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 方帽子店教案
課題方帽子店課型略讀課文授課時間1課時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認識本課“櫥、改”等8個生字,其中有兩個多音字“嚷、溜”。培養主動識字的習慣。2.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過程與方法:了解故事內容,復述課文。情感態度價值觀:了解舊事物被新事物淘汰的規律。教學重點了解課文講了那幾部分內容,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教學難點懂得優勝劣汰的道理。教學設計設計意圖導入( )分鐘一、揭示課題,設疑激趣。1.今天,我們要來到方帽子店看看那里到底發生了什么。(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板書:方帽子店) 2.(課件出示2:課文插圖)說說自己的感受。4.今天我們來學習課文方帽子店,看到題目,你有什么疑問嗎?5.教師板書有價值的問題。(1)為什么這個商店要賣方形的帽子?(2)這個方帽子店后來怎么樣了?【設計意圖:充分利用直觀、形象的多媒體課件資源,在揭示課題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新課教學( )分鐘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1.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讀時注意兩點。(課件出示3)(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讀錯字,不讀破句。)(2)了解課文大意。2.學生自由讀課文。3.指名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出示課件4:生字詞)櫥窗 改變 香蕉 扣在頭上 嚷嚷 圓筒 古董(1)教師指導:注意讀準:翹舌音“櫥”,后鼻音“嚷、 筒、董”。另外,紅色的字是多音字:“嚷”在這里讀“rng”,還有一個讀音是“rng”,組詞是“吵嚷”。 (2)識記生字說一說,你有什么好的辦法識記這些生字?形聲字結構特點:蕉 扣 嚷 筒 董 櫥形近字比較:改一政三、再讀課文,理清順序。師:大家能不能理清楚這篇課文的脈絡,把握住作者的思路呢?帶著這個問題,請大家再去認真讀課文。2小組討論。3交流討論結果:課文共21個自然段,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劃分段落如下:(課件出示5) 第一部分(14自然段):方帽子和方帽子店的情況。第二部分(514自然段):方帽子不舒服,孩子們創造出圓的、尖的、香蕉形的帽子。第三部分(1521自然段):方帽子店終于被新式的帽子店打垮,淘汰了。(板書:方帽子店 創造其他形狀的帽子 方帽子店被淘汰)4.小結:文章敘述,脈絡清晰,層層深入,讓我們再一次讀讀這篇文章。四、朗讀課文,重點感悟1.方帽子怎么不舒服了?(課件出示6) “圓圓的腦袋藏在方帽子里,緊的地方太緊,寬的地方太寬,冬天戴著不太暖,夏天戴著卻熱得滿頭汗。舒服嗎?真不舒服!”你從哪些詞語,看出方帽子戴著不舒服了?(緊的地方太緊,寬的地方太寬 )所以孩子們想:“圓圓的頭為什么要戴方帽子呢?圓的不行嗎?”2.孩子們嘗試著做出了什么樣的帽子?(課件出示7) 預設:用紙做的圓帽子:“他們喜歡用紙做出圓的、尖的、香蕉形的帽子,戴在頭上,又舒服又漂亮。”預設:用布做成的圓帽子:“他們設法找到一些布,試著做了幾頂圓帽子,像碗一樣扣在頭上,很舒服。”預設:“孩子們慢慢地長大了,想出了許多帽子的式樣,夏天戴寬邊的香蕉形的草帽,冬天戴圓筒形的呢絨帽,春天和秋天戴碗形的布帽。”3.方形帽后來為什么被圓形帽給淘汰了?(圓形帽戴著舒服,還漂亮,方形帽不舒服、不好看。)【設計意圖:先解決了課文的字詞問題,夯實基礎,掃清了閱讀障礙。】【設計意圖:本教學環節在學生充分自讀的基礎上,自主感悟,交流討論。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分鐘5、 單元總結,延伸課外。1.再來有感情地讀讀課文。2.復述課文:說說你喜歡課文的哪一部分,哪個部分讓你意想不到,并用自己的話復述這一部分。指名復述,其他學生可以補充。【設計意圖:本環節設計了復述的訓練,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板書內容【板書設計】26*方帽子店第一部分:方帽子店的情況 第二部分:孩子們創造出其他形狀的帽子 第三部分:方帽子店被淘汰教學反思成功之處:本課文章較長,讓學生完整地反復閱讀不太現實,教師采用分段朗讀理解的方式,對于意想不到的部分進行充分練讀,復述,效果較好。復述仍然是學生比較輕松解決的問題,對于個別不同意見,孩子們積極踴躍的幫助其糾正。不足之處:課后還須加強讀文練習。備課素材【寫作背景】方帽子店是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第二篇課文,是一篇略讀課文。講的是一家方帽子店,賣的全是方形的帽子,這些帽子戴著既不舒服,又不漂亮。