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 十幾減8、7、6 第三課時 教案
教材第14頁的例3及“做一做”的內容。1.使學生掌握十幾減7、6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及算理。2.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3.初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初步掌握十幾減7、6的退位減法的思維過程。2.掌握“破十法”“想加算減法”。多媒體課件、3捆小棒、口算卡片。1.口算。12-8=12-9=3+8= 14-8=4+9= 15-8=16-8=17-9=2.導入新課。課件動態顯示(或掛圖)例3。圖中有什么?(小朋友和金魚)兩個小朋友都給大家提出了什么問題?你們能解決嗎?1. 教學例3。(1)出示例3。要解決小朋友們提出的問題,應該怎樣列式呢?為什么這樣列式?(用減法計算,已知總數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減法計算)列式:13-7=13-6=(2)如何計算呢?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老師指名讓學生回答。學生邊回答,老師邊有序地把各種解法的思維過程排列出來。學生在回答前也可以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老師巡視,注意發現不同的方法。依靠擺學具(如小棒),算出答案。看圖,用點數的方法算出答案。用“破十法”算出答案。先用13中的10減去7,等于3,再把3和13中的另一部分3合起來就是6,所以13-7=6,紅的有6條。同理:先用13中的10減去6,等于4,再把4和13中的另一部分3合起來就7,所以13-6=7,黑的有7條。想加算減,算出答案。因為看到這兩個減法算式,可以同時想到一個加法算式,即7+6=13,13-7=6,13-6=7,所以可以這樣算出差。學生在匯報過程中,老師重點對“破十法”和“想加算減法”做有針對性地指導。讓學生多說一說,多擺一擺。2. 教材第14頁的“做一做”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老師巡視,集體訂正)3. 教材第14頁的“做一做”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這3組算式)老師追問:看到這組算式,你還能想到哪些算式呢?(還可以想到:8+5=1313-5=813-8=5等)4. 教材第14頁的“做一做”第3題。學生繼續鞏固“想加算減”的計算方法。1. 口算。12-6=13-6=15-7=14-6=12-7=14-7=15-6=15-9=2. 在里填上適當的數。8+=15 6+=129+=169+=155+=124+=11一(1)班有14名同學參加校冬季運動會。課堂作業新設計1. 678857962. 767677思維訓練14-7=7(名)教材習題教材第14頁“做一做”1. 14-8=614-6=815-8=715-7=82. 1798156916973. 445566十幾減7、6方法:“破十法”“想加算減法”“點數法”等,其中“想加算減法”最簡便。例3用“小朋友觀魚圖”,通過兩個小朋友從不同角度觀察,展示不同的數學信息,也提出了不同的問題,引出小朋友和小精靈的不同思考。例3下面的“做一做”一共有三道練習題。第1題看圖寫算式,緊密結合例3的題型,在例3的基礎上增加了難度。第2題體現“想加算減法”的思想。第3題是在第2題的基礎上,用填“”的形式,增加抽象性、連貫性,以這種方式提高“想加算減”的思維水平,逐步達到由減法算式直接想出得數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