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級上冊科學期末復習知識點匯總
教科版六年級上冊科學期末復習知識點匯總第一單元工具與機械知識總結一、使用工具1. 機械是能使我們省力或方便的裝置。2. 螺絲刀、釘錘、剪子這些機械構造很簡單,又叫簡單機械。3. 生活中的工具和用途工具用途打開啤酒瓶蓋卸螺母起釘子削皮4. 有一些很費力、很難做的事情,如果我們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的完成了。二、杠桿1. 像撬棍這樣的簡單機械叫做杠桿。2. 支撐著杠桿,使杠桿能圍繞著轉動的位置叫支點;在杠桿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點;杠桿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點。3. 省力杠桿: 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于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費力杠桿: 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于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不省力不費力杠桿: 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等于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4. 日常生活中杠桿類工具的分類省力杠桿費力杠桿不省力不費力杠桿像鑷子、釣魚竿這類杠桿類工具設計成費力的是因為它使用起來更方便。5. 杠秤也是杠桿類工具,其中秤砣是用力點,提繩是支點,秤盤是阻力點。提繩離秤盤的距離越近,離秤砣的距離越遠,越省力。三、輪軸1. 像水龍頭這樣,輪子和軸固定在一起轉動的機械,叫做輪軸。(1)輪軸可以省力,輪越大,用輪帶動軸轉動就越省力。(2)螺絲刀是常見的輪軸類工具,它的刀柄是輪,刀桿是軸。(3)扳手套在螺帽上組成了輪軸,這時整個扳手是輪,螺帽部分是軸。(4)在我們的周圍,常見的水龍頭、門鎖把手、汽車方向盤、扳手、轆轤等都是輪軸。2. 定滑輪和動滑輪(1)像旗桿頂部的滑輪那樣,固定在-個位置轉動而不移動的滑輪叫做定滑輪。(2)像塔吊的吊鉤上可以隨著重物-起移動的滑輪叫做動滑輪。(3)定滑輪和動滑輪的比較優點缺點定滑輪改變用力方向不能省力動滑輪省力不能改變用力方向3. 滑輪組(1)把動滑輪和定滑輪組合在一起使用,就構成了滑輪組。(2)滑輪組既能省力,又能改變用力方向。(3)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合在一起構成一個最簡單的滑輪組,滑輪組的組數越多,就越省力。起重機就運用了滑輪組的工作原理。四、斜面1. 像搭在汽車車廂上的木板那樣的簡單機械,叫做斜面。2. 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3. “S”形盤山公路、各種斜坡、各種刀刃、螺絲釘的螺紋和高架橋的引橋等都運用了斜面的原理。4. 同樣粗細的螺絲釘,螺紋越密,旋進木頭時越省力。五、自行車上的簡單機械1. 鏈條和兩個齒輪嚙合,起到傳遞動力而使自行車運動的作用。2. 大齒輪帶動小齒輪轉動時,小齒輪轉動比大齒輪快;小齒輪帶動大齒輪轉動時,大齒輪轉動比小齒輪慢。3. 自行車上的簡單機械杠桿車鈴按鈕、后架上的彈簧夾、剎車輪軸車把手、小齒輪和后車輪、腳踏板和大齒輪、車輪和車軸、腳蹬板和腳蹬軸斜面螺絲與螺帽4. 自行車依靠車把來改變行駛方向,通過鏈條和兩個齒輪的嚙合,把我們腳蹬的力量傳遞到車輪上。第二單元形狀與結構知識總結一、抵抗彎曲、形狀與抗彎曲能力1. 很多的房屋和橋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橫放的材料橫梁支撐住的。橫梁比柱子容易彎曲和斷裂,所以要提高橫梁的抗彎曲能力。2. 提高材料的抗彎曲能力的方法有增加材料的寬度、增加材料的厚度和改變材料的形狀等方法。3. 在研究“材料的抗彎曲能力與寬度有關”實驗中,要改變的條件是材料的寬度。