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 匆匆
第二課時8.匆匆語文六年級下冊匆匆第二課時第一課時第一課時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第一課時朱自清中國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他的散文是中國現代散文的典范。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名篇,均以詩意盎然著稱于世。聽課文錄音,初步感知課文。涔涔:形容汗、淚、水等不斷往下流的樣子。潸潸:形容流淚不止。遮挽:遮擋、挽留。挪移:挪動、移動。蒸融:蒸發。融化凝然:本文指眼睛定定看的樣子。伶伶俐俐:本文指時間消逝得很快。千門萬戶:形容非常多的人家。徘徊: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赤裸裸:形容光著身子,不穿衣服。涔涔潸潸挪移凝然伶伶俐俐千門萬戶徘徊赤裸裸遮挽蒸融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涔涔”指流汗狀,“潸潸”形容淚流不止。為什么作者會“頭涔涔而淚潸潸”呢?什么叫“挪移”?可以說汽車在馬路上挪移嗎?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感受“挪移”就是慢慢地移動的含義。教師指導學生寫“挪”字,上下不平齊,左窄右寬。“蒸融”這個詞比較難以理解,可以用組詞法,“蒸”就是“蒸發”,“融”就是融化,合起來就是“蒸發融化”的意思。(1)找出描寫時間匆匆流逝的詞、句,仔細讀一讀。(2)從這些詞、句中你品味出了什么?在書上批注。(3)把你的感受與同學們交流、分享,用朗讀展示。品讀助手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這是一個排比句,作者用對比的手法,把“燕子去了還來,楊柳枯了還青,桃花謝了還開”與時間流逝進行比較,寫出了時間一去不復返的特點。仿寫:月亮缺了,有再圓的時候;葉子黃了,有再綠的時候;太陽落了,有再升的時候;青草萎了,有再長的時候;河流干了,有再流的時候;風兒停了,有再吹的時候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八千多日子”有多少年?作者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朱自清出生于1898年,匆匆寫于1922年3月28日,時年24歲,“八千多日子”大概就是24年。作者在這里運用了極新奇巧妙的比喻,把過去的日子比喻成針尖上的水滴,把時間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顯得那么渺小,消逝得無聲無息,無影無蹤,表現出作者十分無奈的情緒。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1、踢球的時候,時間從腳下過去;寫字的時候,日子從筆尖上過去;玩耍的時候,日子便從歡聲笑語中過去了。2、看電視的時候,日子從屏幕上過去;玩耍的時候,日子隨著笑聲漂流;跑步的時候,日子也在腳步聲中逝去;寫作的時候,日子從筆尖劃去仿寫:第二課時在逃去如飛的日子里,在千門萬戶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作者對“時間之流”發出了哪些感慨?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人應當趕緊地,充分地生活,因為意外的疾病或悲慘的事故隨時都可以突然結束他的生命。(選自保爾柯察金鋼鐵是怎樣煉成的)8.匆匆朱自清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綠等文章,朱自清散文選中還有蹤跡,歐游雜記你我倫敦雜記等文章都很值得我們去讀。希望大家能珍惜時間,多讀好書,讓每一個日子都充實、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