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 數的順序 比較大小 第一課時 教案
數的順序教材第41頁的內容和練習九第1、第2題。1.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運用100以內數的順序解決問題。2.進一步感受100以內數的意義。3.進一步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能進行簡單的交流,培養學生探究的樂趣,發展學生的思維。1.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運用100以內數的順序解決一些簡單問題。2.探索百數表的排列規律。計數器、數字卡片、小棒、百數圖。老師談話導入新課:你知道了100以內數的哪些知識?還想知道什么?學習什么知識?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位好朋友,它能幫助大家學到更多的100以內數的知識。出示例4的1至100以內的數目表。通過這位朋友的幫助,我們共同學習100以內數的順序。老師板書:100以內數的順序。1.教學例4。(1)老師談話: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要講秩序、講規律,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安定,做事情才不會影響到他人。生活中的數也是這樣的,它們有大小、有順序,各有不同卻又相互聯系。想一想,表中這些數的排列有哪些特點。引導學生觀察,小組互相說一說。第一橫行的5個數都是雙數。第二橫行的5個數都是單數。從左上到右下這一斜行中的數個位、十位數都相同。從右上到左下這一斜行數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數從1開始,逐漸增加到9,而個位上的數則相反,從9開始逐漸減少到1。對于學生能回答出來的問題,要隨著學生的回答,電腦動態顯示(閃爍);學生沒有回答出來的,老師可以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提示。(2)學生填滿表中空格(見教材第41頁),復習100以內各數的順序,然后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填的表,有什么規律。學生甲:從左往右,再從上往下,按從小到大的順序(1100)填數。學生乙:從上往下,再從左往右,先填個位是1的數,再填個位是2的數,依此類推。2.完成教材第41頁的第(1)題。按要求給指定的數涂色。在涂色活動中加深對數位意義的理解。說一說,十位是3的數與個位是3的數有什么區別。(十位上的3表示3個十,這樣的數都是三十幾的數;個位上的3表示3個一,都是幾十三的數)舉例說明個位和十位上數字相同的數,它的個位和十位上的數都表示什么。(如“77”的個位上的“7”表示7個一;十位上也是“7”,這個“7”表示7個十)3.完成教材第41頁的第(2)題。進一步探索百數圖的排列規律。以小組為單位,說一說你從表里發現了哪些有趣的排列。小組討論后,派代表匯報、交流。4.完成教材第41頁的第(3)題。1.按數的順序連線(使學生更加愛學、好學)。2.按要求排隊。(1)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57、23、96、69、72、25、38(2)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26、46、56、16、96、36、763.按“100以內數目表”的規律在里填數。1.用10枚棋子擺一個每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正三角形)。2.用8枚棋子圍成一個正方形。3.用棋子圍成一個正方形,如果每條邊上都有4枚棋子,一共需要多少枚棋子?如果每條邊上都有5枚棋子呢?課堂作業新設計1.略2. (1)23、 25、 38、 57、 69、 72、 96(2)96、 76、 56、 46、 36、 26、 163.思維訓練1. 2. 3. 12枚棋子,16枚棋子。教材習題教材第41頁“做一做”練習九 1. 略2. 7374757778808070數 的 順 序100以內的數按順序數,前面的數小,后面的數大;相鄰的兩數,后面的數比前面的數大1,反之小1。個位和十位數字相同的數,它的個位和十位上的數字表示的意義不一樣,十位上的表示幾個十,個位上的表示幾個一。這部分內容是在數數、讀數、寫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前面教學數數時,學生已經接觸到數的順序問題,初步知道一個數前后相鄰的數各是多少。在學生學過讀數寫數之后,通過填寫100以內的數目表,可以使學生更清楚地了解100以內數的排列順序,能夠根據每個數在表里的位置比較數的大小。例4讓學生把100以內的數目表填完,一方面復習了數數、寫數,另一方面使學生了解了數的排列順序。讓學生看著數目表尋找數目的排列規律,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些數的排列順序,發展學生的思維。“100以內數的順序”是在學生學習100以內數的數數、組成和讀寫以后的一個知識點,由于100以內數的認識涉及的概念比較抽象,而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在教學時,要特別注意創設情境、營造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輕松自然地進入課堂,便于一步一步將學生引向學習內容。在課堂設計中,通過多種形式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在獲取知識和能力的同時,體會數學的多姿多彩。讓學生給十位、個位是3的數涂上不同的顏色,不僅使學生清楚地知道100以內各數的排列順序,而且深化了對數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的理解,還激發了學生探索規律的好奇心。在全體學生參與涂色游戲探索規律的同時,組織小組討論交流,讓學生學會與人合作,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進一步培養互助、合作交流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