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版科學三年級上冊1.3《壁虎與小貓》( 教案)
粵教版科學三上1.3壁虎與小貓教案課題壁虎與小貓單元一單元學科科學年級三年級學習目標1. 了解壁虎和小貓運動方式的區別。2. 認識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觀察壁虎和小貓的外形。3. 培養愛護小動物的情操。重點了解壁虎和小貓運動方式的區別。難點認識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觀察壁虎和小貓的外形。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謎語:瞳孔遇光能大小,唱起歌來喵喵喵;夜半巡邏不需燈,四處暢行難不倒。 (打一動物)謎底:貓四肢短短,身體扁平;墻上爬行,專吃蚊蠅;尾巴易斷,斷了再生。(打一動物)謎底:壁虎壁虎與貓都是陸地四肢行走生物,它們是不是同一類動物呢?你認為有什么不同?這節課我們一起走近壁虎和小貓的世界,了解他們有何不同。出示課題:壁虎與小貓思考,回答。通過謎語激發學生興趣,導入課題。講授新課(一) 活動1:壁虎與貓是怎樣運動的壁虎和貓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動物。它們都在陸地上活動,它們的運動方式是怎樣的?同學們,如果貓、烏龜、青蛙和壁虎進行賽跑,想象一下結果會怎樣?學生大膽的預測。最后的結果:貓第一;青蛙第二;壁虎第三;烏龜第四。壁虎和貓都是在陸地上用四肢行走的動物,可是它們的運動方式中有什么不同 ?壁虎是爬行的,而且可以在垂直的墻面上行。 小貓喜歡跑喜歡跳,走路聲音很輕,從高處落下也不會摔傷。(二)活動2:觀察壁虎和小貓的外形動物的運動方式不一樣,其身體的外形往往也具有不同的特征。觀察壁虎和貓,比較它們的外形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它們的身體有哪幾部分組成,各部分有什么特征?外形的比較貓壁虎身體部分頭、頸、軀干、四肢、尾頭、頸、軀干、四肢、尾身體表面有毛有鱗片頭部有眼睛、鼻、嘴、明顯耳廓有眼睛、鼻、嘴、無明顯耳廓足足底有肉墊,利抓足底有褶、趾有吸盤除了外形和運動方式不同,壁虎和貓還有哪些不同特征?學生根據資料,回答。小壁虎是從蛋里孵出來的。貓是胎生出來的。(三)活動3:給壁虎和貓找同類在自然界里,有的動物與壁虎的特征相似,身體表面覆蓋鱗或甲,一般有四肢,能在地上爬行,這些動物大多屬于爬行類;有的動物與貓的特征相似,身體表面長毛,能用四肢支撐身體在陸地上奏或奔跑、跳躍,這類動物大多屬于哺乳類。觀察下列動物,根據特征判斷它們屬于爬行類還是哺乳類。蝙蝠、老鼠、長頸鹿、龜、蟒蛇、鱷魚、牛、金絲猴、海豚。學生思考。爬行類:龜、鱷魚、蟒蛇哺乳類:蝙蝠、老鼠、長頸鹿、金絲猴、牛、海豚。拓展延伸: 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是爬行類和哺乳類? 蜥蜴、蛇是屬于爬行類。人類、 虎、 狼、等是哺乳類。學生分小組活動。 思考、實驗、討論、總結思考、討論、解決問題。觀察活動觀察壁虎與貓運動方式得的不同。小組活動,交流觀察的發現和結果。通過實際活動,讓學生了解哪些是哺乳類和爬行類動物,掌握規律提高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課堂練習一、判斷1.蝙蝠是屬于哺乳類。( )2.貓的身體表面有細軟的毛。( )。二、選擇1.屬于哺乳類動物的( )A.猴子 B .壁虎2.屬于爬行類動物的( )A.蛇 B.長頸鹿課堂鞏固練習,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練習習慣,不斷鞏固所學。作業布置通過對壁虎的觀察,進一步了解了它們的運動和外形特點。你還想了解它們的哪些方面?找到和你觀察同樣問題的伙伴,制定研究計劃,進行實驗。課堂小結通過學習我們知道:爬行類動物:身體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和尾,體表被覆鱗片,四肢從體側橫出,腹部常貼著地面爬行。哺乳類動物:身體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和尾,體表披毛,四肢能支撐身體,善于奔跑。思考小結內容,鞏固學習知識。總結課堂內容,使學生加深理解。板書1.3壁虎與小貓壁虎 貓 運動方式和外形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