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 語文園地五 教案
課題語文園地五 課型語文園地授課時間2課時教學目標1. 分享自己在小學六年生活中養(yǎng)成的提高學習效率,讓人終身受益的良好學習習慣。2. 能夠借助在文言文里學過的生字推想“走馬觀花、自愧弗如、聲淚俱下”等詞語的意思。3. 能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品讀語句,體會引用的好處,與同學交流引用在習作中的運用。4. 了解趙孟頫字體的特點,感受趙孟頫字體的秀麗柔美,穩(wěn)健大方的特點。5. 理解“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等句子的含義,并能背誦。教學重點1.能夠借助在文言文里學過的生字推想“走馬觀花、自愧弗如、聲淚俱下”等詞語的意思。2.能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品讀語句,體會引用的好處,與同學交流引用在習作中的運用。教學難點理解“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等句子的含義,并能背誦。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分享自己在小學六年生活中養(yǎng)成的提高學習效率,讓人終身受益的良好學習習慣。2.能夠借助在文言文里學過的生字推想“走馬觀花、自愧弗如、聲淚俱下”等詞語的意思。3.能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品讀語句,體會引用的好處,與同學交流引用在習作中的運用。教具準備課件教學設(shè)計設(shè)計意圖導入(2 )分鐘一、直接導入1.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五單元的語文園地。2.板書課題。新課教學(36 )分鐘2、 交流平臺1. 通過六年的學習,我們養(yǎng)成了很多良好的習慣,這可以提高學習效率,使我們終身受益。【出示課件2】今天就來分享一下好的學習習慣吧!2. 【出示課件3】學生交流。3. 【出示課件4】出示好習慣兒歌:勤學習,愛思考,好奇心,不可少。看世界,多奇妙,善讀書,貴生疑。為什么,追根由,是什么,要弄清。問同學,問老師,問父母,問兄長,問詞典,問自然,學學問,問是寶。有問題,是聰慧,敢提問,見勇氣。3、 詞句段運用1. 【出示課件5、6】你能借助文言文里學過的文字,推想下面詞語的意思嗎?走馬觀花 自愧弗如 聲淚俱下 不以為然 過猶不及 赴湯蹈火走:跑 (古文中表示慢走可以用“步”,“行”如行百里者半九十,快走的可以用“趨”,如趨之若鶩,快跑就是“走”,如走馬觀花,不脛而走。)弗:不 俱:全;都 然:對 及:比得上 赴:奔向2.【出示課件7】讀下面的句子,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體會引用的好處。你在習作中是否也有過這樣的引用?正像數(shù)學家華羅庚說過的,科學的靈感,絕不是坐等可以等來的。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像我這樣對閱讀如饑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的。2. 學生交流。預設(shè)1:數(shù)學家華羅庚的話,讓我知道了想要獲得科學的靈感,就必須要有所行動,如果放進我的文章中,那么我就可以更有利地來證明自己的觀點;預設(shè)2:我還知道司馬遷史記里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我還把這句話用到了寫作中.預設(shè)3:我還知道這些名言: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陸游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3. 總結(jié)引用作用習作中引用名言的好處:引用的作用是使論據(jù)確鑿充分,增強說服力,富啟發(fā)性,而且語言精煉,含蓄典雅。為了使語言更有說服力、權(quán)威性,增強文采美、文化含量,常常會引用一些名人名言。一般來說,文章開頭引用名人名言可以達到提綱挈領(lǐng)、總領(lǐng)全篇、引人入勝,為整篇文章奠定基調(diào)等作用。文中引用名人名言可以使論據(jù)確鑿充分,說明問題、闡明觀點時增強說服力,具有突出中心、富有啟發(fā)性、使語言精煉等作用。 能掌握基本文言知識,能自主理解一些淺顯文言詞語的意思。了解成語的本來出處,以及至今的意義演變,形成學習文言文的濃厚興趣。理解引用名人名言在習作中的作用,能自主合理引用名人名言,讓文章大放異彩。課堂小結(jié)及拓展延伸(2)分鐘4、 課堂總結(jié)1.這一節(jié)課,我們分享了好的學習習慣,還一起分享了閱讀的好處,希望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我能用這些好的學習習慣幫助自己成為更優(yōu)秀的自己。用閱讀豐富自己。用課堂上學習到的好習慣來幫助自己成長。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了解趙孟頫字體的特點,感受趙孟頫字體的秀麗柔美,穩(wěn)健大方的特點。2.理解“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等句子的含義,并能背誦。教具準備課件教學設(shè)計設(shè)計意圖導入(5 )分鐘1、 復習檢查,導入新課1.【出示課件8】檢查,指名學生下列成語的含義。走馬觀花 自愧弗如 聲淚俱下 不以為然 過猶不及 赴湯蹈火2.接下來我們繼續(xù)學習語文園地五的書寫提示。【出示課件9】復習檢查,與上節(jié)課做好銜接。新課教學(30 )分鐘二、書寫提示1. 【出示課件10】趙孟頫是元代著名的書法家,他的楷書運筆自然,點畫圓潤多姿,具有行書的筆意;結(jié)構(gòu)嚴謹端莊,平正寬綽;整體上顯得秀麗柔美,穩(wěn)健大方。三門記是其楷書代表作之一。2.欣賞趙孟頫書法作品【出示課件11】3.