課里,我將引導你們理解課文內容,并保證只要你們認真聽講,努力思考,兩堂課下來,個個都能流利地背誦課文!”這時,孩子們的興趣被激發出來了!備課素材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出自史記作者司馬遷的報任安書,原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辭令,其次詘屈體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關木索,被菙楚受辱,其次剔毛發,嬰金鐵受辱,其次毀肌膚,斷肢體受辱,最下腐刑極矣。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輕于鴻毛。是毛澤東在為人民服務 一書中用這句話贊揚張思德是為人民服務而犧牲,其死重于泰山,進而教育廣大黨員干部戰士要向張思德學習為人民服務的精神。課后作業基礎積累大鞏固1.圈出錯別字,并在括號里改正。清于鴻毛( ) 千均一發( ) 大明鼎鼎( ) 死的其所( )寄托衰思( ) 興汪發達( ) 無掬無束( ) 重與泰山( )2.查字典,填空。“鼎”字共( )畫,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用音序查字法查( ),音節( )第6畫的筆畫名稱是( )。“鼎”字在字典中的解釋有:大;正當,正在。在“鼎鼎大名”中應選第()種,在“鼎盛”中應選第( )種。請再寫出含“鼎”的成語(至少三個) ( )、( )、( )。3.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改正( ) 提出( ) 戰勝( ) 改進( ) 改良( ) 解釋( )4.品讀詩句,完成練習。( )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 ),我們( )有缺點,( )不怕別人批評指出。( )是什么人,誰向我們指出( )行。( )你說得對,我們( )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1)在句中填上合適的關聯詞語。(2)分析句意,說說句子之間是怎樣連接起來的?這段話句子意思層層遞進,第一句講 ,第二句講 ;第三四句講 。 5.根據課文內容,判斷下面說法的正確與否。A.文章是毛澤東于1944年9月8日在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所作的演講。( )B.課文從正確對待批評、搞好團結兩個方面來說明要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 )C.本文的論點是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 )D.文中采用了引用、對比、舉例子等方法進行論證。( )閱讀能力大提升6.閱讀課文片段,回答問題。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作司馬遷的說過: , , 。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1)這段話是圍繞哪個觀點寫的?用“ ”畫出來。(2)按照課文內容把“ ”處補充完整。填寫的這句話是 說的,意思是 。這是利用 的方法來說明觀點的。A.舉例子 B.引用 C.對比(3)這段話第三句還運用了 的方法來說明觀點。7.閱讀短文,回答問題。孤島32年開山島位于我國黃海前哨,面積僅有兩個足球場大小,戰略位置十分重要。1986年7月的一天,王繼才受老政委的委托上島了。上島后,他發現島上的情況比預想的差得多:雜草叢生,海風呼嘯,空蕩蕩的舊營房,一條黑咕隆咚的坑道,沒有淡水,沒有電王繼才蜷在角落里,一夜沒有合眼。上島48天后,妻子王仕花前去看望。船剛停,她就迫不及待地跑過去,迎面而來的那個人是她的丈夫嗎? 兩個人面對面站在那兒,近在咫尺,卻像遠在天涯。王仕花哭著說:“這島咱不守了!”王繼才沒作聲,望著大海:“仕花,你回去吧。我得留下,開山島是海防前哨,你不守,我不守,誰來守?”回到家的王仕花思來想去,她毅然辭去了工作,也上了島。上島后,王仕花才真正體驗到守島的艱難。升旗、巡島、觀天象日復一日的生活軌跡。夏天濕熱,只好睡到房頂上;冬天陰冷,不得不搬進海風吹不透的山洞里。時間長了,他們都患上了關節炎和濕疹,疼癢難忍。臺風來時開山島就成了與世隔絕的孤島。一次,連續刮了17天大風,柴火都用光了,他們只能把生米用水泡酥后,撈起來干嚼,一連嚼了5天的生米。守島不僅艱苦,還很危險。一次,海邊巡邏,一個大浪打過來,把王繼才卷到海里,又一個浪頭過來,王仕花看見渾身濕透的王繼才,正從巖石往上爬。從那以后,他們出去巡邏,就用一根背包繩拴在兩人腰間。一天的堅守不難,一年的堅守彌足珍貴,他們用32年的堅守詮釋了初心的偉大。(1)用“ ”畫出文章中的過渡句。(2)“近在咫尺,卻像遠在天涯”,什么樣的王繼才竟會讓妻子認不出。結合短文,請寫一寫王繼才當時的模樣。(寫在文中的橫線上)(3)短文第2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兩次寫到環境的艱苦,這樣寫( )。A.重復啰嗦 B.突出守島的艱難 C.是為了強調環境艱苦(4)32年的堅守,你認為王繼才和王世花堅守的是什么?思維創新大拓展8.拓展題現實生活中,有許多的英雄模范都是完全徹底的為人民服務的。作為小學生的我們,應該怎樣力所能及的為人民服務?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寫下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輕、鈞、名、得、哀、旺、拘、于2. 12、目、D、ding、豎折折、/;一言九鼎、三足鼎立、革故鼎新、3.缺點、建議、病魔、方法、機器、誤會4.(1)因為 所以 如果 就 不管 都 只要 就(2)為人民服務就要改正缺點。不管什么人都可以說。有錯必改正。5.A. B. C. (4)6.(1)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司馬遷 人本來就是要死的,但有的人死的比泰山還重,有的人確實死的比鴻毛還輕。B(3)舉例子7.(1)守島不僅艱苦,還很危險。 (2)他頭發蓬亂,臉上滿是污垢,黑瘦黑瘦的,身上的衣服亂七八糟的,似乎好多天都沒有洗過。(3)B(4)對祖國的忠誠,初心的偉大 ,對革命的無限忠誠。8.我們可以從小事做起,比如:幫清潔工人打掃衛生、扶老奶奶過馬路、在下雨時給他人一把傘等我們要向雷鋒學習,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