在研究“材料的抗彎曲能力與厚度有關”實驗中,要改變的條件是材料的厚度。其中增加厚度可以大大增強材料的抗彎曲能力。4. 一般情況下橫梁是立著放的,因為橫梁立著放,雖然減少了材料寬度,但增加了材料厚度,大大增強了橫梁的抗彎曲能力。5. 把薄板形材料彎折成“V”“L”U”“T”或“工”字等形狀,雖然減少了材料的寬度但卻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強材料抗彎曲能力的。6. 瓦楞紙板的結構是“M”形,這相當于減少了紙板的寬度,增加了紙板的厚度,所以就能大大增強材料的抗彎曲能力。二、拱形的力量、找拱形1. 拱形承載重量時,能把壓力向下向外傳遞給相鄰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擠壓,結合得更加緊密。2. 拱形受壓會產生一個向外推的力,抵住這個力,拱就能承載很大的重量。3. 圓頂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組合,它有拱形承載壓力大的特點,而且不產生向外推的力。4. 球形在各個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這使得它比任何形狀都要堅固。5. 塑料瓶的上部、底部近似于圓頂形,中部為圓柱形。最厚、最硬的地方在瓶口,最薄、最軟的地方在瓶身。6. 人的頭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地保護大腦;拱形的肋骨護衛著胸腔中的內臟;人的足骨構成一個拱形-足弓,它可以更好地承載人體的重量。7. 龜殼、貝殼是圓頂形,蛋殼、果實等是球形。8. 同樣的材料,做成空心的管狀比做成實心的棒狀要粗的多,而且任何方向的抗彎曲能力都相同,即重量輕、強度高。管狀的手臂骨、腿骨、植物的稈和莖和鋼管都是應用了這個原理。三、做框架、建高塔1. 像鐵塔這樣骨架式的構造叫做框架結構。2. 框架結構中最基本的形狀是三角形和四邊形,其中又以三角形框架結構最為牢固。3. 框架鐵塔的結構特點是上小下大、上輕下重、抗風能力強等。4. 瓶子正放在平整的桌面上,并放一些水或沙子時最穩定。四、橋的形狀和結構、用紙造一座橋”1. 橋面在拱下方的拱橋,橋板拉住了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減少了橋墩的負擔。橋面也比較低而且平坦,方便通行。2. 橋面在拱上方的橋的優點是承重能力強。3. 在拱橋的結構中,橋拱是橋的主要承重部件。4. 跨越長江的江陰大橋,跨度達1385米,一跨過江。吊起橋面的主鋼纜,每根都由兩萬多根鋼絲組成。鋼纜要承受6. 4萬噸的拉力。5. 鋼索橋的結構由鋼纜、橋塔和橋面組成。鋼纜是橋承重的主要構件,橋塔是支撐鋼纜的主要構件。橋塔修得高,是為了降低鋼纜的拉力。6. 橋的種類7. 用紙造橋要根據紙的特點選擇形狀和結構,還要考慮到紙的特性,造橋的要求。8. 評價一座橋的好壞的指標有是否堅固、是否節省材料、是否美觀。第三單元能量知識總結一、電和磁1. 通電的導線會產生磁性。2. 1820年,丹麥科學家奧斯特在一次實驗中,偶然讓通電的導線靠近指南針,指南針發生了偏轉。電流越大,偏轉角度越大,而且指南針的偏轉方向和電流方向有關。3. 如果使電路短路,電流就很強,電池會很快發熱。所以只能接通一下,馬上斷開,時間不能長。4. 做通電線圈和指南針的實驗時,線圈立著放,指南針盡量靠近線圈的中心,指南針偏轉的角度最大。5. 用線圈和指南針可以做成電流檢測器,檢測電池有沒有電。二、電磁鐵1. 由線圈和鐵芯組成的裝置叫電磁鐵。2. 電磁鐵有南北極。電磁鐵的南北極與電池正負極接法和線圈纏繞方向有關,當只改變電池正負極接法時,它的磁極會改變;當只改變電磁鐵的線圈纏繞方向時,它的磁極也會改變。3. 電磁鐵通電有磁性,斷電后磁性消失。4. 電磁鐵的磁力是可以改變的. 電磁鐵吸引的大頭針數量越多. 說明磁力越大。5. 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線圈圈數有關,線圈圈數少磁力小,線圈圈數多磁力大。6. 研究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線圈圈數的關系時,需保持不變的條件有電池數量、鐵芯長短、鐵芯粗細、導線粗細、導線長短等。7. 