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 單元概述和課時安排 教案
本單元是在掌握了整數的概念和計數方法后,以及初步認識了分數與一位小數關系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內容是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這是系統教學小數知識的開始,結合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教學小數點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比較小數的大小、小數與單位換算、求小數的近似數等內容。一、本單元教學內容:1.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法。2.小數的性質和大小比較。3.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4.小數與單位換算。5.小數的近似數。二、重難點設置:1.正確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點的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2.小數與單位換算。3.小數的近似數。1.小數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為學生的學習過程提供了現實基礎,也為教學提供了方便。因此,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等,逐步培養數感,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2.教學中,應注重發現知識間的聯系和區別,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通過類比和推理加強理解。3.認識事物的過程是呈螺旋上升的,教學中,應注重及時鞏固練習,促進理解。1.了解小數的產生,理解并掌握小數的意義,會正確讀寫小數。2.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性質,會正確比較小數的大小。3.理解和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會對一個數進行不同單位的改寫。4.掌握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會按要求正確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1.重視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教學。本單元的一些概念、法則、性質非常重要,是進一步學習的重要基礎,一定要讓學生掌握好。如小數的性質,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小數意義的理解,而且還是小數四則計算的基礎。再如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既是小數乘、除法計算的基礎,又是學習小數單位換算的基礎。這些知識邏輯性比較強,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教學時,要注意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采用適宜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這些知識。2.注意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促進知識的遷移。學生在前面所學的小數的初步認識以及整數的有關知識和經驗,都可能在本單元的學習中發揮積極的遷移作用。如小數大小的比較就可以將整數大小的比較方法遷移過來。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激活學生的相關知識基礎,促進學習的正遷移,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使學生在學會的同時,學習能力也得到提高。1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法2課時2小數的性質和大小比較2課時3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2課時4小數與單位換算1課時5小數的近似數1課時整理和復習1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