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期末復習知識點總結
冀人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期末復習知識點第一單元知識點1. 刻度尺是測量長度的基本工具。用直尺測量筆的長度,注意直尺的零刻度線與筆的一端對齊。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記錄測量結果時,要寫出數值和單位。2. 體育老師用輪式測距儀測量跑道的長度,建筑工人用激光測距儀測量房屋的長度,這些都是現代測量長度的工具。3. 像水在杯子中會占空間一樣,物體所占據空間的大小稱作物體的體積。4. 量筒壁上標有刻度和單位,在使用量筒時要知道它的最小刻度值和最大量程。5. 量筒是常用的測量體積的工具。使用量筒量取水的體積時,要選擇合適的量筒,將杯中的水沿筒壁緩緩倒入量筒中;將量筒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待液面穩定后,平視液面,讀數并記錄結果。6. 用量筒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的方法:先在量筒中加入適量的水,將不規則物體直接放入量筒,前后兩次的液面所對應的刻度的差值就是不規則物體的體積。7. 固體體積的單位為立方厘米,立方米等。1毫升=1立方厘米8. 天平是稱量物體質量的工具。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1)將托盤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游碼移至“0”處。(2)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對準分度盤中央刻度線。(3)將待測物體放于左托盤,用鑷子向托盤加減砝碼,并調節游碼的位置,直至指針指向分度盤的中央。(4)記錄稱量結果。物體的質量一砝碼的總質量+游碼所對的刻度值。(5)稱量完畢,應把砝碼放回盒中,把游碼移回“0”處。9. 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通常用攝氏度(C)來表示。溫度計是測量溫度的工具。10. 使用溫度計時,要知道它上面的每一個刻度及最大量程。用溫度計測量水溫時,要手持溫度計的上端,將溫度計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水杯的底與壁;視線與溫度計液面持平;讀取液柱示數。11. 停表是測量時間間隔的儀器。在使用停表時先按復位鍵,使停表顯示的示數歸零。按下起始鍵,停表開始計時。計時結束,再按下停止鍵,停表停止計時。第二單元知識點1. 像石油、木頭、棉花這樣直接來自于大自然的材料是天然材料。2. 我們生活中常用的玻璃,是由天然材料經過加工形成的。3. 玻璃是一種人造材料,它們是由天然材料經過加工制成的。4. 生活中常用的碗、花瓶、瓷磚等物品,很多都是由陶瓷材料制成的。5. 陶瓷的加工要經過五個步驟:陶土一揉泥一成型一裝飾一高溫燒制。6. 在用陶土做陶泥瓶的過程中,陶泥的形狀發生了變化。但是,構成它的物質沒有發生變化。陶土是天然材料,陶瓷是一種人造材料。7. 為滿足人們生產和生活的需要,發明家不斷研制出新的材料。采用新材料制作的無縫乒乓球,超圓、耐打、彈性大;以樹脂為材料制作的眼鏡,重量輕、佩戴舒適度高等。8. 塑料是一種用途廣泛的人造材料。塑料的性能:輕便、透明、耐磨,另外還有可塑性、絕緣性。9. 隨著科技的發展,科技人員發明多種方法,以提高塑料的阻燃性、強度、抗沖擊性、韌性等性能,使塑料的應用更加廣泛。10. 塑料不易降解,在生產過程中加入改性淀粉、生物降解劑等添加劑,可以使塑料的穩定性下降,有效地降低塑料帶來的白色污染。廢舊塑料還可以作為原料再生產。11. 人們從事不同的工作、參加不同的活動時會穿不同材料的服裝。12. 我們可以通過查看衣服的標簽、觀察纖維的孔隙、觸摸衣服的表面等方法來識別服裝材料。13. 棉布衫和橡膠雨衣相比,棉布衫滲水性強;橡膠雨衣防水性強。