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 第二單元概述和課時安排
本單元內容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乘法和掌握表內乘法口訣的基礎上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在平均分的活動中,體會和認識除法的含義。本單元內容包括“除法的初步認識”和“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認識平均分,知道平均分的具體操作過程;第二部分主要讓學生在認識平均分的基礎上認識除法的含義。本單元內容創設了許多平均分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具體操作解決生活中平均分的問題,深刻體會平均分的意義;在充分體驗的基礎上,引入除法算式,并把它與平均分的具體操作過程和結果聯系起來,從而使學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意義,進而在乘除混存的情境中,能夠識別情境,直觀操作,并列出相應的乘法或除法算式,體會乘法與除法的區別,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在理解除法意義的基礎上,學生要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并在除法運算中,逐步擺脫對實物操作的依賴,加強抽象思維,同時在運用乘、除法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深入地體會乘法與除法的區別與聯系,為進一步學習乘法口訣及除法打好基礎。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義,會運用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日常生活中學生已經接觸到平均分,只是沒有上升到理論層面,這些都為學習本單元內容奠定了基礎。1.強調對除法意義的體驗。除法運算的本質就是平均分,教材在引入和建立除法算式前,安排了平均分活動,就是為了讓每個學生都體驗并掌握平均分的具體操作過程,充分體會平均分的意義。學生明白除法算式是平均分具體操作過程的算式表示方式,并體會這是生活問題數學化的過程,也就認識到了除法的意義。2.讓學生經歷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的活動過程,體會平均分的操作方法,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體會除法和乘法的聯系,能正確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3.教學方式上要采取乘、除有分有合的策略,這樣有利于學生體會乘法與除法的區別與聯系,并且教師要指導學生先弄清兩者的區別再體會它們的聯系,也就是先分化再貫通。1.設置平均分的操作活動,為認識除法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除法來源于日常生活中平均分的活動,把一個整體分成相等的幾份是除法的實質。教材在教學除法前先組織學生進行平均分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經歷“知道平均分把一些物體每幾個分一份,分成幾份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幾個初步形成平均分的概念”的過程,學會把一些物體平均分,通過觀察、討論等活動,對平均分獲得基本的認識,為認識除法的含義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2.結合具體的情境和平均分的活動,讓學生充分體會除法的含義。求把一些物體分得同樣多可以分成幾份,或者求每一份是多少,都可以用除法計算。教材通過具體的操作,以及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解決,讓學生明白把一些物體分成相等的幾份,雖然分的過程可能有所不同,但結果都是平均分,都可以用除法來表示,從而在整體上初步理解除法的實際意義。1平均分(一)1課時2平均分(二)1課時3練習二1課時4初步認識除法1課時5練習三1課時6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1課時7練習四1課時8解決問題練習五1課時9整理和復習練習六1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