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 古詩詞誦讀 課件
選讀內容語文六年級下冊古詩詞誦讀采薇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已經有兩千多年歷史了。根據內容不同,詩經可以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采薇(節選)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薇:野豌豆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道路泥濘難行走,又渴又饑真勞累。滿心傷感滿腔悲。我的哀痛誰體會!譯文朗讀課文掃清障礙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春夜喜雨安史之亂前,杜甫離開長安回陜西蒲城探親,卻不料爆發了安史之亂,杜甫與家人從此開始流亡生活。后來在朋友的幫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搭建草堂安身。這首詩作于杜甫居于此處兩年后,當時那兒發生了大旱災。老百姓剛經歷安史之亂,又遭遇旱災,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寫作背景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朗讀課文掃清障礙好雨知道下雨的節氣,正是在春天植物萌發生長的時侯。隨著春風在夜里悄悄落下,無聲地滋潤著春天萬物。雨夜中田間小路黑茫茫一片,只有江船上的燈火獨自閃爍。天剛亮時看著那雨水潤濕的花叢,嬌美紅艷,整個錦官城變成了繁花盛開的世界。譯文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大地干旱,人們生活貧困,他們盼望()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雨悄悄地來了,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下雨時()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盼望著()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安史之亂”讓原本繁華安定的國家岌岌可危,也把詩人杜甫卷入了生活的最底層,開始了長達八年的逃難生活。八年之后,詩人在四川劍外聽到了官軍收復失地的勝利喜訊寫作背景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朗讀課文掃清障礙在劍南忽然傳說,收復薊北的消息,初聽到悲喜交集,涕淚沾滿了衣裳?;仡^看看妻子兒女,憂愁不知去向?胡亂收卷詩書,我高興高光得快要發狂!白天我要開懷痛飲,放聲縱情歌唱;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啟程還鄉。我仿佛覺得,我已從巴峽穿過了巫峽;很快便到了襄陽,旋即又奔向洛陽。譯文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世稱韓昌黎,倡導古文運動,其散文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其詩力求新奇,有時流于險怪,對宋詩影響頗大。有昌黎先生集。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唐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京城大道上空絲雨紛紛,它像奶油般細密而滋潤,遠望草色依稀連成一片,近看時卻顯得稀疏零星。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遠勝過綠柳滿城的春末。譯文朗讀課文掃清障礙江上漁者范仲淹,北宋文學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范文正公集。他寫的岳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為古今傳誦的名句。江上漁者宋范仲淹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江上來來往往的人只喜愛鱸魚的味道鮮美??纯茨切┛蓱z的打魚人吧,正駕著小船在大風大浪里上下顛簸,飄搖不定。譯文朗讀課文掃清障礙泊船瓜洲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神宗時任宰相,實行變法,史稱“王安石變法”?!疤扑伟舜蠹摇敝?。今有王文公文集臨川先生文集。王安石任宰相,他一心想為黎民百姓謀福大刀闊斧地推行改革變法,卻觸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所以遭到了朝廷內外保守勢力的極力反對,最后皇帝對王安石失去了信任。萬般無奈之下,王安石只能辭官隱退,回到南京的家中寄情山水。一年后的春天,皇帝又召他回京赴任。公元1075年,55歲的王安石又背上了沉重的行囊,拖著早已疲憊的身子從鐘山出發去京赴任。寫作背景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京口和瓜洲之間只隔著一條長江,鐘山就隱沒在幾座山巒的后面。和煦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鐘山下的家里。譯文朗讀課文掃清障礙游園不值葉紹翁,南宋中期詩人,字嗣宗,號靖逸,處州龍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甌)。生卒年不詳。曾任朝廷小官。其學出自葉適,長期隱居錢塘西湖之濱。宋葉紹翁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朗讀課文掃清障礙也許是園主擔心我的木屐踩壞他那愛惜的青苔,我輕輕地敲打柴門久久不開。滿園子的春色是關不住的,開得正旺的紅杏有一枝枝條伸到墻外來了。譯文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王觀(1035-1100),字通叟,北宋著名詞人。王安石為開封府試官時,他得中科舉及第。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考中進士。其后,歷任大理寺丞、江都知縣等職,在任時作揚州賦,宋神宗閱后大喜,大加褒賞;又撰揚州芍藥譜一卷,遂被重用為翰林學士凈土。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宋王觀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朗讀課文掃清障礙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問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匯的地方。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剛剛把春天送走,又要送你歸去。要是到江南趕上春天,千萬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浣溪沙浣溪沙宋蘇軾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朗讀課文掃清障礙游玩蘄水的清泉寺,寺廟在蘭溪的旁邊,溪水向西流淌。山腳下蘭草新抽的幼芽浸潤在溪水中,松林間的沙路被雨水沖洗的一塵不染,傍晚時分,細雨蕭蕭,布谷聲聲。誰說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時期?門前的溪水都還能向西邊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嘆時光的飛逝啊!譯文浣溪沙是蘇軾元豐五年(1082年)被貶黃州期間所作。詞的上闋寫景,同時也烘托了自己被貶黃州的凄涼環境和悲涼心情。暮雨蕭蕭,子規哀鳴,均是實寫。他從眼前的“溪水西流”悟出:溪水尚能西流,難道人生就不能再重來嗎于是下闋轉入抒懷,集中表現了他雖處困境,仍力求振作精神。千百年來,這首詞像他積極進取的人生觀一樣,不知給了多少身受挫折的人以生活下去的勇氣和繼續前行的信心,就是在今天,讀了也讓人倍受鼓舞。賞析清平樂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又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所選是一首悼春詞。詞人少年得意,中進士,任校書郎。后因新黨重新執政,作者政見偏于保守,晚年屢遭貶謫,死于西南荒僻的貶所。這首詞寫于被貶之時,詞人借傷春悼春來抒寫暮年無為的感慨。清平樂宋黃庭堅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朗讀課文掃清障礙春天回到了哪里?尋不見它的蹤跡只感苦悶寂寞。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定要幫我呼喚它回來與我同住。誰也不知道春天的蹤跡,只好去問一問黃鸝。然而黃鸝的婉轉鳴聲,誰又能懂呢?一陣風起它便隨風飛過了盛開的薔薇。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