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電池數量有關,電池數量少磁力小,電池數量多磁力大。8. 增加線圈圈數和電池數量,鐵芯加粗等都可以增強電磁鐵的磁力。三、神奇的小電動機1. 小電動機包括外殼、轉子、后蓋三部分。外殼內有一對永久磁鐵,轉子上有鐵芯、線圈和換向器,后蓋上有電刷。換向器的作用是接通電流并轉換電流的方向。小電動機在轉動的過程中,電刷依次接觸換向器的三個金屬環,通過轉子線圈的電流方向就會自動改變。2. 電動機是用電產生動力的機器。它們雖然大小懸殊、構造各異,但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電產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轉動。四、電能和能量1. 用電器有了電就可以進行各種“工作”-做各種運動或者發光、發聲、發熱. . . 我們把電具有的這種能量,叫電能。2. 能量有電能、熱能、光能、聲能等不同的形式。運動的物體也有能量,叫動能。能量還儲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學物質中,叫化學能。3. 任何物體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沒有能量,自然界就不會有運動和變化,也不會有生命了。4. 所有的用電器都是一個電能轉化器,能夠把輸入的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5. 小電動機把電能轉化成動能,電茶壺把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6. 兩只手相互摩擦,會感覺到熱,在這個過程中動能轉化成了熱能。7. 在反復彎折鐵絲的過程中,動能轉化成熱能。8. 電器的能量轉化事例用電器名稱可以做的事情輸入的能量形式輸出的能量形式電燈照明電能光能、熱能冰箱冷凍食品熱能、動能電吹風吹干頭發風能、熱能電動自行車代步動能電視機娛樂和信息聲能、光能空調降溫風能烤箱加熱食物熱能電腦播放圖形和聲音光能、聲能9. 電能的來源和轉化(1)我們常見的電池有干電池、光電池和蓄電池。(2)蓄電池使用時,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充電時,把電能轉化為化學能。(3)轉化圖例(4) 各種發電站的能量轉化名稱轉化的能量輸出的能量形式水力發電站動能電能火力發電站熱能核電站核能風力發電站風能太陽能發電站太陽能10. 煤、石油、天然氣所具有的能量最終都來自太陽,是存儲了億萬年的太陽能。11. 煤、石油、天然氣是重要的能源,它們都屬于不可再生能源。12. 煤是遠古植物被埋在地下經過長期變化形成的,我們常常能在煤塊上看到植物枝、葉的痕跡,在有的煤層中甚至還發現了具有完整樹干形狀的煤。13. 石油、天然氣是由幾億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經過長期、復雜的變化形成的。14. 現在的新能源有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潮汐能、核能等。第四單元生物的多樣性知識總結一、校園生物大搜索和分布圖1. 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并分類記載的生物種類超過了200萬種,估計地球上現存的物種應有200萬450萬種。2. 找生活在地下的小動物要帶上小鏟,最好帶上放大鏡。3. 我們還可以從腳印、糞便、毛等蹤跡推知躲藏起來的動物。調查校園中的動植物時,不要采摘植物和傷害動物。4. 科學家常常要對一個區域的動植物的種類和分布情況進行調查。5. 校園里的動植物種類很多,生活的環境也各不相同。6. 校園中的動植物種類很多,為了觀察研究校園生物,我們可以制作一幅校園生物分布圖,來展現校園生物大家庭。7. 我國珍稀植物有珙桐、人參、水杉、銀杏、金花茶等。8. 我國珍稀動物有大熊貓、藏羚羊、揚子鱷、白鰭豚、亞洲象、金絲猴等。二、多種多樣的植物、種類繁多的動物1. 用分類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辨別和研究植物。2. 