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 范文1:家鄉的大秧歌 課件
家鄉的大秧歌李陽我的家鄉在一個山鄉小鎮,那里雖無都市的繁華,卻有著自己獨特的韻味,尤其是家鄉的大秧歌,更是村中的一道亮麗風景。提起大秧歌,那可是家喻戶曉。家鄉的男女老少,哪一個不能扭上一段呢!每當過年過節的時侯,大街上響起咚咚的鑼鼓聲和優美的嗩吶聲,這聲音像一種號令,聽到的人們陸陸續續的來到街上。他們有的手中拿著扇子,有的拿著手絹,有的一家老少全都出動。頓時大街上變得熱鬧非凡。通過對比的手法,突出家鄉的大秧歌這一民俗。扭秧歌前奏曲,渲染出一片熱鬧的場景。看,大秧歌扭起了。雖然隊伍多是中老年人,可他們腳步輕盈,姿態優美,動作極為協調。尤其手中的扇子和手絹,舞弄得出神入化,盡情的揮灑著內心的喜躍和幸福。一些青年和孩子,心里也些發癢,不時地加入隊伍。一條條彩色的“長龍”也在不斷加長。隊伍的四周圍滿了觀眾,他們一邊欣賞,一邊嘮著家常,自在悠閑。吹嗩吶的不時地變換曲調,秧歌的隊形和動作也隨著變化,讓人久看不疲,這樣喧囂的場景一直會持續到夜深才結束。比喻形象、貼切,有新意。扭秧歌前的熱鬧場面描寫生動具體,充滿趣味。家鄉的大秧歌,不僅是人們每年的精神大餐,也是節日慶典不可缺少的項目。每當這個時候,秧歌手們便身著彩裝,那種孩子們喜歡的“大頭娃娃、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等”粉墨登場,為節目增添無限的喜慶。我們這些小孩子在人群中躥動著,追逐著,嬉戲著,心里別提多開心喲!啊,家鄉的大秧歌,你已經成了人們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你就像陳年的美酒,醇香甘美,醉著家鄉人的心。巧用過渡句,引出對“節日習俗”的描寫。運用比喻手法,點明了秧歌在家鄉人心中的地位。點評:這篇習作緊緊抓住了“家鄉的大秧歌”這一民俗展開描寫,運用生動的語言,渲染出一片熱鬧的場景,把大秧歌火爆熱鬧的場景栩栩如生地展現出來,展現出了這一風俗濃郁的地方特色。結尾處“成了人們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就像陳年的美酒,醇香甘美,醉著家鄉人的心”,對這一風俗的感受十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