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 2 平均分(二) 教案
平均分(二)。(教材第9、第10頁)1.經歷把小數目實物進行平均分的操作過程,進一步體會平均分的意義。2.嘗試用畫圖法或擺小棒的方法,幫助理解平均分的含義。3.通過操作活動,培養學生探究新知識的興趣,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重點:經歷進行平均分的操作過程,理解平均分的含義。難點:理解平均分的含義。課件,圖片(蘋果、酸奶、果凍)。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繼續研究平均分的問題。1.教學例2。師:我們已經知道,只要每份分得同樣多,我們就說是平均分。那么你有辦法把18個蘋果平均分成6份嗎?每份幾個?可以拿出圖片分一分。學生嘗試自己分一分,教師巡視了解情況,然后組織交流匯報。學生可能會說:我是1個1個地分的,分了3次才分完,每份3個。我覺得蘋果有點多,第一次分的時候每份放了2個,第二次分的時候每份放1個,這樣就正好分完了,每份3個。我也覺得蘋果有點多,所以我分的時候,是3個3個地分的,結果正好分成了6份,每份3個。師:同學們的這些分法都是正確的,不管是1個1個地分,還是先2個2個地分,再1個1個地分,還是3個3個地分,只要結果是6份,并且每份的個數同樣多,就符合要求,就是正確的。具體的分法,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自己喜歡的。師:現在請同學們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幾盒?在小組里,交流自己的分法和結果。(課件出示:教材第9頁“做一做”)學生在小組里交流自己的分法和結果,教師巡視了解情況。學生匯報結果: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5盒。2.教學例3。師:如果把8個果凍,每2個一份,能分成幾份?分一分。學生嘗試自己分圖片或畫圖,教師巡視了解情況,然后組織交流匯報。生:把8個果凍,每2個一份,分的時候就是把果凍每2個一組分開,結果分成了4份。師:每份同樣多嗎?是不是平均分呢?生:每份都是2個,同樣多,是平均分。師:現在請大家嘗試完成下面的練習。(課件出示:教材第10頁“做一做”)學生嘗試獨立解答,教師巡視,指導個別有困難的學生,最后集體交流訂正。【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分實物的過程中,體驗平均分。通過操作活動,進一步體會平均分問題的兩種不同分法,初步感受“等分除”和“包含除”。經歷由實物分法的探究抽象為畫圖表示分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平均分的兩種情況了嗎?留心觀察生活中的平均分現象,收集后與同學們交流一下。A類把30朵小紅花,平均分給5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到幾朵小紅花?說說你是怎樣分的。(考查知識點:平均分;能力要求:能正確地進行平均分)B類(考查知識點:平均分;能力要求:能正確地進行平均分)課堂作業新設計A類:每人分到6朵小紅花。(分法不唯一)B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