根據莖的特點,植物可以分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根據生活環境的不同,將植物分為水生植物和陸生植物。3. 科學家主要是根據植物的特征對植物進行分類的,他們根據植物有沒有花把植物分成了兩類:開花的植物和不開花的植物。4. 在植物王國中,已發現的種類有30多萬種,開花的植物約占一半以上。5. 在不開花的植物中,蕨類、藻類、苔蘚類和開花的植物一樣,自己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料。6. 科學家根據動物骨骼的特征將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身體中有脊柱的動物叫脊椎動物,沒有脊柱的動物叫無脊椎動物。7. 像螞蟻、蝗蟲、蜜蜂那樣,身體上有三對足的動物是昆蟲類;像金魚、鯉魚那樣,終生在水中生活,用鰓呼吸的動物是魚類;身體上長羽毛的動物是鳥類;直接生小動物,并用乳汁喂養小動物的是哺乳動物。8. 動物的身體構造和生命活動特征是科學家對動物進行分類的重要標準。9. 在動物的王國中,已發現的種類已經有150 多萬種,是生命世界中類別最多的。而昆蟲又是動物王國中種類最多的,已知的昆蟲達到100多萬種,約占80%。10. 脊椎動物是動物身體中長有脊柱,構造比較復雜的一類,它又可以分為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哺乳動物等。三、相貌各異的我們1. 我們之所以能很快地區分不同的人,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相貌。2. 不同相貌特征的多種性狀會有大量的不同組合形式,從而造成了我們相貌各異。3種相貌特征可以組合出8種不同相貌的人。3. 要描述一個人的相貌,可以從眼型、臉型、嘴型、鼻型、膚色、頭發、耳朵等方面來描述。四、原來是相互關聯的1. 植物和動物所具有的形態結構是與它們所生活的環境相適應的。2. 植物的葉與環境的關系植物生存環境葉子形態所起作用仙人掌沙漠刺狀葉減少水分蒸發松樹區域廣泛針葉型減少水分蒸發,保持體溫香蕉樹熱帶地區闊葉型利于水分蒸發,調節體溫3. 動物的爪與環境的關系動物生存環境爪的特點爪的作用貓的爪地面有肉墊跑時聲音較小,利于捕食動物鳥的爪森林帶鉤容易抓住樹,利于捕食動物鴨的爪陸地、水中有蹼用來劃水4. 植物的種子與環境的關系植物的種子生存環境種子形態結構種子傳播方式蒼耳陸地有刺容易被動物攜帶傳播蓮子水中有堅硬外殼可在水中漂流傳播蒲公英陸地有毛容易隨風漂移傳播五、誰選擇了它們1. 在田野中,綠色青蛙因為有好的偽裝而被保留下來,其他顏色的青蛙因為過于顯眼而被獵食者吃掉。2. 田野變成了沙漠,綠色的青蛙在黃色的沙地上異常顯眼,很容易被獵食者發現。這樣,后代中的黃色青蛙就被保留下來,以后這里的青蛙也就成為以黃色為主的青蛙了。3. 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改變著生物,造就了生物的多樣性。4. 生物學家對不同地方的生物個體進行比較時,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即同一種生物,愈冷的地方,個體就愈大,身體愈接近圓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越小。5. 在模擬實驗中,我們發現大的球形燒瓶內的水溫降得慢,細而長的玻璃瓶內的水溫降得快。由此可知,在大自然中,大而圓的體形的動物降溫慢。六、生物多樣性的意義1. 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2. 植物對人類的作用:提供食物供人類欣賞做藥材凈化空氣做生活及學習用品3. 動物對人類的作用:提供食物供人類欣賞做藥材當交通工具4. 人類是生物大家族中的一員,我們理應平等對待家族中的每一個成員。5. 為了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把每年的5月22日稱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6. 多樣的生物對我們人類有不同的價值,具有欣賞價值、科學價值、經濟價值、藥用價值。7. 地球上的各種各樣的生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