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 十幾減9 第一課時 教案
十幾減9教材第10頁的內容。1.讓學生初步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減法”,初步掌握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的思維過程,并能正確進行十幾減9的口算。2.培養學生初步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培養創新意識。3.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和用數學的意識。1.初步掌握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2.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減法”的思維過程。多媒體課件、小圓片若干、小棒3捆。口算。9+2=9+4=9+8=9+7=1.課件顯示教材第10頁主題圖氣球圖。老師提問:小丑帶了許多氣球,數一數有多少個。過了一會兒,小丑賣了一些氣球(課件動態顯示),并問:賣了幾個?課件顯示文字:有15個氣球,賣了9個。這時課件顯示:還有幾個?(通過觀察感知,解決問題)(1)還有幾個氣球?你是怎么想的?請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老師巡視,注意發現不同的方法。(2)小組匯報。隨著學生的回答,板書:15-9=。(3)15減9該怎樣計算呢?擺一擺,算一算,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說一說,看哪個同學能想出不同的方法。老師巡視。(4)匯報。15減9等于幾?你們是怎么想的?點數結果,一個一個地數出還有6個氣球。想加算減,根據9+6=15,便知道15-9=6,所以還剩6個氣球。用“破十法”算。先用15中的10減去9,等于1,再把1和15中的另一部分5合起來就是6,所以15-9=6,還有6個氣球。老師:還有哪組跟他們的方法一樣?請你到講臺上來擺一擺。剛才我們是先從10個圓片中去掉9個,還剩1個,板書:10-9=1,再把1個圓片和5個圓片合起來,是6個,板書:1+5=6。老師追問:為什么把1和5相加呢?還有其他的方法嗎?2. 剛才大家想的方法都很好,這些方法中你喜歡哪一種呢?為什么?(學生自由發揮,老師總結)1. “做一做”第1題。2. “做一做”第2題。學生獨立算完后,集體訂正。3. “做一做”第3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課件顯示字謎圖。你能不能提出一個問題,請你的好朋友來回答?有16個同學要來猜字謎,已經來了9個同學,?來猜字謎的有3個男生,6個女生,?課堂作業新設計1. 272. 583. 43109思維訓練僅列舉幾道題供參考。(教學中老師要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資料)還差幾個同學沒有到?16-9=7(個)一共有多少個同學來猜字謎?3+6=9(個)或男生比女生少多少個?6-3=3(個)十 幾 減 9計算十幾減9的方法很多,有“點數”“想加算減”“連續減”“破十法”等,其中“破十法”比較簡便。20以內退位減法對進一步學習多位數計算和其他數學知識非常重要,必須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會計算方法。作為第一課時尤為重要,通過系統學習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為十幾減幾的學習構建基本的學習思路。學生已經認識了20以內的數及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算理,特別是對“想加算減”方法的理解會有很大幫助。本節課屬于計算教學。傳統的計算教學往往只注重算理、算法(單一)及技能訓練,比較枯燥。依據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本節課在教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點:1.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悅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知識。充分運用教材提供的教學資源,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為學生展現一幅幅帶有活動情節的畫面,引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激活學生原有知識和經驗,以此為基礎展開想象和思考,自覺地構建知識,學會計算方法。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轉變老師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并與同伴交流,親身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3.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計算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他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提倡算法多樣化,使每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這里要說明的一點是多種方法中肯定有比較簡便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個同學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因此老師只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同時給他們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間,千萬不要強加給學生,應讓他們在逐步的體驗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從而選取更優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