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 1 認識有余數的除法 教案
認識有余數的除法。(教材第5961頁)1.通過設計情境和動手操作,讓學生感知有余數除法的意義。2.通過自主探究,明確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3.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經歷發現知識的過程。重點: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并從中體會探究的樂趣。難點:讓學生感知有余數除法的意義。通過自主探究明確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課件,小棒。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擺小棒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玩兒擺小棒的游戲吧!(課件出示:教材第59頁圖)師:現在每人有11根小棒,在小組里分工合作分別擺出這三個圖形,然后把你擺的情況和結果告訴大家。學生在小組里擺小棒,教師巡視了解情況。組織學生交流:生1:我用11根小棒擺正方形,每個正方形用4根小棒,結果擺了2個正方形,還剩下3根小棒。生2:我用11根小棒擺三角形,每個三角形用3根小棒,結果擺了3個三角形,還剩下2根小棒。生3:我用11根小棒擺五邊形,每個五邊形用5根小棒,結果擺了2個五邊形,還剩下1根小棒。師:如果老師有12根小棒,擺正方形可以擺幾個?怎樣計算呢?生:就是求12里面有幾個4,用除法計算:124=3(個)。師:現在我們是用11根小棒,可以擺幾個正方形?該怎樣列式呢?生:114=?師:這等于多少呢?該怎樣書寫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問題認識有余數的除法。(板書課題)【設計意圖:借助學生喜歡的擺小棒游戲,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在擺小棒的過程中,使學生發現平均分時分不完的情況,產生迫切的求知欲,讓學生帶著這樣的欲望開始今天的學習】1.教學例1。師:請你用小棒代替草莓,每2根擺一組,然后列式計算。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教師巡視了解情況。生:把6根小棒每2根放在一起,正好可以分成3組,也就是把6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可以擺成3盤。用除法計算:62=3(盤)。師:如果不是6個草莓,而是7個草莓,仍然是每2個擺一盤,結果怎樣?生:結果是擺成了3盤,還剩1個。師:像這樣我們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為:72=3(盤)1(個)。剩下的1個,叫余數。這個結果表示的就是擺了3盤,還剩1個。師:現在請大家嘗試獨立完成下面的習題。(課件出示:教材第60頁“做一做”第1題)學生嘗試解答,教師巡視了解情況,指導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最后組織學生交流匯報。生1:把17顆五角星,2個2個地圈,結果圈了8組,還剩1個。算式是:172=8(組)1(個)。生2:把23個圓圈,3個3個地圈,結果圈了7組,還剩2個。算式是:233=7(組)2(個)。師:做得很好。下面的習題你能完成嗎?(課件出示:教材第60頁“做一做”第2題)生1:有9支鉛筆,每人分2支,可以分給4人,還剩1支。算式是:92=4(人)1(支)。生2:把9支鉛筆,平均分給4人,結果每人分2支,還剩1支。算式是:94=2(支)1(支)。(鼓勵學生積極回答問題,對于解答正確的學生給予肯定)2.教學例2。師:現在請同學們拿出小棒,按老師的要求擺正方形,并用除法算式記錄結果。讓學生依次拿出8根、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擺正方形,用除法算式記錄結果。教師巡視了解情況。師:觀察每道題的余數和除數,你發現了什么?生:所有的余數都比除數小。師:如果用一堆小棒擺五邊形,如果有剩余,可能會剩幾根小棒?為什么?在小組里討論交流,然后匯報。生:可能剩4根,也可能剩3根,也可能剩2根,還可能剩1根,總之剩下的根數一定會小于5,因為余數一定小于除數。師:如果用這些小棒擺三角形呢?剩余的結果怎樣?生:剩下的小棒根數一定比3根少,可能是2根或者1根。【設計意圖:通過組織學生動手操作,加深了學生對余數含義的理解。在探究余數和除數的關系時,讓學生交流討論,能夠促進學生充分理解余數小于除數】師: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1.充分利用學具讓學生動手擺,并且在分東西的活動中,形成對余數的認知,在此基礎上逐步建立余數、有余數除法的概念。2.在小組活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很多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還有剩余的情況,使學生初步體會有余數除法的含義,進一步理解分剩下的就是余數。A類小明買來13個蘋果,平均分給奶奶、爸爸和媽媽,余下的給自己,小明自己還有多少個蘋果?(考查知識點:有余數的除法;能力要求:正確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B類(考查知識點:有余數的除法;能力要求:正確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課堂作業新設計A類:133=4(個)1(個)B類:173=5(個)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