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 語文園地(八)教案
課題語文園地八課型講讀課文授課時間1課時教學目標1.交流平臺,交流復述的方法。2.識字加油站,歸類識字,認識口字旁和言字旁的生字及其詞語,了解形聲字形旁表義的功能。3.詞句段運用,認識擬聲詞,在句中的作用;學習和了解帶有反義詞的題目;學會轉述別人的話。4.通過看圖、感悟、體驗、誦讀,體會古詩大林寺桃花,幫助小學生積累古詩。 教學重點1.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和背誦。了解古詩意思。2.自主閱讀詞語和句子,交流不會的問題,學會積累語句。教學難點1.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和背誦。利用插圖,了解古詩大意。2借助拼音自主閱讀詞語和句子,學會轉述別人的話。教學設計設計意圖導入( )分鐘一、揭題導入今天我們學習“語文園地”的內容。(板書:語文園地)新課教學( )分鐘二、交流平臺版塊一:交流平臺本單元我們訓練了復述課文,復述需要注意些什么,復述的方法有哪些?1.(課件出示2)“通過這個單元的學習,我知道了復述故事不是背誦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話把課文內容講出來。”(1)小組學生圍繞上面一句話進行交流,探究自己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什么?(2)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言。預設:讀這句話我體會到復述課文不能背誦課文,要用自己的話講出來。2.(課件出示3)“我會借助表格、示意圖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內容,這樣就能按順序復述,重要情節也不會遺漏。”從這句話你又學會了復述的那些方法?(可以借助表格,示意圖復述課文。)借助表格、示意圖復述課文,有什么好處?(能按順序復述,重要情節也不會遺漏。)3.教師小結:復述課文要用自己的話把課文內容說出來,最好借助表格,示意圖復述,這樣就很有條理,復述不會遺漏重要內容。(板書:復述:用自己的話;借助表格,示意圖復述)(二)識字加油站版塊二:識字加油站1.(課件出示4)2. 指名拼讀生字,齊讀生字,指名領讀。注意讀準平舌音“嗽”,邊音“嘮”,前鼻音“諺、辯”。3.小組同學對比讀,互相交流,組長記錄小組同學的發現。4.小組派代表匯報交流,教師小結。(1)復習形聲字:(課件出示5)形聲字由形旁和聲旁兩部分組成,其中的形旁表義,聲旁表音。(2)分析本題的形聲字。本題展現的生字都是形聲字,是強調了形旁表義的功能。如第一組的七個生字“咳、嗽、嘔、吐、嘮、叨、嘀”形旁都是“口”,表示與嘴巴或嘴巴的動作有關,第二組的“諺、謠、誡、辯”偏旁都是“讠”,表示與說話有關。(板書:形聲字形旁表義 口字旁 言字旁)5.小組交流,再找一些這樣的漢字進行識字練習。6.全班交流,教師小結。(課件出示6)帶有“口”字旁和“讠”的字還有:口字旁:吃、吵、吻、喊、咯、哈、呵、喝言字旁:許 譚 諶 謝 計、討三、詞句段運用版塊三:詞句段運用1.學習運用擬聲詞(課件出示7)1. 讀一讀,指名讀,齊讀,男女比賽讀。加點的短語含有擬聲詞。(板書:擬聲詞組的修飾作用)2.說一說,小組交流,讀讀句子,說說加點的短語有什么特點,這樣表達有什么好處。3.小組代表發言:“噌的一下子”“撲通一聲”都是修飾后邊的動詞“跳起來、掉進水里”的。“噌的一下子”說明顧客非常生氣,火氣很大的樣子,“梆的一聲”說明石頭落地聲很響,石頭很重。4.類似的句子,我還會寫:聽到老師的批評,小紅的臉“唰”一下子紅了。他“嗖”地一下跑到了最前面。(二)帶有反義詞的題目。 (課件出示8)1.學生自由讀,指名讀,師生評議。2.說一說這些題目有趣嗎,都有什么共同之處?小組交流,代表展示,師生評議。預設:這些題目中的修飾語,都是一對反義詞。預設:這些題目都是“和”的并列關系短語。(板書:含有反義詞的并列關系的短語)3.照樣子,寫寫這樣的題目: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三)學會轉述。(課件出示9)1. 讀讀上面的例句,說一說,轉述別人的話和直接引語有什么不同之處?2.小組交流,代表展示:(1)轉述別人的話時,冒號、引號不用了。冒號變成了逗號。(2)轉述別人的話時,人稱發生了變化,第一人稱“我”變成了第三人稱“他”。(板書:轉述:去掉冒號、引號,第一人稱變成第三人稱)3.仿照例句,把所給的句子改成轉述別人的話。(1)裁縫又補充一句,不過,他指的是明年冬天。(2)老婆婆說,管他狼哩,管他虎哩,她什么都不怕,就怕漏!四、日積月累版塊四:日積月累1.出示古詩,學習生字。(課件出示10) 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2.師范讀,學生跟讀。互相交流識記生字。自由朗讀。3.教師簡介:大林寺桃花是唐代文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詩。本詩描繪了高山之上的春光,表達了作者對于在四月得遇春天的驚喜之情。(板書:白居易大林寺桃花)4.詞語解釋(課件出示11)(1)大林寺:在廬山大林峰,相傳為晉代僧人曇詵所建,為我國佛教勝地之一。(2)人間:指廬山下的平地村落。(3)芳菲:盛開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艷盛的陽春景色。