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 認識人民幣 第二課時 教案
認識大面值人民幣教材第54頁的內(nèi)容。1.進一步認識大面值的人民幣。2.認識單位是元的人民幣之間的關系。3.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認識單位是元的人民幣之間的關系。模擬錢幣。1. 1元=()角10角=()元2.請你拿出5角,有幾種方法?學生到臺前來,邊擺邊說。學生甲:1張5角的。學生乙:5張1角的。學生丁:1張1角和40個1分的。學生丙:50個1分的。1.教學例3。認識各種大面值的人民幣。(1)出示我國發(fā)行的各種大面值人民幣,使學生對我國各種大面值的人民幣有一個整體的了解。(2)說一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么多種大面值的人民幣的。(如顏色、大小、圖案等)2.教學例4。(1)師生之間的換錢游戲。一張 可以換張 。一張 可以換張 。老師分別出示面值是5元、10元的人民幣,并提問:用面值是1元的人民幣和老師兌換,應該怎么換?學生把換的結果擺在桌面上,老師指名讓3名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結果,并說出思考的過程。5元是5個1元,一張5元可以換(5)張1元的。10元是10個1元,一張10元可以換(10)張1元的。(2)老師繼續(xù)引導學生思考。一張10元可以換()張5元的。請學生說清楚自己的思考過程。(3)學生之間的換錢游戲。一張 可以換張 。一張 可以換張 。一張 可以換張 。一張 可以換張 。老師再出示面值是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幣,讓學生用面值是10元的人民幣與同桌兌換。學生說自己的思考過程時,可以幫助他們聯(lián)系整十數(shù)的組成來思考。20元是2個十元,一張20元可以換(2)張十元。50元是5個十元,一張50元可以換(5)張十元。100元是10個十元,一張100元可以換(10)張十元,(2)張50元。(4)還可以想到什么?一張50元可以換2張20元和一張10元的。一張100元可以換一張50元、一張10元和2張20元的。1.認一認,寫一寫。()角()分=()分()元()角=()角2.換錢游戲。一張 可以換張 。小蝸牛從地上往大樹上爬,先爬了5米,又往回爬了1米,再往上爬5米,又往回爬1米。想一想,小蝸牛一共爬了多少米,此時離地面有多遠。課堂作業(yè)新設計1. (1)角(3)分=(13)分(1)元(7)角=(17)角2. 50思維訓練小蝸牛一共爬了12米,此時離地面有8米。教材習題教材第54頁“做一做”1.略2. 522教材分為兩個層次。例3為第一個層次,認識面值是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幣。例4為第二個層次,學習大面值的人民幣之間的換算。通過這兩個層次的學習,使學生知道以元為單位的各種人民幣之間的兌換關系。加深對以元為單位的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的了解,知道在市場流通中,這些錢幣的使用是最多的。根據(jù)一年級學生愛玩、活潑、好動的特點,以創(chuàng)設換錢游戲為主線,注重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通過創(chuàng)設能激活學生已有經(jīng)驗的情境,讓學生的知識經(jīng)驗系統(tǒng)化、數(shù)學化。能夠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讓學生在活動中自主探索,在實際操作中體驗。采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積極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動手實踐和合作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數(shù)學活動中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在愉悅的心情中學數(shù)學,創(chuàng)造數(shù)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