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 2 練習十一 教案
練習十一。(教材第5052頁)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2.通過鞏固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重點:進一步掌握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難點: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課件。師:同學們,通過學習混合運算順序,你們有什么收獲?學生可能會說:我知道了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我知道了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我知道了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師:僅僅知道這些運算順序是不夠的,只有多多練習,我們才能熟練地進行混合計算。師:仔細觀察,比較上下兩題的運算順序和計算結果,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課件出示:教材第51頁第8題)學生嘗試獨立解答,然后在小組里交流,教師巡視了解情況。組織交流匯報:第一組算式的區別在于上面的一題沒有括號,要先算除法再算加法,這樣計算的結果是21;下面的一題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加法,再算括號外面的除法,這樣計算的結果是5。第二組算式的區別同樣是括號,上面的一題沒有括號,要先算乘法再算減法,這樣計算的結果是29;下面的一題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減法,再算括號外面的乘法,這樣計算的結果是20。我覺得這兩組算式的結果之所以會不相同,跟括號有關。我認為是括號改變了運算順序,所以結果才會不同。(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機會發表自己的見解,正確的要給予鼓勵)師:括號的確有改變運算順序的作用,所以在計算的時候一定要細心,看清有沒有括號,弄明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明確了運算順序才能把題做對。【設計意圖:在具體的對比練習中,使學生認識到有沒有括號很重要,提醒學生認真細心,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師: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收獲了什么呢?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但是計算的準確率及速度還要在進一步的練習中逐漸提高。2.結合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教學,加上教師適時的引導啟發,學生學習起來事半功倍。在學習過程中,放手讓學生嘗試自己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合作意識。同時在計算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反思,培養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A類東東去商店買了一輛小汽車,給售貨員阿姨4張5元錢,售貨員阿姨又找給他2元,那么這輛小汽車多少錢?(考查知識點:混合運算;能力要求:能結合實際情況,運用混合運算解決問題)B類小明從第1棵樹跑到第5棵樹,一共跑了多少米?(考查知識點:混合運算;能力要求:能結合實際情況,運用混合運算解決問題)課堂作業新設計A類:45-2=18(元)B類:5(5-1)=20(米)教材習題第5052頁“練習十一”1. 38581793542.8223151529525213573523379453.34-17+3第二個計算對1833=17+3=63=20 =184. 431711194595. =6. 96819-3=6568832+78=887. 25542060748. 21295209.42+14-35=2179-28=3562-(15-3)=5050-366=44(6+6)3=4(54-22)8=436(164)=914(83-76)=210. 13134213134211. 82882695312. 3225+84=57(元)13. 35-3=32(元)328=4(個)14. (1)12+364=21(2)(12+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