一起走進書法世界,感受書寫的魅力。4.學生交流感受。預設(shè)1:小學生應該寫楷體字,楷體字應該一筆一畫地書寫,做到橫平豎直,撇捺舒展。預設(shè)2:看到趙孟頫的字,我覺得很舒服,感覺就像看到他本人一樣,我想他肯定和他的字一樣方正大氣。三、日積月累【出示課件12】1.過渡:通過之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習作中引用名人名言可以為我們的習作爭光添彩,欣賞了趙孟頫的書法作品,我們感受到了中國書法的無窮魅力,知道了寫好字的秘訣,接下來,我們繼續(xù)來學習一些古人的名言警句,看看這些句子又會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出示課件13、14】(板書句子)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周易(板書)【釋義】事物發(fā)展到了極點,就要發(fā)生變化,發(fā)生變化,才會使事物的發(fā)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斷的發(fā)展。 說明在面臨不能發(fā)展的局面時,必須改變現(xiàn)狀,進行變革和革命。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周易【釋義】如果能夠一天新,就應保持天天新,新了還要更新。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荀子【釋義】靛青是從蓼藍里提煉出來的,但是顏色比蓼藍更深。比喻人經(jīng)過學習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學生超過老師或后人勝過前人。茍利于民,不必法古;茍周于事,不必循舊。 淮南子【釋義】如果能使百姓獲益,不必效法古代的規(guī)定,如果能把事作得完美,就不必遵循舊的法則。2. 學生讀句子。3. 教師引導思考:怎么理解?用自己的話表達(翻譯)。4.得出啟示即翻譯。書法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文化瑰寶,今天仍生機勃勃。書法內(nèi)涵豐富、博大精深,蘊自然的性靈、溢美的芬芳、凝智的妙趣。學生在欣賞中可以得到審美的享受、哲思的啟迪、心靈的美化。練習書法能豐富自己的頭腦,提高整體修養(yǎng),養(yǎng)浩然之氣,積淵博之才,得天地靈性,納萬物精華,妙發(fā)靈機,創(chuàng)物我同心的大境。如果能用功研究學問,堅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比他的老師更有成就.由于荀子這幾句話形象深刻,通俗易懂,便為后人所常用。希望學生能夠有所體會。課堂小結(jié)及拓展延伸(5)分鐘5、 課堂總結(jié),布置作業(yè)1.總結(jié):古人的話往往包含大智慧,希望同學們不要這些哲理話語只當做學習的任務,更要當做人生的道理來踐行。2.作業(yè):背誦日積月累。板書內(nèi)容語文園地五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周易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周易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荀子茍利于民,不必法古;茍周于事,不必循舊。 淮南子課堂作業(yè)新設(shè)計1、 用自己的話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走馬觀花 自愧弗如 聲淚俱下 不以為然 過猶不及 赴湯蹈火2、 用自己的話說說下列句子的含義。1.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2.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3.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4. 茍利于民,不必法古;茍周于事,不必循舊。 【參考答案】一、略二、1.事物發(fā)展到了極點,就要發(fā)生變化,發(fā)生變化,才會使事物的發(fā)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斷的發(fā)展。 說明在面臨不能發(fā)展的局面時,必須改變現(xiàn)狀,進行變革和革命。2.如果能夠一天新,就應保持天天新,新了還要更新。3.靛青是從蓼藍里提煉出來的,但是顏色比蓼藍更深。比喻人經(jīng)過學習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學生超過老師或后人勝過前人。4. 如果能使百姓獲益,不必效法古代的規(guī)定,如果能把事作得完美,就不必遵循舊的法則。教學反思通過交流平臺,學生分享并且學習了很多好的學習習慣,并且回顧了自己所學的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引導學生在自己的生活和學習中學會學習,熱愛學習。在字詞句段運用中學生感受到了名言名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明白了名人名言可以讓文章大放異彩,相信學生的習作水平一定能有所提高。在書寫提示部分中,學生感受到了中華漢字的魅力,明白書法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文化瑰寶,今天仍生機勃勃。書法精品內(nèi)涵豐富、博大精深,蘊自然的性靈、溢美的芬芳、凝智的妙趣。學生在欣賞中可以得到審美的享受、哲思的啟迪、心靈的美化。練習書法能豐富自己的頭腦,提高整體修養(yǎng),養(yǎng)浩然之氣,積淵博之才,得天地靈性,納萬物精華,妙發(fā)靈機,創(chuàng)物我同心的大境。日積月累中學生通過日常學習積累和教師點撥,能自主交流討論出句子的大致含義,能自主學習、學法遷移那便是最好的學有所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