14. 比較羊毛衫和棉布衫的保溫性時,分別用羊毛衫和棉布衫包裹盛有熱水的水杯,用溫度計測量不同時間杯中水的溫度,隔相同的時間記錄實驗結果,實驗中應保持水的溫度、體積以及兩種布料的厚度盡量一致。實驗發現:羊毛衫比棉布衫的保溫性好。15.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不斷利用新材料和新技術制作多種功能的服裝。第三單元知識點1. 像積木和尺子一樣,具有一定質量、體積和形狀的物體稱為固體。2. 像水和牛奶一樣,有一定的質量和體積,沒有確定的形狀,具有流動性的物體稱為液體。液體在靜止的時候液面保持水平。3. 空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會流動、有質量、沒有一定的體積。4. 通過稱量充滿空氣籃球的質量,然后給籃球放掉一部分空氣再稱量,比較兩次稱量的結果的實驗,發現空氣有一定的質量。5. 將底部粘有紙團的杯子倒扣在水中,紙團不會濕,說明空氣占據著杯子的空間。6. 液體和氣體都具有流動性,氣體能充滿整個空間。7. 酒精燈的使用方法:(1)向酒精燈內部添加適量酒精。(2)用火柴或打火機點燃燈芯。(3)用燈帽蓋住酒精燈,火焰熄滅后拿起燈帽再蓋上。8. 水在加熱時溫度持續上升,當溫度上升到100攝氏度(C)時水開始沸騰。水沸騰時燒杯內有大量氣泡產生,燒杯中的水在減少。9. 將燒杯中的水加熱至沸騰時,用一塊比燒杯口稍大的玻璃片蓋在燒杯上面。10秒后,拿開玻璃片,發現玻璃片上出現了很多水珠,可能的原因是水蒸氣遇冷變成了小水珠。10. 液態的水在一定條件下會變成氣態的水蒸氣,水蒸氣在一定條件下又能變成水,水和水蒸氣是同一種物質。11. 水在結冰的過程中,質量不變,體積增大。12. 水在0攝氏度時可以結成冰,冰在0攝氏度時可以融化成水,水和冰是同一種物質。13. 水沒有固定形狀,利用模具可使水結成一定形狀的冰。14. 氣體、液體和固體都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15. 把癟了的乒乓球放進熱水里,乒乓球又重新鼓起來,利用的是氣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16. 生活中熱膚冷縮的應用夏天,輪胎充氣適當少一些:利用液體的熱賬冷縮性質制成的溫度計;建筑物和路面有伸縮縫等。第四單元知識點1. 冰糖顆粒在水中慢慢變小,直至我們看不到冰糖的樣子,說明冰糖溶解在水中了。2. 通過實驗發現攪拌、升高水溫、研磨成更小顆粒等方法能使冰糖在水中溶解得更快。3. 在做攪拌能否加快冰糖溶解的速度時,不改變的條件是水的體積、水的溫度、冰糖的質量,改變的條件是攪拌和不攪拌。注意在用玻璃棒攪拌時,玻璃棒不要碰到杯壁和杯底。4. 溶解的快慢在生活中的應用:將物質加工成細小顆粒,有助于加快溶解,如食鹽、純堿等;有些物質被加工成較大顆粒,可以降低溶解速度,如各種形狀的糖塊等。5. 比較食鹽、白砂糖、小蘇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實驗過程:(1)分別稱取質量相同的食鹽、白砂糖和小蘇打若干份。(2)在一個燒杯中分別加入100毫升相同溫度的水。(3)分別向三個燒杯中各加入1份小蘇打、白砂糖和食鹽,并輕輕攪拌,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2份、第. . . . 直到不能溶解。(4)記錄食鹽、白砂糖和小蘇打溶解的份數,分析比較三種物質的溶解能力。6. 實驗證明,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食鹽白砂糖、小蘇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較:白砂糖最強,食鹽次之,小蘇打最差。7. 我國山西運城的鹽湖含有豐富的硝。湖水中的硝隨溫度降低溶解能力變小,不天從湖面橋出。出現晶瑩別透的“確花”現象,因此鹽湖就成了產硝基地。8. 利用海水曬鹽時,鹽中經常混有一些沙子,需要將沙子從鹽中分離。9. 根據鹽可溶解于水而沙不溶出來于水的特點,可以分離鹽和沙。10. 