后來孩子們想辦法創造出各種樣式的帽子,戴著既舒服又漂亮,經過進一步改進,銷量非常好,頂替了方形帽,方形帽變成了古董。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陳舊、落后的東西總會被新型、實用的東西代替的。【作者介紹】施雁冰 女,上海人。中共黨員。1947年畢業于上海新陸師范。歷任新陸師范文書,上海第一師范附小教導主任,少年兒童出版社少年文藝科副科長、文藝編輯室主任,兒童文學選刊主編,編審。上海第三屆人大代表,上海出版工作者協會理事。1947年開始發表作品。1983年創辦兒童故事刊物故事大王,任編輯室主任,該刊物第一冊印數就達35萬,被新華書店總店評為1983年全國十大暢銷書之一(創刊時為叢書)。198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篇小說初夏奏鳴曲,童話集不要腳的朋友,短篇小說集外國蠟燭和鍍金戒指,作品集施雁冰作品選,專著少年習作講評,小學生作文指導等。部分散文作品選入各種選集。兒童文學外國蠟燭和鴉鴉均獲上海市1987年-1989年兒童文學園丁獎、遠去的云獲1996年陳伯吹兒童文學獎。【與文章相關的資料介紹】古董 是為人所珍視的古代器物,是先人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珍奇物品。在這上面沉積著無數的歷史、文化、社會信息,而這些信息是任何一件其他的器物所無法取代的。 因為古董可以作為一種玩物,所以后來我們也稱之為“古玩”。清朝以前,人們把珍貴的古物稱為“骨董”,所謂“骨”,取肉腐而骨存之意,意思是保存過去之精華。后來漸變為古董、古玩。實際上“古董”、“骨董”和“古玩”是一個意思,只不過由于時代的變遷,人們叫法不同而已。從文物和古董或古玩的比較來看,文物在時間的涵蓋上要大于古董或古玩,因為文物可以是古代,也可以是現代或當代,只要是優秀的文化產物都可以被列入文物范疇。而古董和古玩則不然,現代和當代的東西不能稱為古董和古玩。由于許多文物具有較高的藝術鑒賞價值,所以收藏愛好者又將其泛稱為收藏藝術品。一件古代藝術品,對文物部門來說就是文物,因為它有文化保護價值;對投資者來說就是古董,因為它有增值價值;對收藏家來說就是古玩藝術品,因為它有藝術鑒賞價值。國家出于保護文物的考慮,對于非國寶級的文物,鼓勵“藏寶于民”,并且允許民間依法流通,這為民間收藏事業的發展和古玩藝術品市場的興起鋪平了道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后,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以及后來的國務院所頒布的一系列有關保護文物的法規,都沿用了“文物”一詞。直到1982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才把“文物”一詞及其所包括的內容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其范圍實際上包括了可移動的和不可移動的一切歷史文化遺存,在年代上已不僅限于古代,而是包括了近、現代,直到當代。【其他資料】關于推陳出新的名言警句:1.保守是舒服的產物。高爾基2.創新就是創造性地破壞。熊彼特3.創新是科學房屋的生命力。阿西莫夫4.聰明的年輕人以為,如果承認已經被別人承認過的真理,就會使自己喪失獨創性,這是最大的錯誤。歌德5.獨創常常在于發現兩個或兩人以上研究對象或設想之間的聯系或相似之點。貝弗里奇6.對新的對象必須創出全新的概念。柏格森7.對于創新來說,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識,而是思路。-郎加明創新的奧秘8.對于一個藝術家來說,如果能夠打破常規,完全自由進行創作,其成績往往會是驚人的。 卓別林 9.凡能獨立工作的人,一定能對自己的工作開辟一條新的路線。吳有訓課后作業基礎積累大鞏固一、選字填空。焦 蕉 教 香( ) ( )急 ( )學 扣 叩 寇 日( ) ( )謝 紐( )筒 統 桶 ( )一 木( ) 圓( )懂 董 動 ( )事 古( ) ( )物二、根據意思寫詞語。1.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2.形容又多又密。( )3.指多種不同的式樣、種類或方式。( )閱讀能力大提升三、重點段落品析。孩子們慢慢地長大了,想出了許多帽子的式樣,圓的,香蕉形的,圓筒形的夏天戴寬邊的香蕉形的( ),冬天戴圓筒形的( ),春天和秋天戴碗形的( )。1.根據課文內容填空。2.孩子們想出了哪些樣式的帽子?用“ ”畫出。3.省略號省略了什么?4. 你覺得孩子們造出的帽子怎么樣?思維創新大拓展四、如果長大后你當了商店老板,你打算哪樣的商品賣? 參考答案一、香(蕉) (焦)急 (教)學 日(寇) (叩)謝 紐(扣)(統 )一 木(桶) 圓(筒)(懂)事 古(董) (動)物二、1.人山人海 2.密密麻麻3.各式各樣三、1.草帽 呢絨帽 布帽2. 孩子們慢慢地長大了,想出了許多帽子的式樣,圓的,香蕉形的,圓筒形的3. 其他形狀的帽子。4.孩子們造出的帽子既漂亮又舒服。四、一定選擇那種用起來既舒服、又時尚漂亮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