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 第六單元概述和課時安排
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學習“平均分”的情況后研究“分后還有余”的情況。有余數的除法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也是今后繼續學習除法的基礎,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教學本單元時,應著重抓住“余數的認識及其含義”和“余數與除數間的關系”兩大知識點進行教學。關于豎式,只要學生能較好地理解余數的含義以及它與除數間的關系,就可以很好地掌握這一內容。學生已經能夠進行表內除法的計算,為有余數除法的學習奠定了知識基礎。在日常生活中,平均分有剩余的情況比正好平均分完的情況要常見,為本單元知識的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生活經驗儲備。所以對有余數除法的認識,學生不會有太大問題,關鍵就是用豎式計算有余數的除法,豎式的書寫可能會出現問題。1.通過設計情境和動手操作,讓學生體會有余數除法的意義。2.能在有余數的除法算式中表示商和余數。3.通過自主探究,明確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4.會運用有余數除法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1.自主操作、體驗、感悟。為了讓學生在活動中運用多種感官去探索新知識,設計擺小棒的活動,讓學生在擺的過程中體會余數的產生,理解余數的意義。2.反思交流、應用提高。讓學生在多次動手操作的實踐環節中,體會在生活中遇到的有余數的情況,引導學生用豎式來表示除法中的被除數、除數、商和余數。通過這一系列活動,使學生深刻地體會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突破教學難點,最后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體會有余數的除法在生活中的應用,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1認識有余數的除法1課時2用豎式計算有余數的除法1課時3練習十四1課時4解決問題1課時5練習十五1課時小小設計師1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