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1.2 小數的初步認識 第二課時 教案
小數比較大小教材第93頁的例2及“做一做”。由生活實例加深對小數內在含義的理解,并在此基礎上比較小數的大小。會比較小數的大小,并理解小數大小的實際意義。盒尺,學生收集的各自跳高的成績。1.讀出下面各小數。5.280.723.940.70.723.050.912.52.說出下列小數的實際含義。0.3米0.72米23.05元7.20元(0.3米是3分米,0.72米是7分米2厘米或72厘米,23.05元是23元零5分,7.20元是7元2角)1.學習教材第93頁例2。教師談話引入:同學們,你們在體育課上有沒有進行過跳高這項運動呢?你能把你的跳高成績向同學們匯報一下嗎?(學生一一作答)老師這里有一份跳高成績表,你們看一下。(教師可以結合班里情況直接用本班幾個同學的成績作新課內容)投影出示成績表:姓名小明小剛小強小林成績/米0.81.21.10.9讓學生把成績單讀一下。教師:這是四名男生參加跳高比賽的成績,今天,請同學們幫忙把這四名同學比賽的名次排出來。教師引導學生小組合作,運用我們所學的知識或用手中的盒尺,動腦筋,想辦法把四名同學比賽的名次排列出來,看哪一組排列得又對又快。學生合作學習后,讓各組匯報排名的情況,教師把學生幾種不同的情況分別板書在黑板上,并由各組代表說出排列的理由。最后教師根據同學們的匯報加以指導總結,選擇正確的結果留在黑板上。1.2米1.1米0.9米0.8米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小剛小強小林小明理由從三點說明:1.2米是1米2分米,1.1米是1米1分米,0.9米是9分米,0.8米是8分米。可以把四位同學的跳高成績換算成用厘米作單位,分別是120厘米,110厘米,90厘米和80厘米。利用手中的卷尺,根據四個成績在卷尺上的位置來比較大小。還有的同學可能會說是直接比較出來的。(實際上是把整數比大小的方法遷移到小數中來)讓學生在教材上,把四個同學的名次填寫出來。2.完成“做一做”。請同學們看第93頁的“做一做”。引導學生看圖說一說,一個正方形表示多少?(一個正方形代表“1”)然后讓學生看圖在教材上完成“做一做”。1.教材第94頁練習二十的第5、第6題。2.把下面四件商品的單價按要求填在括號里。3.8元4.2元15.1元2.6元()元()元()元()元3.看圖比大小。A是()厘米,B是()厘米。AB1.比較下列數據的大小。7厘米0.53米3分米7厘米1.03米()4.2元3.8元2.6元3. A是7.1厘米,B是5.8厘米AB思維訓練1. 7厘米4元6角3.32.96.124.7米5米1分米小數比較大小先比較小數點前面的部分,小數點前面的部分大的那個數就大;如果小數點前面的部分相同,就比較小數點后面的部分,小數點后面的部分第一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教材第93頁例2給出了四位同學參加跳高比賽的成績,都是以米為單位的小數,要求學生根據這些成績給他們排出名次。例題下面的插圖提示了幾種學生比較容易想到的方法。一種是根據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具體含義來比較,另一種是化成分米來比較,還有一種是利用卷尺,根據四個成績在卷尺上的位置來比較大小。至于比較的結果,則留給學生自己填寫。例題下面的“做一做”讓學生看圖比較兩組小數的大小。圖中用一個正方形表示“1”,用正方形中的陰影部分表示小數。可以先讓學生說說,一個正方形表示什么,然后讓學生自己看圖在空格里填上關系符號。例根據下面的統計表填空。50米短跑成績統計表樂樂華華天天8.41秒8.2秒8.02秒冠軍: ,亞軍: ,季軍: 。思路分析:我們應該知道,在50米短跑比賽中,誰用的時間越短,誰的成績就越好,所以這道題我們應該按從小到大的順序來排列小數。這三個小數的整數部分都是8;再看小數點后面的第一位,024,所以8.028.28.41。解答: 冠軍:天天,亞軍:華華,季軍:樂樂