(4)盡:指花凋謝了。(5)山寺:指大林寺。(6)始:才;剛剛。(7)長恨:常常惋惜。(8)春歸:春天回去了。(9)覓:尋找。(10)不知:豈料、想不到。(11)轉:反。(12)此中:這深山的寺廟里。5.看注釋,小組合作,交流體會詩句的意思。6.小組派代表參與全班交流,教師小結。(課件出示12)譯文:四月,正是平地上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剛剛才盛放。我常常為春天的逝去,為其無處尋覓而傷感,此時重新遇到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沒想到春天反倒在這深山寺廟之中了。 (課件出示13)作者簡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7.讀出韻味這首詩可以按照這個節奏讀:(課件出示14):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8.熟讀成誦。在理解和會讀的基礎上,反復朗讀,熟讀成誦。【設計意圖:交流復述的方法,分析復述的方法,總結了本單元所用的復述的知識。】【設計意圖:把相同偏旁的生字放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去學習,并且在學習生字詞的過程中,學習了形聲字形旁表義的功能】【設計意圖:把擬聲詞放在具體的語境中運用,增強學生對這些詞語修飾作用的理解。】【設計意圖:理解分析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的區別,學會轉述別人的話。】【設計意圖:學習古詩詞,理解和分析古詩,增強學生學習古詩、理解古詩、誦讀積累的能力。】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分鐘四、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學會了復述,學習了形旁表義功能的帶有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形聲字,學習了擬聲詞組的修飾作用,了解了帶有反義詞的并列關系的詞組,學會轉述別人的話,學習理解了古詩大林寺桃花。板書內容【板書設計】 語文園地復述:用自己的話;借助表格,示意圖復述形聲字形旁表義 口字旁 言字旁擬聲詞組的修飾作用 含有反義詞的并列關系的短語轉述:去掉冒號、引號,第一人稱變成第三人稱白居易大林寺桃花教學反思成功之處:本堂課的設計內容較為豐富,學生們學會了復述,學習了形旁表義功能的帶有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形聲字,學習了擬聲詞組的修飾作用,了解了帶有反義詞的并列關系的詞組,學會轉述別人的話,學習理解了古詩大林寺桃花。通過問題的巧妙設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同時,關注了語文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拓寬了語文學習的范圍,學生在完成了本課的學習之后能夠舉一反三,獲得更多的知識,增強主動學習語文的意識。不足之處:由于是練習,學習起來比較枯燥,教師應該注意趣味性的引導。備課素材【教材分析】這個語文園地有4項內容,分別是交流平臺、識字加油站、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交流平臺學會了復述的方法,識字加油站學習了形旁表義功能的帶有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形聲字,詞句段運用學習了擬聲詞組的修飾作用,了解了帶有反義詞的并列關系的詞組,學會轉述別人的話,日積月累學習理解了古詩大林寺桃花,表達了作者由悲傷春天的離去,到看到大林寺桃花的喜悅之情。【與文章相關的資料介紹】有關桃花的詩句1.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2.百葉雙桃晚更紅,窺窗映竹見珍瓏。應知吏侍歸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韓愈題百葉桃花3.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李白山中答問4.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徐俯春游湖5.二月春歸風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殘紅尚有三千樹,不及初開一朵鮮。袁枚題桃樹6.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張旭桃花7.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詩經8.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王維田園9.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題都城南莊10.桃源只在鏡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紅。自別西川海棠后,初將爛醉答春風。陸游泛舟觀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