分離鹽和沙的方法:(1)將鹽、沙混合物放入燒杯中,加入一些水并輕攪拌,使鹽完全溶解。(2)組裝過濾裝置,過濾掉不能溶解的沙子。(3)將鹽水放置于陽光下,使水蒸發,鹽就會析出來。11. 利用風力可以將輕的麥殼和重的麥粒分開;利用篩子可以將不同顆粒大小的物體分開。第五單元知識點1. 圖珠筆是常見的書寫工具之一,用手按壓圓珠筆頂部,筆尖伸出;手松開后,筆尖會自動彈回去,這是因為有彈力。2. 當雙手向兩邊拉長彈簧和皮筋后,彈簧和皮筋要恢復原狀,對手產生了彈力。彈力是直接施加在物體上的力。3. 將彈簧掛在橫桿上,用刻度尺測量它的長度;然后在其下端掛一下鉤碼,再測量彈簧的長度。二者的差值就是彈簧伸長的長度。4. 同一根彈簧伸長的長度越長,產生的彈力越大,掛起的鉤碼越重。5. 用不同的彈簧,掛起同樣重量的鉤碼,伸長的長度是不一樣的。6. 彈簧測力計是測量力的大小的常用工具。它上面有提環、指針刻度等。彈簧測力計的單位是牛頓(N)。7. 彈力在生活中的應用:拉弓射箭、汽車減震等。8. 將一些物體放入水中,有的會漂浮起來,有的不能漂浮起來。9. 當物體放入水中時,它就受到了水對它向上托起的力,這就是浮力。由于浮力的作用,有些物體可以漂浮在水面上。10. 浸沒在水中的石塊會受到水的浮力。浮力是直接施加在物體上的力。11. 將土豆放在水中,土豆會下沉,但是如果將土豆中間部分挖掉,做成一條小船的樣子,放入水中,土豆會上浮。12. 救生圈、浮橋、氣球等都利用了浮力的原理,13. 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時,接觸面發生摩擦,會產生阻礙物體運動的摩擦力。摩擦力是直接施加在物體上的力。14. 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15. 研究摩擦力的大小實驗中,木板上放的書多,重量大,受到的摩擦力大。摩擦力的大小和重量有關。16. 生活中有時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時需要減小摩擦力,給自行車加潤滑油、軸承內放置滾珠是為了減小摩擦力。下雪天給輪胎加防滑鏈、運動員在手上涂鎂粉是為了增大摩擦力。第六單元知識點1. 我國明朝時期,萬戶陶成道試圖利用火藥制成的“火箭”帶自己飛上天,雖然他沒有成功,但是他的想法給后人帶來很多啟示,2. 錢學森是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對我國的航天技術、系統科學和系統工程做出了巨大的和開拓性的貢獻,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3. 設計和發明需要勤于觀察和思考,需要創新的勇氣、堅強的毅力和持續的努力。4. 制作水火箭需要的材料:硬卡紙、空水瓶、尺子、剪刀、筆、膠帶等。步驟:(1)在硬紙板上剪出一個扇形,做成圓錐形,固定在水瓶的底端。(2)在硬卡紙上畫出尾翼,并剪下來粘貼在靠近瓶口的部位。(3)將瓶口塞緊,緊緊套在橡膠塞上。(4)瓶中裝一些水,塞緊瓶口,緊緊套在橡膠塞上,準備發射!5. 將做好的水火箭放在發射架上,用氣筒向瓶中充氣測試制作的水火箭能否發射成功,這個步驟一定要在教師指導下進行。6. 水火箭各個部分的材料、制作工藝以及整體設計等都可能影響水火箭飛行的高度。7. 由于水火箭飛行的高度不易判斷,可以通過豎直向上發射時記錄水火箭從飛出到落地的時間,來比較飛行的高度。可以做的測試:(1)用同一個水火箭,更換尖端的材料進行發射,記錄飛行的時間。如比較用報紙和硬卡紙做的箭頭。(2)改變水火箭尖端的形狀,測試水火箭飛行的時間。如尖端呈圓錐形,尖端呈圓柱形等。(3)對于同一個水火箭,改變瓶中裝的水量多少,記錄飛行時間。8. 測試某一因素對水火箭飛行的影響時,需要保證對比實驗中其他因素不變。9. 根據測試結果,優化水火箭的使用材料、外觀及加工過程,可以制作出一枚飛得高的水火箭。10. 將改進測試調整的經驗進行整理,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與同學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